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影|《野马分鬃》:野蛮生长的青春

作者:东北文艺

导读:这是一部有狂野之风的电影,纵横恣肆,野蛮生长。相比以前的国产青春片,确实不大一样。

电影|《野马分鬃》:野蛮生长的青春

《野马分鬃》周五上映,第一时间去看了。

晚上,特意看了一下票房榜,《野马分鬃》以300万左右的票房,位列第五。不算高,也不算低,一部小成本文艺片,期待不宜过高。当下的电影,票房的好坏,不完全取决质量,主要靠运气,奇怪不?

电影是去年拍的,入围了戛纳,还得了贾科长操办的平遥电影节的一个奖项,拖到今年上,有点晚,要是趁着热乎劲,票房也许更好些。

导演是个新人,叫魏书钧,《野马分鬃》是他的长片处女作,挺被看好。他的毕业短片《延吉少年》先前曾入围戛纳,今年的新片《永安镇故事集》又入围了戛纳,长短一共三部片子,三进戛纳,在电影圈里,是个挺牛逼的资历。据说世界上有两种电影节,一是戛纳电影节,二是其它电影节。

电影上映前,一直挺期待。对《野马分鬃》这个片名,莫名地具有好感,感觉有一种野性的诗意,从那四个字中间溢出来。

看完电影,挺平静,夸的欲望不强,骂的热情也不高,觉得无话可说。不知是没有真正看懂,还是有代沟,感觉故事缺乏代入感,似乎总有一层隔膜在中间。

影片的开场戏,是在驾校,几十台车在院子里转圈,转得头晕。男主一不小心,追尾了,教练还没怎么着,男主急眼了,莫名地愤怒,气急败坏跳下车,歇斯底里地踢倒了所有的标志杆,教练在后面边追边喊,你还想不想要驾照了?

一个奇怪的,暴躁的开场。驾驶证还没着落,男主却花两万块钱,买了一辆快要报废的越野吉普,车贩子忽悠他,开上这车,你就是越野一族了。

故事不复杂,男主是个学录音的大二学生,叫左坤,有着放荡不羁的性格,不爱学习,要不旷课,要不心不在焉。梳着一个炫酷的发型,脑袋前半部分是板寸,后边长发披肩,像半个清朝人,要是梳上辫子,就是完整的大清子弟。

电影|《野马分鬃》:野蛮生长的青春

车买到手,左坤就拉着一个巨胖的同学,四处乱窜,找活儿赚钱。帮一个痴迷音乐的老板,卖过自制的光盘,到某个剧组帮人录过音。胖子挺笨,虽然是学录音的,却啥都不懂。

两人的梦想,是开着冒烟的吉普去内蒙,在大草原上纵横驰骋。还没等出发,左坤因为酒驾,驾照被吊销了。胖子背着左坤,花钱替他办了一个假驾照。

终于有了去内蒙的机会,跟着一个剧组去拍戏。杀青后,两人觉得拍戏的地方,不是真正的草原。便开着吉普去寻找草原,半道儿被警察抓了,左坤被拘留。

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故事。对了,里面还穿插了一段不疼不痒的爱情。大多数角色,都很概念化,面目不清,如过眼云烟。

没有核心情节,故事散乱,想表达的东西挺多,比如调侃学校教学方式的刻板,老套;嘲讽电影圈的忽悠,欺骗,等等,但都蜻蜓点水,没有说透。

说到类型,这是一部有狂野之风的电影,纵横恣肆,野蛮生长。相比以前的国产青春片,确实不大一样。那些片子幼稚气,脂粉气过重,而《野马分鬃》江湖气,社会气超强。

电影|《野马分鬃》:野蛮生长的青春

据说《野马分鬃》有自传色彩,部分情节取自导演的生活经历,但显然做了艺术化处理。看导演的照片,一张娃娃脸,甚至透着一丝稚气,显然是个听话孩子的模样,远不是左坤的那个吊儿郎当的德行。可能是距离当今青年人较远,总感觉左坤社会习气太重,不大像一个大二的学生。

与期待中的《野马分鬃》有些落差,看了也成,值一张票钱;不看,也谈不上遗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