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百韬军团被围之时,援军为何一直不来?这2人有苦说不出

黄百韬军团被围之时,援军为何一直不来?这2人有苦说不出

如果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各种材料就会知道,蒋介石对于黄百韬这样的部下,并不是不救的,对于黄百韬兵团的处境也是完全了解的。更何况,如果黄百韬兵团被消灭,徐州的两翼就被斩断了一翼,防御体系就会崩溃,这一点蒋介石也是完全清楚的。所以,当蒋介石知道黄百韬被围之后,曾经多方命令部下要解救黄百韬。

当他在11月10日第一次得到黄百韬被围的消息时,就明确指示顾祝同“一定要解黄兵团之围”。当他决定重新派杜聿明到徐州担任指挥时,又对杜聿明说:“你到徐州,一定要解黄百韬之围。我已经把飞机替你准备好了,你今晚就去,分秒必争。”

黄百韬军团被围之时,援军为何一直不来?这2人有苦说不出

杜聿明到了徐州之后,心中考虑的首要大事,也就是如何解救黄百韬。一来这是整个战局所必须,倘若黄百韬兵团完蛋,徐州防御体系就被砍断了一翼,而且会大大动摇军心。二来这是蒋介石和顾祝同的多方嘱咐。三来,他杜聿明对国民党军界中很多人都没有放在眼里,但对黄百韬这个没有进过黄埔的杂牌出身的将军却颇有好感,除了黄百韬一贯作战勇敢之外,当年他在庐山受训时,和黄百韬是上下铺,双方谈到军事上的很多问题都颇有同感,故而两人之间关系融洽,虽未明言但在心中都相互倾慕。有了上面几方面的因素,杜聿明对于援救黄百韬的确是尽力而为的。

在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杜聿明决定以孙元良的十六兵团守备徐州,以“剿总”直属的七十二军为总预备队,而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立即向东进发,前往碾庄地区援救黄百韬兵团。

黄百韬军团被围之时,援军为何一直不来?这2人有苦说不出

李弥兵团原来就在徐州以东地区,邱清泉兵团则急忙从徐州以西的砀山地区赶往徐州东南。11月13日上午,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完成了攻击准备,遂在空军的支援下向坚守在碾庄与徐州之间的华东野战军发起进攻。从北到南,李弥的九军从杨庄地区、八军从古山地区,邱清泉的五军从大坝地区,同时向东进攻。邱清泉和李弥兵团的作战地区是以陇海为界,李弥在北,邱清泉在南。稍后,邱清泉的七十军从南边的潘塘地区也向东进攻。我华东野战军则以从贾汪插过来的十纵在北边,七纵在中间,苏北兵团从南边北上,十一纵在南边,分别阻击敌人。

黄百韬军团被围之时,援军为何一直不来?这2人有苦说不出

邱清泉和李弥的部队都属于蒋家嫡系,装备好、火力强,仗一打开,上面有空军的轰炸扫射,地面有山炮、野炮、榴弹炮等重炮齐发,炮火下的村庄基本上都被轰成瓦砾。可是在我华野官兵的顽强抵抗之下,第一天只前进不到7公里,第二天则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到了晚上,强大的火力发生不了多大作用,不少地方又被善于打夜战的华野夺了回去。两天打下来,邱清泉的骄横之气一下子被华野打蔫了,知道这一仗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进展也就慢了下来,以至空军向蒋介石告状,说“邱清泉畏敌怯战,按兵不动”。

黄百韬军团被围之时,援军为何一直不来?这2人有苦说不出

之后我军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判断,围歼黄百韬兵团已经有了把握,阻击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也已成功。为了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将原来“阻援打黄”的打法改变为“围黄打援”。

11月17日,粟裕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诱敌深入的行动,他命令3个阻援纵队有意从双楼、前场、狼山一线向东后撤,给敌人一个我方力量已经削弱,不得不后撤的假象。用这一假象将邱、李兵团向前拉动,使其远离徐州老巢,以便我军在阻援的同时更多地加以消灭。

我军这一后撤,果然使刘峙和杜聿明上当,误认为邱清泉和李弥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误认为他们的援救计划即将成功,一方面向蒋介石上报“徐东大捷”的“喜讯”,一方面命令邱清泉和李弥发动“全线追击”。可是我军根据粟裕的指示,事先就做好了在敌人追击中歼灭敌人的充分准备,诱敌深入,在运动中与敌人激战一昼夜,退至小塔山、大许家、小朱庄、白塔一线之后就筑好阵地,再不后退一步,再次打响了阻击战。

黄百韬军团被围之时,援军为何一直不来?这2人有苦说不出

这一昼夜的战斗,消灭的敌人比前四天总计还要多,在不到一周的时间中,敌方两个增援兵团的一线部队均已伤亡过半。邱清泉无法前进,李弥更是无法前进,这两个兵团一直打到黄百韬兵团覆灭为止,也未能越过大许家一线,与黄百韬兵团就只隔不到15公里的距离,枪炮之声相闻,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黄百韬兵团被消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