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作者:寫乎

作者:方長榮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大家都知道梁山一百多條好漢全是粗武之輩,即使有幾個吃皇糧的出身,也都是缺腦少智的愚者,其實,在梁山本有幾個頂級專家和技藝高超之人,就是放在國家層面上來講,都屬于稀缺人才。

這些人為梁山的發展和壯大都做出過巨大貢獻,可惜,由于梁山的上司層意識不高、目光短淺,對這些平事不突難為重視。讓他們的智慧難以顯現,抱負得不到發揮,有的甚至還稀裡糊塗送了命。

在梁山排名七十一的“通臂猿”侯健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難得的人才。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侯健文化不高卻是個服裝天才,無論是民用服裝還是軍服、戲服都是手到擒來,且有極高的造旨,對旗幡也頗有研究,是遠近聞名的大師級裁縫。

除此之外他還堅持練習武功,有“通臂猿”之綽号,可見其絕非等閑之輩,不講武功蓋世,起碼闖蕩江湖還是綽綽有餘。

要知道人家為此還專門拜過師,他的師傅就是梁山著名的“兩大蟲”之一的“病大蟲”薛永,還有個大蟲就是赫赫有名的“母大蟲”顧大嫂。

侯健專心于服裝不喜打殺,同官府衙門少有往來,小康日子過的潇灑自在。由于名聲大裁縫店便成為很多富家和官家的私人定制,有些幹脆将他請到家裡忙活。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其中有個官場失意的通判一直賦閑在家,一來二去就和侯健交上了朋友。兩人頗為投機,經常邀請他到家裡去縫制衣服,這個通判就是黃文炳,兩人誰也想不到時間不長就與梁山扯上了關系,由此一人改變了人生,另一人落了個滅門大禍。

話說那宋江為保自己通匪的秘密,殺了情人閻婆惜,通過花錢打點總算保住了小命,被發配到江州,沒多長時間又作起死來,在酒樓上貪杯賣弄學問,在牆上寫下反詩被人發現。

這個發現之人就是賦閑通判黃文炳,他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便添油加醋上綱上線,将此事當成重返政壇的契機,通過不擇手段的人脈資源運作,硬将宋江定了死罪。

那宋江怎麼都弄不明白:自己跟他無冤無仇,幹嘛非要置自己于死地?倘若逃過此劫,非殺你全家方解此恨。都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看來此話不夠正确。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宋江總算命大,那梁山得過他的恩,聽說他要遭死,晁蓋等人立即帶領人馬劫了法場,才撿回小命,他逃到城外卻憤憤不平,見梁山大隊人馬侯在城外,又瘋狂起來,非要進城去殺那黃文炳。

梁山好漢齊聲附和,但城裡情況不明,又不敢冒進。

這時,卻站出來個自告奮勇者,這人就是侯健的師傅薛永。他說有個徒弟在城裡,混得風生水起,願去說服他作内應。

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幹嘛要平白無故的坑害徒弟?人家非兵非官就是個裁縫,能有多大能耐。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薛永)

沒費多大力氣就找到了侯健,兩人一頓交杯換盞,便輕而易舉地擺平了侯健,來到宋江面前,将黃家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個清楚。還說自己正在黃家制作衣服,願意作為内應,随了宋江的心願,就這樣堂堂的黃通判沒等到官複原職,就送了身家性命,而且是滅門大災。

這裡不難看出三點,第一,宋江的心狠手辣,絕非仁義大哥;第二,黃通判為己私利不擇手段,最終害人害己;第三,由侯健看出無情無義,缺智少腦。當然,更能看出蟻能破堤的道理,小人物也能壞了大事情。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侯健興緻勃勃來到梁山,除了宋江感恩助其報仇有點刮目外,誰也沒拿他當回事,給了官位就是帶領一幫人,專門為梁山軍馬做衣縫被,旗幡什麼的。

好在他沒有城府,更沒心計,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其實,光憑梁山上萬人馬穿戴整齊,就非易事,何況梁山的軍容軍貌讓朝廷都感自愧不如,這些功勞全在侯健的努力上。

可惜,人們都記住了英雄和功臣,有誰記得後方的辛苦和付出。

直到宋江當上了梁山老大,念在助其複仇的份上,才得到些重視,雖然職位沒有提升,但排名靠前不少,排在第七十一位,總算是對他工作有了肯定。

而領他上山的師傅薛永竟然排在他的後面,而且甩的蠻遠,他排在八十四位,很多人難以明白這樣的排名,認為他無功無勞,不該受授,無論他人如何評價,侯健依然是勤于專業。再次露臉還是昙花一現,因為在人們的眼裡他就是個小裁縫,注定未有作為。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這次本領的顯露源于攻打祝家莊,梁山人馬已經攻打數次,卻沒拿下祝家莊,還吃了不小的虧。最後決定讓剛投山的孫立等一幫人深入莊内作為内應打開缺口,因為孫立本是官府軍,而且還是個團級幹部,冒充軍隊進駐那是名正言順。讓大家為難的是缺乏軍隊的旗幡和服裝,而宋江自然想到了侯健,很多人不信,連個式樣都沒有,憑空而制豈不是笑話?

接到任務的侯健二話沒說,立即投入工作當中,夜以繼日、廢寝忘食,沒幾天功夫就趕制出服裝和旗幡,孫立檢查後驚訝的大拇指直豎:高人高手,藏龍卧虎。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沒有露出破綻,孫立才得以成功卧底,梁山才輕松拿下了祝家莊,按理說侯健立下首功,但誰都沒在意,功勞薄上根本就沒他的名字。想來實在可悲,卓有成就的專家竟然如此不被重視,難怪梁山要走向蕭條之路,這宋江根本就沒有上司之能,恐怕這也是他千方百計要招安的原因。

梁山被招安後,幾個有點專業知識和有點本領的人都被朝廷另外安排工作,而其他人一律受指派到處征戰,整個拿他們不當人,完全當槍使。此時,宋江才後悔不該招安,本想弄個高官做做,沒想到白忙活一場,整天拿小命賭明天,還害得兄弟們全跟着遭罪。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按理說侯健也屬于技術型人才,但由于文化太低,裁縫出身卑微,根本不在人家考慮範圍之内,隻能随梁山人馬征戰四方。

這時侯的宋江已處于迷糊階段,指揮已毫無章法,把這幫兄弟們弄的更是四分五裂,幾仗下來便死去大半。

侯健活該倒黴,竟然跟着水軍作戰,注定不會有好結果,一個旱鴨子就此走上不歸路,最終是船翻人淹死,稀裡糊塗送了命。

《水浒傳》裡,他是個裁縫,為何排名把他的師父甩出幾條街?(一)小裁縫了卻宋江大心願(二)雖有功勞卻不被重視,結果稀裡糊塗送了命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熱劇《清平樂》前傳:劉皇後麻雀變鳳凰的逆襲是怎樣完美收官的?

在《紅樓夢》裡,要說不嫌棄劉外婆的,隻有這三個姑娘?

《水浒傳》三女傑,為何隻有顧大嫂能善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