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約838—883),生于湖北天門,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其嗜酒好詩,号“醉吟先生”。皮日休與同時期的文學家、農學家陸龜蒙(?—881)為至交,二人才華出衆,彼此尊重,彼此“挑戰”,他們的友誼被世人稱為“皮陸”之交。
二人不僅在詩文方面出類拔萃,造詣頗豐,而且精通醫藥,通曉藥性,常将中藥名巧妙地應用到詩文中,詩之韻味、藥之寓意精妙結合,含蓄典雅,惟妙惟肖,文醫并茂,别具一格。
一日皮日休在家閑坐,好友陸龜蒙前來拜訪,推杯問盞,茶餘飯後,二人漫步在村頭的小溪邊,談笑風生,心情舒暢。皮日休觸景生情,詩興油然而生,見溪水映着翠竹輕輕搖曳,落葉片片順流而下,即興随口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數曲急溪沖細竹,葉舟來往盡能通,草香石冷無盡遠,志在天台一遇中。”皮日休笑着對陸龜蒙說:“我的詩中有三味藥名在内,請你猜猜看。”陸龜蒙聽後微微一笑,暗自佩服其詩文嚴謹緻密,首尾相顧,玄機暗藏,隐而不顯。陸龜蒙略加思索,不慌不忙地說:“你的三味中藥名應該是藏在上句詩的詩尾與下句詩的詩頭,将它們串聯起來合讀即是藥名,應該是竹葉、通草、遠志。”皮日休聽後大加贊賞,佩服至極。
陸龜蒙也不甘示弱,接着說:“陸某不才,也賦詩一首,請君點撥,詩中也有三味中藥在内。”說完随口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桂葉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續蘸溪黃,連雲更入幽深地,骨錄閑攜舊獵郎。”皮日休聽後油然而敬之,認為陸龜蒙的詩渾然一體,手法獨特,亦巧設玄機,不由得相視一笑,随口答道:“你的三味中藥名應該也在兩句詩的銜接處,即紫葛、黃連、地骨是也。”(牛國蓮 山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