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作者:一流藝術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别号懶标、懶老、梅壑道人。生于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安徽休甯西門人。查氏是安徽休甯的大姓望族。在查士标青少年時期,他家中十分富有,收藏了大量的圖書、鼎彜和古人書畫真迹。族中叔伯父兄,如查應光、查維寅、查維鼎等對詩、詞、書、域及古物的研究已蔚然成風。查士标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攻讀詩書.研習“舉業”。20多歲時,他中了秀才,裡人常把他喊作“查文學”。他少年得志,以翩翩佳公子的姿态入盟新安畫壇.跻身“天都十子”行列,詩畫相酬,飲酒賞樂,過着錦衣玉食、潇灑風雅的舒心日子。應該說,這個充滿優裕氣息的“場”是很适合查士标的成長的。但在他30歲那年,也就是1645年,随着金聲、江天一堅守的績溪叢山關為清兵所破,查士标的幸福日子也就中斷了。他挈婦将雛,在烽煙四起時狼狽逃離了故鄉。從此以後,他的生活變得低調:“避居新安山中,弄筆遣日。”或者往來金陵、鎮江等地,寫字作畫,飲酒賦詩,過着似乎逍遙實則無奈的遺民生活。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查士标的早期書畫藝術受董其昌影響,董其昌可以算是少年查士标的“偶像”。董氏晚年曾在徽州一帶遊曆,并在休甯古城書院等處講學,留下書畫墨迹不少。在休甯遊曆期間,董氏經常出入查家,欣賞查家珍藏的古書畫及古玩,偶爾也即興寫字作畫,留有一些墨稿。董其昌的大師風範及閑談間對于書畫的見解均銘刻其心中。他取号“後乙卯生”,就是源自董其昌的别号“乙卯生”。表示他比董其昌後生一個甲子,也表示對董氏的心儀。董氏的書法自稱于率意中得秀色,其書法用筆融王羲之的飄逸、顔真卿的圓潤與米芾的清勁于一體。查士标得其神髓,但比起董氏書法偶爾流露的“矜持之态”,查士标的書法更加率性天真,出入自然,有時甚至流于散漫不經。這也許源于董氏是官場中人,難免有時惺惺作态,而查士标布衣終生,心态更加放松的緣故。在繪畫上,董氏雖号“有筆”,但實際上用墨成就更突出。方熏就認為董氏“墨法之妙,尤為獨得,随手拈來,氣韻生動”,并雲:“仆以為學香光而不先悟其用墨之法者,猶水路而乘輿也。”查士标在墨法上.顯然吸收了董氏的“清潤”,使其在“渴筆焦墨”的新安畫派中,獨有一份“墨韻迷蒙”。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查士标繪畫在學董其昌的同時電上溯董、巨、二米及元四家。他與漸江、汪之瑞的交往密切,彼此也有所影響。查上标早期的畫作存世小多,标明年代的尚未發現有1644年之前的作品。但從他後期作品反觀,他早期師承的技法均得到了創造性的運用。繪畫語言千變

萬化又融合得天衣無縫,繪畫面貌也非同于一種模式,這和他早年博學衆家、用心體悟是分不開的。早年的查士标,慧根天具,初出茅廬。而那時,董其昌的一些書畫理論已深入其骨髓,“集其大成,自出機杼”、“熟而求生,老而求嫩”等見解,均在查士标日盾的繪畫中有出色展現。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
新安畫派 查士标丨國畫山水精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