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times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最近,美媒《motor 1》欧洲站分析了19家主流车企的2021年财报,最终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尽管受大环境、芯片短缺等问题困扰,新车的市场销量下滑明显,但车企的平均纯利润却增加了。

车载君对比了下中国车企的2021年纯利润,如果把处于“野蛮生长”期、研发投入过大的新创势力去掉,结果和美媒的分析非常接近。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motor 1》分析的车企包括:阿斯顿·马丁、宝马、戴姆勒、法拉利、福特、吉利、通用、本田、现代、五十铃、马自达、雷诺-日产、Stellantis、斯巴鲁、铃木、塔塔、特斯拉、丰田和大众共计19家,这些车企的总收入为1.89万亿美元,约合12.03万亿人民币,每单位销售的平均收入约合17.36万元,相比2020年增长11%,比2019年增长10%。

同时,2021年这些车企的总销量为6954万辆,比2020年增长2%,比2019年下降了14%,销量下跌后利润却上涨了,和我们理解的“难”,确实不太相符。

优惠缩减、价格提升,专注最赚钱的细分市场

《motor 1》认为:广义上,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最直接的结论,这些汽车制造商提高了新车售价或减少了优惠幅度,疫情既加深了供应生产压力,又增加了实际的消费需求,这两方面因素,推高了新车的售价。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用19家车企的总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2021年公司运营产生的利润达1439.7亿美元。换句话说,每产生100美元的销售额,这些公司的平均利润保持在7.60美元左右。相比之下,2020年,每100美元的销售额为3.60美元;疫情之前的2019年,每100美元的销售额也仅为5.10美元。

同时,从单车平均销售收入来看,从2019年的1,270美元,下降到2020年的892美元后,2021年直接飙升至2,069美元,主流车企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反而还有所提升。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另一方面,是供应短缺后的产品线调整,由于芯片短缺,车企通常优先热销且利润较大的SUV与电动汽车,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抵消了轿车、MPV等其他销量、利润差的传统车型,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资源整合之后,专注最赚钱的细分市场,生产、销售体系保持着更高效的运转,其他利润较低的车型,则透露出逐渐消亡的信号。

在所有品牌中,法拉利仍然是迄今为止最会赚钱的汽车制造商,2021年售出11155辆,营业利润为11.8亿美元,约合75.12亿人民币,营业利润率同比增加25.2%,单车利润达到惊人的106,078美元,约合73.12万元;排在第2位的是特斯拉,单车利润为6,693 美元,约合4.6万元。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这是什么概念呢?法拉利售出一辆新车,特斯拉要售出20辆、宝马售出30辆、大众售出56辆,才能够实现利润持平,果然超豪华品牌都不太在乎销量。

中国车企传统品牌表现稳定,新势力净利润“全军覆没”

咱再来看看中国车企的表现,整体上,中国车企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传统品牌中,比亚迪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2126.42亿元,同比增长38%,位于9家车企营收首位;长城汽车紧随其后,营业收入1364.05亿元,同比增长32.04%。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比亚迪的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于销量变化,极具代表性,新能源车型销量达58.37万辆,同比增长231.6%,销量占比超过80%,代表了传统车企的转变与突围。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净利润方面,东风汽车集团达到了113.87亿元,同比增长5.85%,是9家车企中赚钱能力最强的。长城汽车位居第3,净利润为67.26亿元,专注SUV车型及新能源车型的提前布局,为这家民营车企注入了极高的韧性,当然,爆火的坦克300也是功臣。

相比传统品牌的稳中有胜,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喜忧参半,它们的营收实现了翻倍式增长,与排在队尾的传统品牌正在拉近距离,这也说明了销量、交付能力的提升及市场的认可度。

但在净利润方面,“蔚小理”可以用“全军覆没”来形容,理想以3.21亿元亏损最少,排名第一;蔚来和小鹏的亏损金额更多,分别为40.17亿元和48.63亿元,特别是小鹏,它在2021年交付了近10万辆,是三家中销量最多的,但也是亏损最多的。研发投入,应该是三家最头疼的支出。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2021年,三家车企的研发费用均有提升,蔚来与小鹏分别为45.9亿元和41.1亿元,理想汽车也以32.9亿元达到了2020年的3倍。“过度”研发也是为了提速产品布局,车载君觉得理想是最有机会先“上岸”的。

Global car company profit list: a Ferrari earns 20 Teslas, and China Geely is on the list!

最后再对比下海外品牌的整体数据,由于主要专注国内市场,中国车企在体量上与全球化车企,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与队尾的距离正在缩短。可喜的是,从数据来看,我们与海外品牌保持了一致的趋势,并在不断探索“出海”,如果能够获得部分海外市场认可,头部中国品牌跻身第一阵营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总结:

针对最近售价行情上涨,《motor 1》给出了建议:如果是更换传统燃油车,建议观望,在产能缓解之后,优惠幅度有望增大;更换新能源车型,可以考虑出售,毕竟油价上涨提升了使用成本,尽管目前优惠小,但早用早省,两边综合下来,结果是差不多的。对此,您怎么看?

Rea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