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备军团攻取荆南四郡始末:关羽黄忠决战长沙,赵子龙无视美人计攻取荆南四郡的战略规划平零陵定桂阳收武陵取长沙

作者:白马晋一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在荆州站稳脚跟并迅速开始了军事扩张。《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在这一阶段“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相应的,《资治通鉴》也记录了该事件:“(建安十三年)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正史对刘备集团攻取荆南四郡仅有上述寥寥数语。刘备集团早期实力较弱,常常寄人篱下、颠沛流离,赤壁之战后才逐渐开始拥有自己的地盘和武装,而攻取荆南四郡正是刘备在荆州扩张重要的一步。对此,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刘备集团攻取荆南四郡的过程,也相应地虚构和增加了不少情节。

刘备军团攻取荆南四郡始末:关羽黄忠决战长沙,赵子龙无视美人计攻取荆南四郡的战略规划平零陵定桂阳收武陵取长沙

历史上记载的仅有刘备集团攻取荆南四郡的结果,并没有提及这一军事行动的决策过程和具体的战事过程。小说巧妙地补充了这两个部分,尤其是战事过程,小说花了大约一个半回合的篇目(自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到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进行叙述,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关羽战长沙。

小说中,攻取荆南四郡的主张由刚刚加入刘备集团的谋士马良提出,马良在见到刘备后指出:“荆襄四面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公子刘琦于此养病,招谕旧人以守之,就表奏公子为荆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后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收钱粮,以为根本。此久远之计也。”(笔者按: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都没有忽略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的细节,刘琦当时是最为正统的荆州继承人,故而刘备集团表刘琦为荆州刺史是一步高明之着。)随后,马良又向刘备指出了攻取四郡的先后顺序,即“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后湘江之东取桂阳;长沙为后。”

正史中,并未指明攻取荆南四郡的建议者为何人(笔者按:在笔者看来攻取荆南四郡大抵是刘备集团集体决策的),也没有说明四郡攻取的先后顺序,小说将其安排在出身荆州的马良身上(大抵是马良身为荆州本土人士,熟悉荆州境内的情形),虽无具体依据但也并无不合适之处。

刘备军团攻取荆南四郡始末:关羽黄忠决战长沙,赵子龙无视美人计攻取荆南四郡的战略规划平零陵定桂阳收武陵取长沙

按照小说的安排,刘备集团攻取荆南四郡的第一个目标即零陵郡。由于这是攻取荆南四郡行动的第一战,刘备亲自统军,诸葛亮随行,张飞、赵云皆随同出征。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刘贤不服,当即率领零陵将军邢道荣迎战刘备军。但刘贤、军邢道荣自然难敌诸葛亮的计谋和张飞、赵云的勇武,一番交战,邢道荣阵亡,刘贤被生擒,刘度开城投降,刘备军很轻易地就拿下了零陵郡。

正史中对刘备攻取零陵的过程并无详细的记载,亦只提及了零陵太守刘度之名,并未提及刘度之子刘贤以及零陵将军邢道荣。刘备军计斩邢道荣、生擒刘度应为小说虚构增设的情节。

小说中攻取荆南四郡的第二战是桂阳之战。战前,赵云和张飞为争抢攻城的资格而拈阉,赵云拈着,随即领兵攻打桂阳。桂阳太守赵范本欲投降,但其部将陈应、鲍隆欲出城交战。此二人自然也不是赵云的对手,二人战败后,赵范开城投降。赵范投降后又引出了一段插曲,即赵范欲将寡嫂许配给赵云,结果赵云毅然拒绝。

正史中,对攻取桂阳的过程没有详细的记载,倒是在赵云拒婚的这一插曲上有相应的依据。《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中有提及:“(赵云)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与小说不同的是,正史中赵范在遭到赵云拒婚后“逃走”,而小说中赵范虽然遭到了赵云拒婚,但最后还是被刘备和诸葛亮任命为桂阳太守。

相较于平零陵、收武陵、取长沙,有关定桂阳的历史记载是最丰富的。小说在定桂阳这一情节上,罗贯中先生虽然相应的增加了一些细节(如桂阳将领陈应、鲍隆),但其大背景的设定还是依据《云别传》的记载。可以推测,正史上,赵云极有可能领兵攻打过桂阳(平零陵、收武陵、取长沙正史中均无记载是何人统兵,只有定桂阳有资料反馈是赵云领兵),最终还代替了原太守赵范任桂阳太守。

刘备军团攻取荆南四郡始末:关羽黄忠决战长沙,赵子龙无视美人计攻取荆南四郡的战略规划平零陵定桂阳收武陵取长沙

小说中,相对于之前的平零陵、定桂阳以及之后的取长沙,收武陵的戏份最少的。担任收武陵任务的将领是张飞。而张飞能够顺利夺取武陵则是因为武陵太守帐下的从事巩志的帮助。巩志曾在张飞临城前劝说金旋向刘备军投降,而金旋闻言大怒不从,欲斩巩志。后由于战事吃紧金旋出城却战却不敌张飞,返回时又被巩志献了城池,最终被巩志射死。

小说中,身为武陵太守的金旋被划为反面人物,无论是出场还是退场都略显仓促。然而在正史中,荆南四郡的四位太守,只有金旋有零星的介绍。《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记载:“金旋字元机,京兆人,历位黄门郎、汉阳太守,徵拜议郎,迁中郎将,领武陵太守,为备所攻劫死。子祎,事见魏武本纪。”此处,裴松之的注解和《三国志》的原文有一处明显矛盾,即金旋最终是投降了刘备还是为刘备所杀。很明显,《三国演义》是采用了金旋被杀一说。但如果仔细看看金旋的家世和其子的作为,就会对刘备攻杀金旋产生疑惑。《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记载了金旋之子金祎的相关信息:“时有京兆金祎字德祎,自以世为汉臣,自日磾讨莽何罗,忠诚显著,名节累叶。鷪汉祚将移,谓可季兴,乃喟然发愤,遂与耿纪、韦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结谋。”同时,《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金祎参与了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汉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密谋诛杀曹操的叛乱。从金旋汉臣的家世身份和金旋之子金祎的行动上看,拉拢金旋是符合刘备集团的大政纲领的,而攻杀金旋似乎于理不合,卢弼就曾提出“金祎尚欲南援刘备,若云其父旋为刘备所攻劫死,似不可信。”

刘备军团攻取荆南四郡始末:关羽黄忠决战长沙,赵子龙无视美人计攻取荆南四郡的战略规划平零陵定桂阳收武陵取长沙

取长沙是小说中荆南四郡攻略的重头戏。由关羽承担攻取长沙的任务。战前,诸葛亮提醒关羽务必小心长沙老将黄忠,而关羽并未听从,结果长沙之战在四郡攻略战中表现的最为艰难。关羽和黄忠三次对阵难分胜负,最后若非魏延相助,关羽一时恐怕还拿不下长沙。但正是因为关羽和黄忠的精彩对阵,使得取长沙在四郡攻略战中最为精彩、也最难为人忘怀。关黄对刀以及黄忠两次虚射最后一箭只射关羽盔缨的场面描述让人读罢如痴如醉。

但是,正史上取长沙的人是否为关羽并无明确记载。可以推断的是,黄忠大抵是在这个时间段加入刘备军的。《三国志黄忠传》载:“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也就是说黄忠是在刘备集团攻取荆南四郡时加入刘备军的,至于是否有与关羽对刀以及展示百步穿杨的绝技正史中并无记载。而魏延是否也在这个阶段加入刘备军,历史似乎没有明言。《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并未详细说明其加入的时间节点。因此,魏延当时是否也在长沙?是否和黄忠同一时间加入?这些正史中皆不明确。除此之外,小说中被魏延所杀的“平生性急,轻于杀戮”(正史上韩玄是否如此性格并未有证据体现,笔者认为韩玄的性格大抵是小说为推动情节所虚构)的长沙太守韩玄在正史中则是投降了刘备军,并未被攻杀,且其与曹操军的韩浩也并非兄弟关系。

由此可见,取长沙虽然在小说中精彩纷呈,但在正史上有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攻略战而已。

正史上,南征荆南四郡是刘备集团主动出击的一次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不仅扩张了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地盘,同时也网罗了一批人才,还充实了刘备集团的军资(《三国志诸葛亮传》载“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可见,攻取荆南四郡对刘备集团的裨益。)。而小说对刘备集团攻取荆南四郡的演绎,着重突出了刘备集团谋臣的智慧和武将的英勇,情节颇为精彩,同时也表现了刘备集团的实力正在逐步壮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