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作者:豆瓣一刻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电影《蜂巢幽灵》CC正式版海报

近年来很多影迷不断的感叹在如今一个不再需要或涌现电影大师的时代下,快餐式的电影文化不断的蓬勃发展,商业化的创作趋势和工业化的运转模式成为主流,很多电影人丧失了清醒的意识和判断,经不住利益的诱惑,被牵着鼻子走,逐渐摒弃了自我的个性和风格,但大势所趋下,仍有许多将电影视作纯艺术的展现和表达方式的导演,依旧乐此不疲的利用光影的可塑性、绝妙的拍摄手法和令人赞叹的构思,将深刻的内涵和思考发扬光大,从中可以发觉一种惊人且动人的态度,很偏执也很自我,永远坚守着一片纯净自由的小天地。

当然,受现实因素的影响,缺少票房回报率和投资方的慷慨解囊,让不少导演处于一种比较尴尬而边缘的位置上进行小众的影像创作,这也成了他们慢工出细活甚至暂别影坛的一个关键原因,当年看到因对电影市场的生态感到心灰意冷的贝拉·塔尔(Béla Tarr)隐退影坛的消息,觉得十分遗憾,令人唏嘘,不过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看到一贯对电影的工业性质嗤之以鼻年、年近九旬的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带着新作《诗无尽头》出现,还是挺让人振奋和欣喜的,铺垫了这么多只是想引出一位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的西班牙重量级导演维克多·艾里斯(Víctor Erice)。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电影《科学怪人》(1931)的剧照,由英国导演詹姆士·威尔(James Whale)拍摄

和时不时站在前线算是多产的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比起来维克多的作品实在是少得可怜,一只手就能给掰清了,前者无论是在影迷圈还是国际上的知名度都要远远赶超后者,但维克多的作品可以说部部都是不容忽视的精品,《蜂巢幽灵》就是其中的优质代表作,也算是维克多的长篇处女作,当时此片一出立马就引起了业界内外的重视和赞誉,并拿下了第二十一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金壳奖,镜头语言和拍摄手法非常的美妙和精致,极具艺术导向和氛围,全片并没有呈现出一条按部就班或中规中矩的故事脉络,没有颠荡起伏的戏剧性和起承转合,甚至有点晦涩笼统、含糊不清,没有具体的说明或解释,只是给出一种日常的生活面貌和角色的活动状态,意图或内涵交由观众去体会和感受。

很多人看完后大吐苦水表示难以理解,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向、象征和隐喻,全片围绕着西班牙一个位于卡斯蒂利亚高原的偏远小镇展开,聚焦着镇上的一个四口之家,重点落在了其中的两个小女孩伊莎贝拉和安娜身上,她们性格迥异,一个活泼外向,一个文静内向,一个满脑子的鬼点子,一个抱着单纯的好奇和幻象,对未曾经历的深刻体验,在与外界的接触和自身的尝试中逐渐形成成长的意识,但从影片直接提供的有效而明确的信息来看,她们的父亲是当地的养蜂人,母亲一心牵挂着因战乱而分开的爱人,通过写信表达自己的情真意切,全片的由头从放映《科学怪人》(1931)开始,这部电影给坐在前面几排的小孩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和触动,被灌输了关于杀害和死亡的初步意识,包括后来一系列的现象都加剧了这一感觉。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一开始以小孩童稚的图画作为片头加上诡秘的配乐,很有吸引力,接着通过《科学怪人》这部惊悚片切入,观影过程中几次的面部特写,可以看到小孩稚嫩可爱的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安娜入迷开眼的模样现在仍在我脑海中盘旋,另一位西班牙知名电影导演卡洛斯·绍拉(Carlos Saura)在1976年拍摄的电影《饲养乌鸦》,同样以小孩的视角为主,小主演也是这部电影中安娜的扮演者安娜·托伦特(Ana Torrent),在两部电影里她都有出色的发挥,天使般的面孔,很有眼缘、灵性和天赋的小演员,看着她那瞪圆的清澈双眼,让人爱心泛滥,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伊莎贝拉还是安娜,片中用的都是她们现实中的名字,虽然其中维克多运用了一些超现实的手法,有显现奇幻的部分,但整体还是很写实主义,童年的快乐纯真和无忧无虑总会在对现实的认识中不可避免的逐渐脱离,而大部分人也会一再的对其充满怀念与不舍。

这部电影的摄影和配乐足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营造出的那种幽美而深远的意境,能让人瞬间联想到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和安哲(Theodoros Angelopoulos)的影像风格,很飘渺也很虚幻,他们都曾透过电影或多或少表达过十分个人化的情绪和思想,各种高深莫测的象征和喻意,常常看得人不明所以,但却能在完美融合的视听中收获一定主观上的共鸣,《蜂巢幽灵》同样也是一部花了不少心思、很独具匠心的电影,有着很内敛和自我的表达,看片名很多人或许会顾名思义的觉得会是部像《咒怨》一样围绕小孩展开的恐怖片,恰恰相反,其中虽有很离奇和诡异的意境和情节,但大多都是由一些寻常的日常点滴交织而成,本质上其实是一部关于家庭生活和小孩成长的电影,维克多并没有去放大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做过多的指明或突显,而是透过一种相对客观的立场,表现出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过程。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构图上维克多极其严谨和细致,随便截一张图就像是一幅技艺高超的油画,很有质感,十分美妙,光影的交相辉映在这片里被发挥到了极致,有几处画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是两姐妹洗漱的一段,摄影机在她们的身后静默地记录着,简洁而雅致,一个是两姐妹在房间床上打闹的一段,画面对称而精巧,还有一处是呈现出透视效果的叠加在一起的三张打开的门,构成一种精妙对开的延伸感,左右两把不同造型的椅子,很好看。调度的体现和镜头的运用也很一流,特别是长镜中对郊外粗犷荒野的展现,那种古朴幽静的环境让人彻底沦陷和沉迷,维克多在不疾不徐的节奏中表现出来,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沉闷或无聊,也没有一贯艺术类电影带给人难以喘息和消化不良的沉重感,就像在参观带有活动性质的+无缝衔接的艺术展,每看到一幅画面都会不由自主的驻足和凝视,深深陷入一种梦幻的意境中难以自拔。

可以发现摄影机大多时候都是和小孩处于一种水平位置,只有长远之别,没有高低之分,削弱了摄影机居高临下的主观存在,相信很多人对室内的场景都记忆犹新,特别是别出心裁的窗户设计,由形似蜂巢的六边形玻璃组成,这个家其实就像个蜂巢,可以和片中父亲观察蜜蜂的文字联系起来看,透过色彩的调试、阳光和灯光的照射呈现出一种金黄色的暖色光芒,很迷人,一开始父亲进屋的一段就被夺目的光线给深深吸引了,到后来无论是被伊莎贝拉恶作剧的安娜安静地呆在窗前,还是最后安娜在窗前召唤幽灵的一段,都很奇异而美妙,维克多在营造氛围和打造场景方面实在是太有两把刷子了,细节更是讲究,画作的呼应、脚印的线索、怀表的联系、老井、影子(片中以不同形式和形态的作用出现,反应夫妻间的关系,体现两姐妹性格的手影游戏[勇猛主动的狗和温顺被动的鸟]等),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设置,配乐时而悠远飞扬时而诡异神秘,旋律(原创音乐→Luis de Pablo)配合着画面(摄影→Luís Cuadrado,人生结局让人痛心)交织成的感觉,简直无懈可击。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在片中或明或暗的表现和指向中,两姐妹也在不断的通过实际行动和感官体会建立与外界的联系,首先就是电影《科学怪人》带来的视听冲击,接着听轨凝视着疾驰而来的列车,帮模板大叔贴上眼睛,在郊外听父亲教导关于蘑菇的常识等等。片中两姐妹都有着让人难以摸清她们确切意图的的举动,怪异而离奇,其中可能有小孩的淘气和胡闹,但也参杂了一些她们终须要面对的成长探索,伊莎贝拉用力的掐住黑猫,窒息中的猫因为本能反应抓伤了她,她将手指上的血液当作口红抹在了嘴上;布置现场装死吓唬安娜;不断跳进火堆的伊莎贝拉;发现母亲秘密的安娜;听信伊莎贝拉的安娜经常跑去荒废的屋子寻觅幽灵的存在,遇上了一名从火车上逃出来的男子,安娜帮助了他,但最终这名男子还是难逃被乱枪射死的结果,隔天随着父亲的试探,明白后跑到旧屋的安娜看到了斑斑血迹和态度严厉的父亲,给了她很大的心理触动。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维克多·艾里斯的《蜂巢幽灵》

回想餐桌上一家四口吃饭时的景象,面无表情的父母与嘻嘻哈哈的女儿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部电影其实可以简单的分为成人和孩童两个世界来看,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特别容易满足,怀着好奇和探知心理,摸不清虚实的界限,内心揣着对外界一千个问号的未知,一边无忧无虑的享受着自由和快乐,没有过多的烦恼和压力,沉溺在自己单纯天真的幻想小世界里,一边透过尝鲜的感官体验和学习渐渐的成长、明白和懂得,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受到惊吓的安娜独自来到窗前开始诚挚的召唤起幽灵,光线的颜色从黄色变为了神圣而奇幻的白色,那一刻的她特别让人心生羡慕,虽然安娜在她这个年龄阶段所持有的懵懂意识与现实真相(成人世界)的相违背中(这就像片中父亲告诫她们要注意毒蘑菇一样,外表飘香四溢[单纯表象],但实质却富含剧毒[深刻本质]),内外反差巨大,复杂的现实往往就是如此,)受到了伤害,但她还是身处在童年中,没有更进一步的被成人世界的种种不堪、残酷和杀戮所侵染。

反过来看她们的父母,父亲的当家作主和引领指导的姿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班牙弗朗哥专制政权时期,不少身处或经历过这一阶段的西班牙导演都会在影片中加入一定相关的政治元素,让人自然而然的对号入座;而母亲特丽莎同样怀着期许和幻想,但最终还是被现实无情打破,她对丈夫的态度从回避冷漠到主动照顾,从写信到烧信,当人真正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清醒而深刻的认知和成熟的思想后,各种需要面对的、担忧的、处理的、追求的、负责的人和事都会纷至沓来,被外界和自身复杂的因素所干扰和影响,进而对社会感到灰心,对寻常感到麻木,不再轻易感到快乐的成人所要学会的便是隐忍、承受和释然,被命运支配,镶嵌在生活这个巨大的机械运转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片中父亲写下的一段关于观察蜂蜜的文字有着非常深刻的隐喻性,忧伤无奈而意味深长。《蜂巢幽灵》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维克多用幽美隽永的笔调书写了影史里值得细品和回味的动人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