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看过不少优秀电影,每一部都会让人感动和为之动容,可一旦离开现场那个氛围,回到现实生活中,观影时的巨大触动也会随之变淡,再后来只知道那是部不错的电影。 所以这次,我想用文字记录下管虎导演的新作《八佰》的观影感受,让影片带来的震撼、思考和感动一直有迹可循。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

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

本片以大场失陷开始,大场失守就标志着淞沪会战国军开始溃败。

《淞沪战役》绝不是一场光彩的战斗,七倍于敌的兵力,却伤亡巨大;一群内战的乌合之众,群氓般的士兵,抽大烟的将军,勾心斗角的派系,最先逃命的官员,直到最后的大溃败。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战争中总有逃兵,也注定有英雄。

《八佰》则主要聚焦在“淞沪会战”中最惨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四行仓库曾是第88师司令部驻地,储备了大量弹药和粮食。

仓库的西面和北面是中国地界,已被日军占领,东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苏州河,河的南岸也是公共租界。

因此,四行仓库所处位置,俨然成为了一个“孤岛”。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10月26日,日军攻陷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

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国民政府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

为掩护大军撤退,第88师奉命留下1个团,死守闸北,也就是以四行仓库作为根据地,牵制日军。

影片叫做《八佰》,指八百壮士,但后经历史考证,实则只有452人,一个营。由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领。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按照当时形势,日军已经占领了苏州河以北区域,国军只留下1个营坚守,实则无太大军事价值。

但在蒋介石眼中,留下这支孤军的意义是:让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还是有部队坚守在上海市区的。

会战局势日渐不利,但蒋介石的选择还是坚持让孤军跟日本打下去,哪怕是象征性地打,也要坚持到国联大会召开,由国联出面干涉、调停。

往往一个弱国的悲剧,就是幻想自己在陷入危难时强国会“尽义务”出手援助。

可惜,战争不是童话故事,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亘古不变。

国民政府让苏州河北岸的战士打一场战斗给南岸的外国人看,南岸租界的人似乎也在看北岸的国军要怎么收尾这场戏。

而全世界都在看苏州河两岸的戏,同时银幕外的我们又在还原那场惨烈戏的重演。

“一河之隔,地狱天堂”,身处天堂的人们成了地狱酷刑的 “现场观众”。

我们看过的大多数抗战影片,往往都是歌颂抗战英雄的丰功伟绩和英勇不屈,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来展现我们中国战士骁勇善战,不怕牺牲的伟大形象!

而事实上,所谓的“勇敢坚毅”只不过是后人粉饰下的一种刻板印象。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军人从怯懦到无所畏惧的蜕变。

淞沪会战已经打了将近三个月,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已然军心涣散,无心恋战,不断有“逃兵”被就地正法,都知道上海失守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影片中着墨最多、最容易找到代入感的角色就是一群临时加入进来的“散兵”,他们真实展现了战争中的众生相。

湖北保安团的哥儿俩,欧豪饰演的“端午”,之所以来打仗,竟然只是想看一眼繁华的大上海,弟弟“小湖北”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 “端午”从开始躲在仓库角落不敢露面,甚至连枪都不敢拿,到舍生忘死,开枪扫射敌军飞机而被击中牺牲。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弟弟小湖北脑中一直浮现赵子龙单骑救主的画面,而切近画面那骑在白马上的名将就是哥哥端午。 他心中,他的哥哥就应该骁勇善战,英勇无畏,面对迎面冲来的大片敌军无半点退心,孤身杀入重围。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王千源饰演的“羊拐”是个老兵油子,当兵打仗不过是为了挣军饷养老母亲,他并不想建功立业,只想回家讨老婆,然而这终究成了下辈子的心愿。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姜武饰演的东北兵老铁,曾经跟过“张大帅”,照理说应该无所畏惧,身经百战,却成为羊拐口中一个不折不扣的“瓜怂”。 他不是一个恶人,也不是一个勇士,而只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被吓破了胆儿的苟且偷生的军人。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张译饰演的浙江保安团“老算盘”,更是一门心思打算逃命,他根本不想上阵杀敌,舍生取义。 他本性就是懦弱的,想逃避,不愿意面对战争与灾难,只想在乱世中苟安下来。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还有李九霄饰演的“刀子”,他本是公租界“蓉姐”(刘晓庆饰)赌场的打手,冷血无情。难民们过租界的时候,他用刀阻拦“老葫芦”(黄志忠饰)想要掩藏自己军人的身份进入租界。 杨惠敏(唐艺昕饰)带人躲避流弹,他却不肯开门放同胞进入。 但当他看到为了给四行仓库的军人连上电话线,一个个普通国民牺牲,他主动请缨。 不管那一刻他是真的被人们的爱国热情打动,还是想着展现自己跑得快的技能,他终究为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国捐躯。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有人在战争中始终英勇;有人在战争中从怯懦到英勇;有人从老兵油子变回真正的战士;有人到最后才真的不再是瓜怂,有人始终害怕、始终怯懦,终成逃兵……

但任何人都没错,战争才是最值得批判的,它对人、对人性都是极大的摧残。

视死如归固然可歌可泣,但贪生怕死才是人的真正本性。

从这些厌战的士兵和河对岸看戏的人们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国家正在崩溃。

但我们又是否有资格去苛责这些“苟且偷生”的国人呢?

无论他是一名战士,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是人,一条有血有肉的生命。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任何有生命的物种,求生永远都是他的第一选择。

这是在残酷年代的无情碾压下,一个小人物所能做出的最本能的抗争。

每个人在战争中都被迫展现出他们不同的面相,它能把一个普通人逼成战士,也能将战士逼成瓜怂。

电影中一个俯拍的全景催人泪下:在租界区歌女哀婉的歌声中,镜头扫过苏州河两岸,一条不宽的河流分出了两个世界,一边是四行仓库里的狼烟焦土,尸体遍地;一边是大上海成为英法租界后的繁华似锦、灯红酒绿。

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而这个镜头所要表现的应该不仅仅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样简单的批判。

租界那边那些置身事外的中国人,在目睹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一次次顽强地阻击日军,眼睁睁看着日军把中国战士吊在脚手架上,一个个凌迟掉入苏州河,他们眼中也饱含热泪,拳头攥得吱吱响。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四行仓库中战士们的英勇激发了租界人民的爱国情怀。

同样,租界人民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更加英勇杀敌,捍卫国家。

当不畏生死的战士用身体支撑着中国国旗升起在四行仓库上空时,是对日本人发起的挑战,更是让观战的全世界看到,中国不会亡。

一种难以形容的情感如怒海中的波涛拍打着每个人的心脏,可能是久违的民族自豪感,也可能是一种中华民族不会亡的信念。

这一幕它释放出的凝聚力坚不可摧,将那些看热闹的人民和四行仓库的守军紧紧联结在一起。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可以在租界区明哲保身,却偏偏有那么多人请愿,冒着必死的决心去运送电话线,为伤员们募捐药品,食品。

电影中还有一个感人的画面是那个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的陈树生(郑凯饰),他绑着炸药包跳进了日军的阵地里……轰隆一声,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八百壮士血战到底的决心。

从这一刻起,才真正理解谢团长的那句话:“对面是人间,而这里是坟墓。”

苏州河南岸“人间天堂”的人们,看着对岸每一个跃下的身影都是一次刺痛,他们报出的姓名就是一声声 “生之渴望” 的呐喊,同时也是一句沉痛的责问:你,为何还能无动于衷?!

每个声音响彻世界,仿佛让在家盼儿归的爹娘也要听到儿子的呐喊。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在看这时,我整个人都是颤抖的,眼泪不自觉的往下淌,那种震撼和揪心实在无法隐藏。

也是为那些历史上真正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却没有机会喊出自己名字的人流泪。

国人皆如此,日军何敢??

小时候每次看到电视剧中革命者英勇就义总是被大人问:如果是你,你会像他一样勇敢吗?那时候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会!”。

长大之后逐渐明白,成不了英雄并不耻辱。

但看到这群 “散兵” 的样子,我又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像他们一样怯懦吗?

我一直相信没有人生来就是勇者,人总是在认清自己的能力和责任之后才会变得勇敢。

“八百壮士” 之所以被称为壮士,不是因为他们是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高于生死的意义。

他们也害怕,也想求生,想回家种地,想要岁月静好,但他们无路可退,因为身后是千千万万个同胞,是整个中国。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影片最后,特派员(黄晓明饰)和谢团长的一段对话听了让人感到绝望:

谢:“战士们的抗日热情越来越强烈。” 特:“马上就会消退的,这些人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 谢:“我不相信,历史会记住这里,记住这些人!” 特:“你们继续坚持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谢:“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国家!” 特:“你们在这里本就是做给西方诸国的一场表演,继续坚持下去你们将不再是战士,看到对岸船上的演员了吗?不要让这次壮举沦为更大的笑柄!” 谢:“国家就这样定义这场战斗?” 特:“因为,战争背后都是政治!”

可谢晋元和八百多壮士,并不是“打给外国人看看”的演戏,他们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

这些战士成了党国的“弃子”。

在主力溃退后,他们被留下,望着一河之隔的歌舞升平,那边戏台之上,唱着孤军勇将的戏码。

这边也在舍命“表演”,演给英美列强看,告诉他们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演给自己的国人看,告诉国人有人还在为他们战斗;给日本人看,告诉他们中国仍有勇士。

大局需要弃子,政治需要表演,但这个表演却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

《八佰》一河之隔,地狱天堂1了解影片,先从还原历史开始2战争中的众生相3时势造英雄

这支孤军的悲壮,是当年弱小的中国的悲凉。

所幸,现在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而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伟大的祖国今日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只是现在的岁月静好,曾有千千万万个英雄为我们舍命前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