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丕•与吴质书

作者:古文二三子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建安16年(211年),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22年(217年),被曹操立为嗣。曹操死后,丕袭魏王、丞相。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为魏文帝,都洛阳。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40岁。曹丕在文学上著作甚丰,成就卓著,是建安文学的积极创作者和热心倡导者。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

吴质:177年~230年,字季重,兖州济阴郡(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西北)人。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与司马懿、陈群、朱铄被称做曹丕的"四友"。曹丕代汉立魏后,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1、丕:曹丕自称; 2、岁月易得:岁月容易流逝; 3、行:将要;复:又; 4、东山:《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中抒发了对久别家乡的思念;远:久远; 5、况乃:何况;支:支持,把持; 6、书疏:信札,条陈; 7、劳结:指郁结在心中的思念之情。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yé)?昔日游处,行则连舆(yú),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1、疾疫:大疫,此指建安22年(公元217年)魏国发生的大疫; 2、离:同“罹”,遭受; 3、徐、陈、应、刘:指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yáng)、刘桢;徐干字伟长,北海人;陈琳字孔璋,广陵人;应玚字德琏,汝南人;刘桢字公干,东平人; 4、邪:同“耶”,句末语气词; 5、连舆:车舆相连;接席:坐席相接,指坐在一起; 6、须臾:一会儿、片刻;相失:指分离。

每至觞酌(shāng zhuó)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fèn),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1、觞酌:指酒杯;流行:指传杯饮酒; 2、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 3、不自知乐:没有感觉到那时的快乐,指不懂得珍惜; 4、百年:指百岁的寿命;己分:自己应得的一份; 5、长共相保:指长久保持不分离; 6、图:料到; 7、零落:指人死亡。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1、顷:近来;撰:编定;其:指前面提到的徐、陈、应、刘等人; 2、鬼录:死者的名册; 3、化为粪壤:化为粪土尘埃,指死亡。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xiǎn)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1、类:大都;不护细行:不拘小节; 2、鲜:少; 3、伟长:徐干,字伟长;文:指文采;质:品德; 4、箕山之志:相传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避于箕山之下,这里比喻徐干有隐士的意愿; 5、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 6、典雅:文章言而有据,且高雅。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wěn)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1、德琏:应玚,字德琏; 2、斐然:有文采的样子;述作:著述文章; 3、不遂:没能完成; 4、良:很; 5、间:近日; 6、抆泪:擦眼泪; 7、行:且,又。

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续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1、孔璋:陈琳,字孔璋; 2、章表:文体名,章和表都是臣下写给皇帝的言论、意见等;殊健:很有气势; 3、繁富:指文词繁华,丰富。 4、公干:刘桢的字; 5、逸气:超逸的才气; 6、但:只是;遒:遒劲,强劲; 7、元瑜:阮瑀的字,陈留尉氏人,建安七子之一; 8、书记:书牍,奏记等。翩翩:形容很有文采; 9、仲宣:王粲的字;续:继承,指继承了前面几人的才气; 10、体:体气,指作者的个性;起其文:振作起他的文气; 11、远过:超过得很多。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hǎi)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dài)。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1、伯牙绝弦于钟期:伯牙、钟期(即钟子期)是春秋时楚国人。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能知音。后来钟子期死,伯牙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 2、仲尼覆醢于子路:孔子听说自己的弟子子路在卫国的内战中遇害,被剁成肉酱,非常哀痛,就把家中的肉酱倒了不吃;醢:肉酱; 3、逮:及,得到; 4、及:赶上; 5、隽:同“俊”,俊杰; 6、诬:欺骗,胡说,此指小看。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míng),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

1、年行:即行年,年龄; 2、怀:怀念;万端:形容很多 ,各种各样; 3、瞑:合眼,指入睡; 4、志意:志气和意兴;类:相似; 5、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 6、年三十余:活了三十多岁; 7、所更非一:所经历的变化不止一次; 8、齐:相等,相同。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1、质:禀性; 2、服:穿,披;文:装饰,这里指虎豹的皮;“以犬羊“两句是比喻内心虚怯却装作强大,这是作者的客气话,说自己品德不够,虚处尊位; 3、假:借,这两句也是客气话,说自己是仗着父亲(曹操)的势力而位居人上; 4、动:一举一动,动辄; 5、易:改变; 6、攀授:拉住,留住; 7、良有以也:指某种事情的产生是的确有些原因的。

顷(qǐng)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fǒu)?东望於邑(wū yì),裁书叙心。丕白。

1、顷:近来; 2、述造:写文章; 3、不:同“否”; 4、於邑:同“呜咽”,指郁抑,感伤; 5、裁书:裁笺作书,即写信;叙心:叙说心意。

曹丕•与吴质书

全文: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yé)?昔日游处,行则连舆(yú),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shāng zhuó)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fèn),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xiǎn)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wěn)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续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hǎi)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dài)。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míng),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