天天看点

西路军失败后,总指挥陈昌浩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西路军失败后,总指挥陈昌浩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陈昌浩,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委和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要职,以及他曾是张-国焘的亲信之人,由他统帅的西路军兵败河西的缘故,他的命运格外引人关注。

让人意外的是,在西路军失败后,陈昌浩这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不再为人所知,很多人好奇,兵败后的陈昌浩到底去哪里了呢?

西路军失败后,总指挥陈昌浩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1937年3月14日,陈昌浩、徐老总率领西路军残部,从甘南祁连山康隆寺地区边打边撤,最后退守到冰天雪地的石窝山上。

此时西路军孤军深入,已经弹尽粮绝,兵力由出发时的28000人减少到不足3000人,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这种情势下,为保存骨干,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做出三项决定:

陈、徐离开部队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成立西路军委员会,由李卓然等8人统一指挥部队;西路军余部编为左、中、右三个支队分散突围,或在祁连山—带坚持游击斗争。

会后,该决定以电文的形式报告了中央。

3月16日晚,陈、徐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依依告别战友启程东返。

二人在突围时,曾经歇脚在一个叫大马营的村子中,一个叫但复三的百姓让他们留宿。

正巧,但复三是陈昌浩的湖北老乡,高烧不退的陈昌浩实在不能行动了,再者也怕连累同生共死的徐老总,便住下来养病,徐老总一个人沿着祁连山的戈壁滩昼夜兼程,最终回到延安。

在保存下来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后,徐老总担任了副师长,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重要将领,建国后成为共和国的元帅。

而陈昌浩后来的命运,与自己的老搭档迥然不同,这恐怕是两人分手时所没有料到的。

西路军失败后,总指挥陈昌浩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陈昌浩的病情逐渐好转,体力也得到恢复。

1937年6月底,陈昌浩提出要继续去陕北找中央,但复三不放心他一人出走,毅然决定亲自护送,并顺利到达了兰州。

在陈昌浩寻找党组织时,听说西安有我军的办事处,于是乘车前往赶到西安,但没有找到,无奈之下,他给延安方面写了一封信,为了不暴露行踪,陈昌浩也未署自己的名。

结果这封信石沉大海。

在焦急等待期间,陈昌浩先派但复三到自己湖北汉阳的老家,探査家人情况。

在收到消息后,他坐火车南下到达武汉,因不敢直接回家,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旅馆里,约见了阔别10年的老母和原配妻子及两个儿子。

与亲人团聚后,陈昌浩了却了一桩心事,第二天,他将妻儿老母托付给但复三照顾,独自潜回鄂豫皖革命老区湖北英山县,打算在这儿重举革命大旗,试图东山再起。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杀,昔日的红区已经变成白区,陈昌浩的愿望难以实现,于是他复返西安,又经历了一番曲折,于1937年8月下旬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

西路军失败后,总指挥陈昌浩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对西路军的失败,陈昌浩本人十分痛心,也认识到自己难辞其咎,他默默地承担起西路军覆灭的主要责任,反复表示:“我必须就我的错误,向党及红军以至西路军回来的同志与去新疆的同志检讨。”

因此,在返回延安后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一有机会就作自我批评,大大小小的交待检讨多不胜数。

陈昌浩写的检讨报告过关后,中央总算给他分配工作了,虽然他早已作好思想准备,但分配的工作仍然让他大吃一惊。

通知他去报到的单位,是延安县委宣传部,无任何职务,仅是个普通办事员。

陈昌浩意识到,这分明带有惩罚的意思,又不能不去,报到后,他忍辱负重地干了一段时间,又被调到中央宣传部,先后任宣传科科长、国际宣传科科长等职。

陈昌浩早年在武汉上过大学,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了几年,具有很高的理论修养,而且能讲善写,这一期间,他在延安的报纸上发表了不少宣传党的理论和鼓动抗战的文章,在延安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他的努力工作,使他很快又成为了延安颇有影响的一名理论工作者。

西路军失败后,总指挥陈昌浩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但是这绝非陈昌浩的理想抱负。

作为原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一名身经百战的红军高级将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国难当头之际,应当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前线,率部杀敌,收复国土,建功立业,重振雄威,以补己过,为此,他数次向中央上书,表达阵前杀敌的愿望,但没能得到批准。

由于胃溃疡严重,1939年8月27日经中央批准,陈昌浩乘机赴苏联治病,飞机在新疆停留期间,他随同探视了在迪化的西路军残部。

他对昔日部下说,西路军的失败全是他指挥失误所致,对不起西路军的将士,他负全部责任,谈话间,他多次鞠躬谢罪,以至于双手抱拳到额头,在场同志无不动容。

西路军失败后,总指挥陈昌浩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1939年8月底,陈昌浩到达苏联,从此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漂泊异国的凄苦生涯,他曾多次写信或发电报要求回国参战,但都没有回音,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写信要求回国参加解放战争,但始终没有收到回信,是党中央没有收到他的信,还是历史抛弃了他?没人能说得清楚。

1952年3月,离开祖国10多年的陈昌浩才得以回国。

回国后,陈昌浩担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之后身体状况不断下降,回到湖北原籍休养,1967年7月不幸去逝,终年61岁。

资料:《西路军生死档案》、《红西路军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