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静夜风起云遮月”:浅析京剧程派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魏青衣

现在说到京剧流派,大多数人脑海中蹦出来的第一个词估计就是梅派,诚然,梅派唱腔在艺术史之上的地位卓然,但是和其开山鼻祖共同称为“四大名旦”的另外三位坤旦所创立的声腔流派其实也是很有艺术性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程派的艺术特色。

首先我们所要清楚一点,那就是什么是声腔。既然有“声”,那自然和声音有很大的联系,声腔的这个“声”并非只有一个解,除了最浅显的能够看出来的和声音的音色、音质、音域等方面有关之外,还和腔调、吐字等方面息息相关,所以说每一种声腔本身都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正是因为每一种类的戏曲和不同种类的戏曲派系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的,所以中国的声腔种类很多,而程派的唱法就是其中很特别的一种。

“静夜风起云遮月”:浅析京剧程派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程派的声腔唱法是有讲究有名字的,它叫做“云遮月”,这个名字本身起的就十分的美,但是最开始的时候这种唱法主要是指老生唱法的,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这种嗓音,开始听来似觉干涩,以后愈唱愈觉嘹亮动听,使人感到韵味醇厚,潜力无穷,是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优美音质。”这看上去仿佛和旦角没什么关系,但是程砚秋最开始就是唱武生的,后来才改学的旦角,保留一点生角的演唱方式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把老生唱法融入旦角唱法,程砚秋可谓是自古至今的第一人,但是换种思路来看,这样的手段无疑是拓宽了旦角表演艺术的一个表现手段,而且就现在看来,这个方法对于程派艺术乃至于整个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来说起到的是一个良性作用,这种前瞻性和实验性是很值得夸奖的,尤其是这种敢于革新的勇气!

“静夜风起云遮月”:浅析京剧程派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程砚秋剧照

可以说“云遮月”的唱法丰富了程派表演艺术的内涵,这种唱法使得整个表演的主体显得比较暗淡,但是正是这样的黯淡,才使得其中的那种深沉悲凉完美表现,这使得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渲染能力,这种苍凉感是其他唱腔所很难表达出来的,十分的特别。但是这种特别不是随便的特别,而是经过多次忖度才最终形成的程派青衣特有的演唱方式,这样的演唱方式使得程派青衣的演唱给人以一种回味无穷之感,而非是唱过就忘,这是程派青衣最大的优点。

虽然说程派青衣追求的是“云遮月”的沉郁苍凉,但是却并不是所有的演唱都必须要用这样的声音,程派青衣本身也还是能够用亮音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老师就根据程派里的亮音这样说过:“程派唱腔中,完全可以使用亮音,但,使用时必须注意,亮音要有厚度和力度,不能虚飘和贼亮,这样的亮音,才能与程派唱腔沉郁、凝重的风格和谐统一”。因而可以说,程派主要是沉郁为主,但是却兼收并蓄,把原本的唱青衣的法子中优秀的部分还是有保留的,而不是一根筋的全盘否定。

“静夜风起云遮月”:浅析京剧程派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五小程旦: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李佩红、刘桂娟

究竟什么才是声音美?在程派“云遮月”唱法出现之前,中国对于演唱尤其是对旦角演唱的审美一直都在清脆之上,像“引吭高歌”之类的词语正证明了这个说法,不过程派表演却反其道而行,采用沉郁苍凉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得不说,这种方式是很大胆的,而且对于观众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全新有风险,但是也容易创造奇迹,程派艺术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将“云遮月”唱法引入旦角唱法之中,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悲剧一向动人,而程派的演唱正适合演这样的苦情戏,这或许也是另外一重的思量,毕竟这样沉郁苍凉的调子更能够把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感同身受。

而程派艺术发展到现在,也有了新的成就,而且在当下并不怎么景气的戏曲市场中,它算是个特例,因为在演员水平相当的情况之下,程派的返场率一般比其他流派的返场率要高上很多,这又是为什么呢?照理说梅派应该更受欢迎一些,为什么现在变成程派了呢?接下来笔者将会据此聊一点自己的看法。

“静夜风起云遮月”:浅析京剧程派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首先程派艺术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十分积极地将经典的艺术和当下的现代社会相结合,程派的很多曲目都是后来再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一味地去沿用老剧本、老剧目,这样能够给观众一种新鲜感,而且能够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合了观众的口味,何愁不上座?

其次是在宣传之上,比如说像现在比较火的德云社,诚然对于他们现在还有不少的争议,但是在宣传传统曲艺方面他们确实做到了一个带头作用,而在这众多的京剧行当中,他们宣传最多的就是程派,尤其是《锁麟囊》,很多粉丝都会唱,这其实也就从另一个方面带动了程派的一个复兴。

“静夜风起云遮月”:浅析京剧程派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张火丁《锁麟囊》

虽然现在说到戏曲界,一般都会说前景很差,不景气,不过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大,看戏的人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这一小撮人为什么要选程派来看呢?这就涉及到一个竞争的问题了,程派艺术要想在现在的市场之上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那一定是要继续创新的,而且在创新之后还不能够忘记保持自己表演的水准,甚至于服道化也是要特别注意的,现在的人看戏看什么?看的是精神,只有让人家精神舒服了,人家才会再来看,而这正是现在程派,乃至于中国所有剧种都必须要注意的一方面——如何打动观众,获得更大的市场。

有人说戏曲这行是阳春白雪,但是其实它也可以很接地气,这主要还是要看现在各个戏曲的掌门人的努力了,而想要获得更多的观众就必须要在保持阳春白雪的同时,也增加些下里巴人的东西,要生存,必创新。

《中国音乐辞典》

《“新程派”艺术论》石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