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 産品設計思維:電商産品設計全攻略》一一1.4 産品經理的必要準備

1.4 産品經理的必要準備

1.4.1 跨界思維

對産品設計人員來說,要做好一個網際網路産品的設計,光有基礎的設計技能還遠遠不夠,作為工業化設計與商業模式的融合,網際網路産品的成功需要依托于衆多關鍵因素,包括行業發展、市場環境、資訊化基礎、it系統、營銷推廣與綜合營運服務等。就像前文提到的“沒有永恒的設計,隻有時代的設計”的理念一樣,網際網路産品的設計會基于行業與環境的差異而不同,甚至相同行業相同時期的類似産品,也會因為各自的政策和資源的配置差異而發展出不一樣的結果。

是以産品經理需要具備對紛繁複雜的資訊流進行結構化梳理的思維(如圖1-8所示),在這一點上,我個人比較推崇西方的邏輯學的推論體系。

結構化的邏輯思維是關鍵前提。

《 産品設計思維:電商産品設計全攻略》一一1.4 産品經理的必要準備

圖1-8 結構化認知思維

在圖1-8所示的結構化認知思維中,我認為基礎技能代表了産品經理作為專業人士的基本準備,而對網際網路産品形态的了解與掌握,則代表了産品經理在相關領域利用it技術建構有效網際網路産品的能力,以及對該産品形态持續發展變化的深度掌握,這二者決定了産品經理是否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産品設計師,而對行業形态的整體發展、趨勢、變化的了解,則是建構一個成功産品的關鍵。很顯然,你所看到的現實世界往往并非圖1-8中所示的簡單二維結構,有着清晰的邊界和範圍,讓你一眼就能識别出其形态,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形态并不都隻會單純地存在,而常常是一種混合的共存,比如電商+社交的運用、社群+媒體的運用等,多種産品形态的組合又會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産品形态。這就需要産品經理在工作與生活中時刻關注目前工作領域之外的業态發展。擁有跨界的商業關注,使得産品經理擁有很高的商業敏感度。

1.4.2 結構化思維

電商的核心是一種結合資訊技術的場景化購物行為。

産品經理對電商的了解,就是一種利用資訊技術建構的場景化的交易活動。這其中需要重點了解以下幾個關鍵資訊:

傳統的交易活動中,基本的組成共三個關鍵因素:商品、市場、金融(金錢)。交易雙方因為買賣的訴求,在特定的交易環境(市場)下,利用一些資訊的互相交換以及等價的金融活動,完成商品的交易過程。要了解這樣的交易活動,建議大家深入了解“零售行業”。電商最初的發展實際上就是來源于零售行業的變革,是以在商品結構的建構與設計中,大量采用了傳統零售商品的一些經驗,比如對商品的品類化管理等。而在交易行為中,對于使用者的認知,應重點去了解消費心理學,比如使用者的購物消費決策過程及關鍵因素等。很多關鍵的電商産品設計都要基于對目标使用者的消費行為的認知進行針對性的設計解決方案,比如商品詳情展示的設計。而市場的存在更是使這類交易行為情境變得豐富多樣,因為交易行為的直接發生是基于有效的資訊交換,而市場就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因為市場的存在,就會有管理者、中介者的出現;因為貨物的存放與運輸,又會出現倉儲、物流與配送環節;因為支付手段與能力的差異,又延伸出為支付提供服務的機構;因為誠信與欺詐行為的存在,又再發展出新形态的網絡風控體系。很顯然,所有這些行為都發生在市場這個大情境下,作為産品設計者的你,也應該是這個市場情境下的參與者與觀察者。

而對資訊技術的運用,在了解上則相對簡單,過去的電商比較強調“網絡購物”的online概念,如今的電商形态則已經從線上走到了線下,利用移動化硬體與技術的發展,更加深入地融合進了offline的應用場景中,比如目前比較火熱的“o2o”。傳統的pc網際網路技術,如c/s結構與b/s結構的應用、搜尋引擎的技術、電子支付的技術;移動網際網路的lbs,掃描的技術、近場通信的技術等。資訊技術的發展并不會依托于電商這個單一領域,但電商的情境化市場卻為創新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有效的驗證條件,而每一個技術的應用,實際上依舊是為電商的交易活動本身進行一些變革與創新,推動着交易活動向更快、更便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