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作者:燕趙之趙zds
看過不少優秀電影,每一部都會讓人感動和為之動容,可一旦離開現場那個氛圍,回到現實生活中,觀影時的巨大觸動也會随之變淡,再後來隻知道那是部不錯的電影。 是以這次,我想用文字記錄下管虎導演的新作《八佰》的觀影感受,讓影片帶來的震撼、思考和感動一直有迹可循。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争,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

中日雙方在上海及其周圍地區進行了長達3個多月的大會戰。

本片以大場失陷開始,大場失守就标志着淞滬會戰國軍開始潰敗。

《淞滬戰役》絕不是一場光彩的戰鬥,七倍于敵的兵力,卻傷亡巨大;一群内戰的烏合之衆,群氓般的士兵,抽大煙的将軍,勾心鬥角的派系,最先逃命的官員,直到最後的大潰敗。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戰争中總有逃兵,也注定有英雄。

《八佰》則主要聚焦在“淞滬會戰”中最慘烈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四行倉庫曾是第88師司令部駐地,儲備了大量彈藥和糧食。

倉庫的西面和北面是中國地界,已被日軍占領,東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蘇州河,河的南岸也是公共租界。

是以,四行倉庫所處位置,俨然成為了一個“孤島”。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10月26日,日軍攻陷大場、江灣、閘北、廟行地區。

中國守軍腹背受敵,戰局危急,為避免全軍覆沒,國民政府決定将主力撤至蘇州河以南陣地。

為掩護大軍撤退,第88師奉命留下1個團,死守閘北,也就是以四行倉庫作為根據地,牽制日軍。

影片叫做《八佰》,指八百壯士,但後經曆史考證,實則隻有452人,一個營。由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領。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按照當時形勢,日軍已經占領了蘇州河以北區域,國軍隻留下1個營堅守,實則無太大軍事價值。

但在蔣介石眼中,留下這支孤軍的意義是:讓外國人看看,我們中國還是有部隊堅守在上海市區的。

會戰局勢日漸不利,但蔣介石的選擇還是堅持讓孤軍跟日本打下去,哪怕是象征性地打,也要堅持到國聯大會召開,由國聯出面幹涉、調停。

往往一個弱國的悲劇,就是幻想自己在陷入危難時強國會“盡義務”出手援助。

可惜,戰争不是童話故事,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亘古不變。

國民政府讓蘇州河北岸的戰士打一場戰鬥給南岸的外國人看,南岸租界的人似乎也在看北岸的國軍要怎麼收尾這場戲。

而全世界都在看蘇州河兩岸的戲,同時銀幕外的我們又在還原那場慘烈戲的重演。

“一河之隔,地獄天堂”,身處天堂的人們成了地獄酷刑的 “現場觀衆”。

我們看過的大多數抗戰影片,往往都是歌頌抗戰英雄的豐功偉績和英勇不屈,以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來展現我們中國戰士骁勇善戰,不怕犧牲的偉大形象!

而事實上,所謂的“勇敢堅毅”隻不過是後人粉飾下的一種刻闆印象。

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軍人從怯懦到無所畏懼的蛻變。

淞滬會戰已經打了将近三個月,中國軍隊節節敗退,已然軍心渙散,無心戀戰,不斷有“逃兵”被就地正法,都知道上海失守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影片中着墨最多、最容易找到代入感的角色就是一群臨時加入進來的“散兵”,他們真實展現了戰争中的衆生相。

湖北保安團的哥兒倆,歐豪飾演的“端午”,之是以來打仗,竟然隻是想看一眼繁華的大上海,弟弟“小湖北”還是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 “端午”從開始躲在倉庫角落不敢露面,甚至連槍都不敢拿,到舍生忘死,開槍掃射敵軍飛機而被擊中犧牲。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弟弟小湖北腦中一直浮現趙子龍單騎救主的畫面,而切近畫面那騎在白馬上的名将就是哥哥端午。 他心中,他的哥哥就應該骁勇善戰,英勇無畏,面對迎面沖來的大片敵軍無半點退心,孤身殺入重圍。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王千源飾演的“羊拐”是個老兵油子,當兵打仗不過是為了掙軍饷養老母親,他并不想建功立業,隻想回家讨老婆,然而這終究成了下輩子的心願。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姜武飾演的東北兵老鐵,曾經跟過“張大帥”,照理說應該無所畏懼,身經百戰,卻成為羊拐口中一個不折不扣的“瓜慫”。 他不是一個惡人,也不是一個勇士,而隻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被吓破了膽兒的苟且偷生的軍人。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張譯飾演的浙江保安團“老算盤”,更是一門心思打算逃命,他根本不想上陣殺敵,舍生取義。 他本性就是懦弱的,想逃避,不願意面對戰争與災難,隻想在亂世中苟安下來。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還有李九霄飾演的“刀子”,他本是公租界“蓉姐”(劉曉慶飾)賭場的打手,冷血無情。難民們過租界的時候,他用刀阻攔“老葫蘆”(黃志忠飾)想要掩藏自己軍人的身份進入租界。 楊惠敏(唐藝昕飾)帶人躲避流彈,他卻不肯開門放同胞進入。 但當他看到為了給四行倉庫的軍人連上電話線,一個個普通國民犧牲,他主動請纓。 不管那一刻他是真的被人們的愛國熱情打動,還是想着展現自己跑得快的技能,他終究為戰争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國捐軀。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有人在戰争中始終英勇;有人在戰争中從怯懦到英勇;有人從老兵油子變回真正的戰士;有人到最後才真的不再是瓜慫,有人始終害怕、始終怯懦,終成逃兵……

但任何人都沒錯,戰争才是最值得批判的,它對人、對人性都是極大的摧殘。

視死如歸固然可歌可泣,但貪生怕死才是人的真正本性。

從這些厭戰的士兵和河對岸看戲的人們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國家正在崩潰。

但我們又是否有資格去苛責這些“苟且偷生”的國人呢?

無論他是一名戰士,還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他們都是人,一條有血有肉的生命。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任何有生命的物種,求生永遠都是他的第一選擇。

這是在殘酷年代的無情碾壓下,一個小人物所能做出的最本能的抗争。

每個人在戰争中都被迫展現出他們不同的面相,它能把一個普通人逼成戰士,也能将戰士逼成瓜慫。

電影中一個俯拍的全景催人淚下:在租界區歌女哀婉的歌聲中,鏡頭掃過蘇州河兩岸,一條不寬的河流分出了兩個世界,一邊是四行倉庫裡的狼煙焦土,屍體遍地;一邊是大上海成為英法租界後的繁華似錦、燈紅酒綠。

一邊天堂,一邊地獄。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而這個鏡頭所要表現的應該不僅僅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樣簡單的批判。

租界那邊那些置身事外的中國人,在目睹四行倉庫的中國守軍一次次頑強地阻擊日軍,眼睜睜看着日軍把中國戰士吊在腳手架上,一個個淩遲掉入蘇州河,他們眼中也飽含熱淚,拳頭攥得吱吱響。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四行倉庫中戰士們的英勇激發了租界人民的愛國情懷。

同樣,租界人民的愛國情懷也激勵着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更加英勇殺敵,捍衛國家。

當不畏生死的戰士用身體支撐着中國國旗升起在四行倉庫上空時,是對日本人發起的挑戰,更是讓觀戰的全世界看到,中國不會亡。

一種難以形容的情感如怒海中的波濤拍打着每個人的心髒,可能是久違的民族自豪感,也可能是一種中華民族不會亡的信念。

這一幕它釋放出的凝聚力堅不可摧,将那些看熱鬧的人民和四行倉庫的守軍緊緊聯結在一起。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可以在租界區明哲保身,卻偏偏有那麼多人請願,冒着必死的決心去運送電話線,為傷員們募捐藥品,食品。

電影中還有一個感人的畫面是那個連一張照片都沒留下的陳樹生(鄭凱飾),他綁着炸藥包跳進了日軍的陣地裡……轟隆一聲,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八百壯士血戰到底的決心。

從這一刻起,才真正了解謝團長的那句話:“對面是人間,而這裡是墳墓。”

蘇州河南岸“人間天堂”的人們,看着對岸每一個躍下的身影都是一次刺痛,他們報出的姓名就是一聲聲 “生之渴望” 的呐喊,同時也是一句沉痛的責問:你,為何還能無動于衷?!

每個聲音響徹世界,仿佛讓在家盼兒歸的爹娘也要聽到兒子的呐喊。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在看這時,我整個人都是顫抖的,眼淚不自覺的往下淌,那種震撼和揪心實在無法隐藏。

也是為那些曆史上真正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卻沒有機會喊出自己名字的人流淚。

國人皆如此,日軍何敢??

小時候每次看到電視劇中革命者英勇就義總是被大人問:如果是你,你會像他一樣勇敢嗎?那時候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會!”。

長大之後逐漸明白,成不了英雄并不恥辱。

但看到這群 “散兵” 的樣子,我又忍不住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像他們一樣怯懦嗎?

我一直相信沒有人生來就是勇者,人總是在認清自己的能力和責任之後才會變得勇敢。

“八百壯士” 之是以被稱為壯士,不是因為他們是沒有感情的戰争機器,而是因為他們找到了高于生死的意義。

他們也害怕,也想求生,想回家種地,想要歲月靜好,但他們無路可退,因為身後是千千萬萬個同胞,是整個中國。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影片最後,特派員(黃曉明飾)和謝團長的一段對話聽了讓人感到絕望:

謝:“戰士們的抗日熱情越來越強烈。” 特:“馬上就會消退的,這些人的熱情改變不了戰局。” 謝:“我不相信,曆史會記住這裡,記住這些人!” 特:“你們繼續堅持下去的意義是什麼?” 謝:“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國家!” 特:“你們在這裡本就是做給西方諸國的一場表演,繼續堅持下去你們将不再是戰士,看到對岸船上的演員了嗎?不要讓這次壯舉淪為更大的笑柄!” 謝:“國家就這樣定義這場戰鬥?” 特:“因為,戰争背後都是政治!”

可謝晉元和八百多壯士,并不是“打給外國人看看”的演戲,他們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

這些戰士成了黨國的“棄子”。

在主力潰退後,他們被留下,望着一河之隔的歌舞升平,那邊戲台之上,唱着孤軍勇将的戲碼。

這邊也在舍命“表演”,演給英美列強看,告訴他們上海是中國人的上海;演給自己的國人看,告訴國人有人還在為他們戰鬥;給日本人看,告訴他們中國仍有勇士。

大局需要棄子,政治需要表演,但這個表演卻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1了解影片,先從還原曆史開始2戰争中的衆生相3時勢造英雄

這支孤軍的悲壯,是當年弱小的中國的悲涼。

所幸,現在世界還是那個世界,而中國已不再是那個中國!

偉大的祖國今日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隻是現在的歲月靜好,曾有千千萬萬個英雄為我們舍命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