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皮日休是釣魚高手是以魚線輪也寫得精彩

繼李商隐 溫庭筠之後寫魚線輪的皮日休和陸龜蒙可都是真正的釣魚高手。

魚線輪(釣車子)在他們的詩裡寫得都很内行。

皮日休是釣魚高手是以魚線輪也寫得精彩

故宮藏畫中的魚線輪

先看皮日休的:

角柄孤輪細膩輕,翠篷十載伴君行。

撚時解轉蟾蜍魄,抛處能啼絡緯聲。

七裡灘波喧一舍,五雲溪月靜三更。

牛衣鲋足和蓑睡,誰信人間有利名。

----魯望以輪鈎相示,緬懷高緻,因作三篇 之一

角柄孤輪細膩輕,開宗明義首先直覺的釣車就躍然紙上,一隻漂亮輕巧帶角柄的釣車呈現在人們面前。搖動釣車角柄,釣車就像圓月一樣吞吐釣線,隻能聽到嗖嗖的出線聲。牽着線的釣組被遠遠地抛出去。靜靜的夜晚,浩瀚的水面,隻有漁父還在盡情地抛竿弄魚。雲彩點綴着月亮,水天是那麼的甯靜,也不管它釣沒釣到魚了,累了腳裹草編蓋着蓑衣仰頭便睡,真是榮辱皆忘,自在快活。

一線飄然下碧塘,溪翁無語遠相望。

蓑衣舊去煙披重,箬笠新來雨打香。

白鳥白蓮為夢寐,清風清月是家鄉。

明朝有物充君信,㰂酒三瓶寄夜航。

-----魯望以輪鈎相示,緬懷高緻,因作三篇 之二

第二首開句,一個“一線飄然下碧塘”真是神來之筆,把輪釣抛竿的風采,寫的栩栩如生。漁父端竿轉身,突然發力,釣組拖着長長的釣線,嗖嗖地飄然飛向遠方的釣點,好個“一線飄然”令遠遠觀看的“溪翁”也默默地贊歎。春夏秋冬 年複一年,蓑衣舊去,箬笠新來,換了又換,伴随着綠水青山,碧蓮白鹭,沐浴清風明月,真是神仙的日子啊!羨慕嗎?想念我嗎?帶幾瓶㰂酒過來, 留着咱們夜釣時喝啊!

盡日悠然舴艋輕,小輪聲細雨溟溟。

三尋絲帶桐江爛,一寸鈎含笠澤腥。

用近詹何傳釣法,收和範蠡養魚經。

孤篷半夜無馀事,應被嚴灘聒酒醒。

----魯望以輪鈎相示,緬懷高緻,因作三篇 之三

第三首 寫劃小船輪釣,“小輪聲細””三尋絲帶”” 一寸鈎含” “孤篷半夜””嚴灘酒醒” …就如寫意山水畫卷, 寫出了漁父娴熟得法的釣技和悠然度外的自在生活。

皮日休“魯望以輪鈎相示,緬懷高緻,因作三篇 ”是看了陸龜蒙跟自己顯擺新式漁具裝備之後,靜下心來的雕工細琢之作。此外還有唱和陸龜蒙的“漁具十五詠” 也提到了釣車,

得樂湖海志,不厭華辀小。

月中抛一聲,驚起灘上鳥。

心将潭底測,手把波文袅。

何處覓奔車,平波今渺渺。

-----(《全唐詩》卷611_5“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釣車”)

詩寫出了月夜船釣使用釣車的一個顯著動作特點:抛。

靜靜的月夜,泛一葉扁舟湖海中釣魚,投抛出的釣組入水聲,驚飛了灘塗上的鷗鳥,這本身就是幅幽美怡人的畫。整首詩根本就沒有寫釣車,也沒有寫與釣魚有關的漁具,但一句“月中抛一聲”,就把借助魚線輪抛竿夜釣的胸有成竹,指哪兒打哪兒……寫的栩栩如生。

用釣車釣魚根本就不必像手竿釣魚那樣,還得死死盯着魚漂,用不着管那被抛入浩淼水中的釣組,玩兒的就是這份兒灑脫自在。。。“月中抛一聲”沒寫出釣車字樣,卻寫出了抛竿輪釣的神韻,實在是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