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作者:我是陈小鼠

“亲爱的父母,我将离开你们了,不是逃避,而是飞翔。” @我是陈小鼠

《贝利叶一家》是一部小众的法国影片,曾获得第40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豆瓣评分8.4分,虽然评分不是特别高,但作为一部冷门佳片,观众们对该片的评价普遍不错。这部影片可以算是一部轻喜剧,里面包含了很多搞笑情节。

电影的剧情比较简单,贝利叶一家一共有四口人,贝利叶夫妇、女儿宝拉以及儿子。除了宝拉,其他三名家庭成员都是聋哑人。日常生活中,贝利叶夫妇在与外人沟通时,需要女儿宝拉协助翻译。

一个偶然的机会,宝拉的音乐老师发现了她的唱歌天赋,鼓励宝拉去巴黎参加歌唱比赛。如果成绩不错,意味着宝拉将离开家人,去巴黎学习。面对女儿突如其来的离别,家人既不适应也不舍得。而宝拉本人也在家庭与追求自我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

本片最打动的我地方就是宝拉出生于特殊的家庭,但这丝毫不妨碍她追求自己的人生。面对自己心仪的男生,她勇敢追求;面对自己的梦想,她敢于尝试;而当家庭与追求自我相冲突时,小小年纪的她努力去协调。也许这就是电影的意义所在。

本文我将从宝拉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出发,结合贝利叶一家笑对生活的态度和促使宝拉发生改变的原因,谈谈本片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在家庭生活中,宝拉是家人与外人沟通的一个中介,她承受着比其他同龄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如此,宝拉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冲突。既有外在的冲突,又有她内心的冲突,下面我一一展开分析。

①两代人在对待隐私方面观点迥异:宝拉注重隐私,母亲直来直去的性格让她困扰

偷看孩子日记或书信是很多中国父母都干过的事。父母认为既然养育了儿女,便有权知道他们的一切。可在孩子眼中,父母的行为触犯了自己的隐私,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在这一方面,东西方家庭有着相似之处。贝利叶一家生活在浪漫又相对开放的法国,但父母与子女间还是存在上述矛盾。宝拉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注重隐私,而母亲却是直来直去不顾女儿的感受。

加百列是宝拉暗恋的男生,他俩都是合唱团的成员。音乐老师安排宝拉和加百列练二重唱,在汇报演出上演唱《我将要爱你》。一天,加百列到宝拉家练歌,碰巧那天宝拉第一次来月经。

宝拉已经是一名高中生,比起同龄女孩子,发育相对较迟。所以面对女儿的第一次生理期,妈妈非常激动。竟然拿着宝拉的裤子到楼下给家人看,可当时加百列也在,宝拉感到羞愧无比!

对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父母总会喜出望外,这点无可厚非。但作为家长,也该把握好界限。不过分参与孩子的生活,更该顾忌孩子的想法。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②家庭与自我的冲突:家事与个人事情相冲突时,难以平衡协调

合唱团的音乐老师发现了宝拉的唱歌天赋,想让她去巴黎参加选拔。一开始,宝拉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决心好好练歌参加选拔,于是每天晚上都会到老师家里练歌。

但懂事的宝拉也知道,自己是家人与外人交流的媒介。一旦自己离开,家人的生活将会增加许多不便。因此,尽管她已经决定参加选拔了,但她不敢告诉家人。

期间,爸爸决定参加市长竞选,有记者到家里进行采访。可是采访的时间正好与宝拉练歌的时间冲突了。为了能尽早赶到老师家,宝拉在翻译的时候草草了事。当她赶到老师家,已经迟到许久。老师为宝拉的不守约而感到失望,把宝拉关在门外。

宝拉只能悻悻而回。可回到家中,却有遭到了家人的指责。原来,父母以为宝拉每天晚上都是去跟加百列约会。当家人需要她时,她却跑去跟人约会,父母觉得她不顾及家人,非常自私。

其实,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当家里的事和个人的事相冲突时,学会平衡很难。宝拉试图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是父母没有提前告知让宝拉措手不及;而父母的不理解,又让宝拉感到无比委屈。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③宝拉自己内心挣扎纠结:想追求音乐梦想,又放不下家人

也许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宝拉从未想过自己的歌声能够如此动听,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远离家人。同样,她的父母也从未想到过这些。

父母已经习惯了女儿在身边帮忙打理生意、照顾奶牛、帮爸爸参加竞选。当他们习惯了这种方式后,便会认为做这些是宝拉的责任。当宝拉向他们坦白自己的梦想后,妈妈的情绪一度失控,她说后悔没有教给宝拉家庭的价值,甚至说她从未想过自己能生出会唱歌的孩子。

无疑,宝拉是爱唱歌的。她的歌声能打动人,唱歌让她与心仪的人更接近,让她找回自信。可是她也担心,自己突然离开,父母的日子会变得更加艰难。没有人能帮忙打理农场,没人能帮忙经营奶酪铺……

宝拉曾经尝试过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她让好友学习手语,帮父母打理生意。可是,妈妈却很排斥这位朋友。宝拉的折中计划破产了,所以她决定留在父母身边,不去参加比赛。

其实,父母一开始不支持宝拉的梦想,不是担心宝拉离开后家里会变得一团糟,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宝拉独自在外不能照顾好自己。他们怕宝拉在巴黎受委屈、受挫折。在面对未来规划的时候,我们总是更倾向于未知和挑战,而父母则偏爱稳定。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贝利叶一家四口,父母、弟弟都是天生的聋哑人,只有宝拉能听见能说话。这个家庭组合比较特别:爸爸虽然粗鲁野蛮,但他是个细心和体谅孩子的人;妈妈爱打扮却总是咋咋呼呼,对丈夫有着盲目的信任;一个懂事但不聪明的弟弟;健全且拥有非凡音乐天赋的姐姐。

《贝利叶一家》是一部以聋哑家庭为背景,来探讨个人成长的电影。同类残疾人题材的电影中,导演往往会突出主角所遭遇的艰难困苦,基调沉重。而《贝利叶一家》这部影片的基调始终都是积极快乐的。

贝利叶一家并没有自己听障而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他人仍然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听力障碍并没有影响这一家人的生活,他们拥有自己的农场,每天放牛、挤奶、制作奶酪、经营店铺,日子开心而充实,独立且不仰仗他人。爸爸决定参加市长竞选后,一家人都支持他的决定。他们一起报名、制作宣传单、拉选民等等。爸爸的决定虽然是一时兴起,但他坚信自己能做到;两个孩子虽然不确定爸爸能否成功,但他们却不遗余力地帮助爸爸竞选。

也许,这就是每个人该有的生活态度。某一瞬间受情绪触动,我们可能会做出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决定。一旦我们决定,就该坚信自己能做到。哪怕最终不成功,也要拼尽全力。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宝拉追求音乐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并非从一开始就喜爱唱歌,并把唱歌当做自己人生的理想。在宝拉一步一步接近音乐、追逐梦想的路上,一共发生了三次触动,这三次触动改变了她的人生。

①改变的第一次触动:遇到喜欢的男生,宝拉毫不犹豫加入合唱团

爱情这事儿,对于浪漫的法国人而言来得快去得也快。宝拉看到加百列报名参加合唱团,自己便一股脑儿地跟着报了。但很快发现加百列有女朋友,于是她内心受着“我看他,他爱她”的煎熬。

不过,这种煎熬很快就过去了。加百列与那位女友的恋爱并不长久,再加上音乐老师安排宝拉和加百列合唱,宝拉便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合唱的曲目是《我将要爱你》,为了让两人演唱时饱含深情,老师让他们搂着对方的肩。这给了宝拉一个接近加百列的机会。

不过宝拉的初恋(或者说是暗恋)可谓是一波三折,眼看着爱情就要水到渠成了,后来又上演了一堆误会。

但不管怎么说,正是宝拉这次懵懵懂懂的爱恋,让她开始接触音乐。在我看来,宝拉与加百列的情感线其实是电影的一条暗线,如果没有这段爱情,宝拉也许不会这么快就找到自己的音乐梦。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②改变的第二次触动:音乐老师发掘宝拉的唱歌天赋,鼓励她坚持音乐梦想

在中国,有子期与伯牙的千古美谈。而在浪漫的法国,宝拉也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音乐老师。

音乐老师的扮演者埃里克·艾莫斯尼诺凭借这一角色,获得了凯撒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其实,很多电影中都有类似的讨喜角色:一位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天赋并鼓励他追寻梦想的老师。比如《听见天堂》中支持米克的唐老师,《跳出我天地》里无偿帮比利训练的芭蕾舞老师。

而本片中的音乐老师,是个发掘音乐天才的伯乐。他第一次注意到宝拉的声音,仅仅因为她讲了一句话,后来的试声中,宝拉确实有惊人的嗓音。宝拉的音乐之路离不开老师的发掘、鼓励与培养。

影片最后,宝拉在参加选拔时选了米歇尔·萨杜的《远走高飞》,评委老师一片讪笑,他们认为这首歌难度过高。加上钢琴伴奏没有这首歌的谱子,评委们要求宝拉清唱。好在关键时刻音乐老师也赶来了现场,为宝拉伴奏。她的歌声加上手语营造出来的氛围,打动这些评委。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③改变的第三次触动:家人的支持一个人追梦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当家人知道宝拉要远离家庭,去巴黎参加选拔时,他们情绪有点失控。妈妈喝完闷酒,对宝拉说了非常过分的话:

“你出生时,当我得知你有听力,我可大哭了一场,我可能无法生出有听力的小孩。还不是你爸安慰我,他说别担心,最多就是痴呆,我还是会当聋子来养,往好处想,她就是听不到不该听的。而你现在竟然还会唱歌!”

听了这些话,宝拉一度放弃了音乐梦想。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宝拉从牛棚放出奶牛,稚嫩的脸庞在阳光的对比下显得格外黯淡无光,转瞬间看到母亲时又故作欢笑,让我格外心疼。

好在爸爸最终尊重孩子的想法,也相信孩子能够在遥远的地方照顾好自己。在选拔前一个晚上,他突然把宝拉叫醒。一家人开着车前去巴黎,帮宝拉完成梦想。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①贝利叶参加选拔时的歌曲完美地符合其当时所处的情境,直戳人心

这部影片中,音乐始终贯穿始终。电影由轻快的音乐拉开序幕,合唱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到最后一首《远走高飞》在呈现主题的同时结束影片。

宝拉一共在家人面前演唱过3次,第一次是音乐老师组织的汇报演出。当宝拉和加百列两人在台上歌唱时,台下的听众或感动流泪,或陶醉不语。尽管宝拉父母听不到,他们看起来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这并不阻碍他们从别人的反应中了解女儿,他们为女儿感到自豪。

第二次是爸爸主动要求宝拉唱歌给他听。爸爸用手摸着宝拉的喉咙,感受着声带带来的颤抖。小小的颤抖重重地震撼了爸爸!

第三次则是宝拉在巴黎参加选拔,家人坐在观众席听着。《远走高飞》中的歌词是这样的:

“亲爱的父母,我要走了,我很爱你们,但是我还是要走了。
今天晚上你们将没有孩子,我不是逃避,而是飞翔。
请明白我是去飞翔,没有烟,没有酒,只是飞翔,飞翔.....”

父母听不到,所以宝拉在唱歌的同时用手语向他们传递意思。歌词正是宝拉内心真实的感受,她用手语说出自己的心声,父母也终于理解了女儿的想法,这时这一家人才真正地心连心了。

《贝利叶一家》:轻喜剧的外壳下寓意着对家庭与自我冲突的思考

②当家庭与自我追求发生冲突时,沟通是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

“家庭、青春、成长、梦想”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而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与家人发生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小时候,我们的想法不被大人理解;长大后,我们却也希望孩子们能按照我们的预设发展。生活中,有矛盾、有冲突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学会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家人不了解宝拉每天做的事情,所以误解她是个自私的孩子;家人们不理解宝拉对音乐的热爱,所以一度自私地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家人们担心宝拉独自在外过不好,所以希望她能永远留在身边。

反观宝拉,她看似理解家人,为了家人做出放弃梦想的牺牲。但事实上,她并不了解父母内心真实的想法。她也曾像其他青春期的孩子一样,觉得父母又亲密又厌烦。可是当她真正要离开家时,才发觉家人们有多需要自己。

宝拉与家人的和解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该留在家里继续当个好女儿,还是该放手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个选择重要却很残忍。她曾质问母亲“难道我该卖一辈子奶酪吗”。最终,父母想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女儿的人生不该被系在父母身边。也许放手让女儿自己选择、自己成长,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真实、最伟大的爱。

《贝利叶一家》是一部以听障家庭为背景来探讨成长的电影,在主题和叙事上虽然显得有点老套,但本片以温情的搞笑故事、感人的音乐打动了观众。

面对生活的打击和压力,贝利叶一家并没有消沉或是故作坚强。影片一直在用平和而温馨的视角向观众呈现这一家无处不在的乐观态度。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的家庭与自我追求发生矛盾时,本片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