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本文为百家号作者“老杨话文史”原创,百家号为本文独家发布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欲了解作者更多精彩原创文章,敬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说起军中“三杨”,即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三位上将,那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们的形象也出现在许多影视剧中,如《血战湘江》、《解放石家庄》、《东方战场》、《杨得志围城打援》、《杨成武强攻东团堡》、《血战清风店》等。三位上将在红军长征途中就以英勇善战而闻名,抗战爆发后,他们更是成为抗战名将。很巧的是,“三杨”都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而且都是主力。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平型关战役是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对日军进行的一场伏击战,歼灭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的下属部队1000余人,是八路军出师以来的首场大胜仗。此战打破了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抗战的信心。

那么,平型关战役的指挥者有哪些?平型关战役遗址中心的将帅广场上有10尊铜像,包括115师师级领导林帅、聂帅、肖华,旅级领导陈光、徐海东,团级领导杨得志、李天佑、张绍东、陈锦秀、杨成武,这10人是公认的战役中的师、旅、团主官。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战役中,“三杨”勇将各是什么身份呢?为什么10尊铜像中没有杨勇?

先来看杨得志,他当时是115师4个正规主力团(国民政府给正式编制的)中的685团团长。

685团伏击在十里桥沟最西端的辛庄至李庄一线,负责“打头”,足见其重要性。战斗在开阔的河谷地带展开,敌人遭遇迎头重击后企图抢占制高点,杨得志发现后马上给各营下令,不得让敌人占领任何一个制高点。接着,敌人的飞机也来增援,杨得志马上采用“贴近”战法,尽量靠近敌人拼杀,让敌机无用武之地。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685团的白刃战打得尤为激烈,2营5连连长曾贤生一个人刺死十几个鬼子,最后拉响了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685团5连被授予“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荣誉称号。

平型关战役中,杨成武的身份很特殊,第一他是115师的“编外”主力独立团的团长,独立团是越过旅一级而直接隶属于师的;第二,杨成武的独立团不在平型关主战场,而是在驿马岭阻击涞源、广灵两个方面的日军援兵,切断敌人的公路运输线,保证主力歼灭正面之敌,任务艰巨。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杨成率兵急赶,到达预定地方后,发现敌人一个骑兵侦察队已先期占领了驿马岭。杨成武马上命令部队占领了公路两旁的山头,构筑工事,这些山头虽比驿马岭矮些,但仍可堵住敌人的去路。

早上七点左右,日军开来1个增援平型关的联队,他们一到驿马岭就摆开战斗队形,向独立团阵地逼近。30米,20米,10米,我军的机枪开始发言了,顿时各个山头枪弹齐发,几十个日军应声倒地。但是敌人并不后退,就地摆开队形,与八路军对抗。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平型关方向的炮声不时传来,日军有些慌张,火力减弱了一些。杨成武当机立断,急令埋伏在山侧面的2连从右翼迂回阻击,使敌人摸不着我军实力。

阻击战一直打到下午6时,杨成武接到平型关战斗已结束的电报后,立即命令预备队插到隘口东面,从日军屁股后面打过去,日军想不到中国军队越战雄多,越战越勇,以为陷入了包围之中,只得收拢兵力撤逃。

杨成武率独立团一气追击50多里,杀到涞源城下,日军弃城而逃!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杨勇在平型关战役中的战功不亚于10尊铜像中的将领,但杨勇当时担任115师另一个主力团686团的副团长,团长是李天焕。由于八路军改编初期没有政委一职,副职和政委相当。平型关战役中,杨勇指挥了最激烈、最重要的老爷庙争夺战。

686团负责对日军进行“斩腰”,占领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南侧高地。战斗打响后,日军急于占据有利地形,发现了老爷庙这个制高点,115师首长也意识到其重要性。杨勇受命负责率领3营争夺老爷庙。

平型关战役中,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各是什么职务?有何战绩?

山沟里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杨勇率领3营冲上公路,同日军展开了白刃肉搏战,在2营的增援后攻占了老爷庙制高点。日军不甘心,急令1个大队反复攻击老爷庙,并且派了飞机轰炸助战,但在杨勇指挥的两个营的拼死抵抗下,最终没有夺下制高点。战斗中杨勇左肩中弹受伤,这是他革命生涯中的第4次负伤。

抗日战争中,为保家卫国,我军涌现了许许多多敢于牺牲、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三杨”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