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裁縫成為大富翁,隻因為這4個字

作者:閑來無事木子說

一說到匠人匠心,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日本那幾位。“秋山木工”的秋山利輝、“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茶道大師木村宗慎,多為人熟知。

一個人想要實作真正的自我,匠人精神不可或缺。但實際在中國,也從來不乏堅守本心的匠人。

中國古代文化中,《莊子》裡鬼斧神工解牛的“庖丁”,還有惟手熟爾的“賣油翁”,都是将一份工作做到極緻的匠人。

那當今社會呢?自然也有将匠人精神傳承下來的新一輩。

小裁縫成為大富翁,隻因為這4個字

01

自10年前,20多歲的小姑娘梅子就喜歡把自己耗在工作室裡。當别人在談天說地的時候,她正沉浸在不同布料的獨特紋理中。

選布、裁剪、走針、釘扣,帶着上千年傳統文化的印記,她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滿着美感。

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元素傳承并且創新,設計成更符合新時代女性的氣質意蘊的服裝。

從一匹匹簡單的布到成衣,梅子覺得自己在為不會說話的衣服賦予靈魂。

每做一件衣服,梅子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專注。春夏秋冬,四季交疊,從第一步布料的選擇就開始了對耐心的挑戰。

梅子往往要對比好多好多布料,舒适性、透氣性、吸濕性、保暖性、耐磨性等等,都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内。

小裁縫成為大富翁,隻因為這4個字

即使梅子當時已經是服裝手藝界的行家了,但仍舊保持着追求細節的完美執念。

她設計的每一件衣服都像在打磨一件藝術品,也正是這種一絲不苟的專注和極緻,吸引了像梅子一樣的優秀女性濟濟一堂。

是顧客也是朋友,是姐妹也是知己,大家敬佩梅子在這個時代難得的匠心,也羨慕梅子生活的淡然和超脫的心境。

02

衣食住行都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東西,匠人精神的展現,自然不僅僅是衣服,還有食物。

杭州的塘栖古鎮上有家年糕店,幾十年來,也同樣是匠人精神在支撐。在機器轟隆作響的今天,這家小店一直在堅持手工制作。

從第一步篩選糯米和晚粳米開始,就極為講究。

老師傅說糯米與晚粳米的比例是3:7,這樣打出來的年糕不粳不糯、不粘嘴、口味好,而且儲藏時間長。

小裁縫成為大富翁,隻因為這4個字

第二步的淘米也很重要。

米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而且要不停攪拌,讓每粒米都吸足充分的水。再到磨粉、上蒸、打糕、切糕,每一步都不得馬虎。

其中打年糕是勞動強度最大的一道工序,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兩人一組,一般由幾個大漢輪換打糕。我們經常看到不論寒暑,打糕的師傅們都是光着膀子,揮着榔頭。

那打年糕時候揮灑汗水的景象,和一下一下有力的敲擊聲,成為我們記憶中不可忘卻的畫面和聲音。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家店雖不大,但終究因為匠人匠心,一傳十十傳百,有着絡繹不絕的客人。

小裁縫成為大富翁,隻因為這4個字

03

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人心越來越浮躁。

由于利字當頭,假冒僞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是以我們更要推崇匠人精神。

說白了匠人就是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事情無論大小,無論輕重,執着用心地對待,才能看清楚深層的核心。

“道在我心,一以貫之”。世界越快,内心就應該越慢。世界再嘈雜,匠人們的内心也是平靜的。

即使過了車馬送信的年代,我們還可以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有寫信的心情。

慢一點,讓心情更輕松一些,讓思想更沉澱一些。專注做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

小裁縫成為大富翁,隻因為這4個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