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作者:國尚文化

查士标(1615-1698)[清],安徽休甯縣西門人,後寓揚州,明末清初的遺民派書畫家。字二瞻,号梅壑、懶老、梅壑散人、後乙卯生、白嶽逋客。是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稱為“新安四家”之一,在當時的畫壇重鎮揚州有“戶戶畫軸查二瞻”之說。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明末諸生,出生望族,家藏豐富,多鼎彜及宋元人真迹,故精鑒别。族中叔伯父兄如應光、維寅、維鼎等,對詩文、書畫、古物均有研究。二瞻少年才俊,20歲便中秀才,因其文筆學養俱佳,名動一方,故人稱“查文學”。清世祖二年乙酉(1645),随着金聲、江天一所堅守的績溪叢山關被清軍攻破後,30歲的二瞻便挈婦将雛,逃離故鄉,去金陵、鎮江、杭州、揚州等地謀生。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查士标入清後誓不應舉,平生善于書畫,早年模仿董其昌遊休甯時出入查家所遺書畫,并自名“後乙卯生”,以表對董的心儀之情。山水于董其昌上溯“董巨”“二米”“元四家”,并受程嘉燧、李永昌、汪之瑞、漸江等師友影響,貌寫家山,宗法雲林,構景疏散,線條濕懶,墨法于清潤飄逸中多一份迷蒙閑雅之韻。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清]查士标 晴巒暖翠圖軸 227cm×87cm 絹本設色 安徽博物院藏

款識:董華亭稱子久畫,當以晴巒暖翠為第一,餘二十年前曾見之。追拟其意,然自為位置不能求肖也。乙卯正月,士标并識于邗溝客舍。

钤印:士标(朱) 梅壑(朱)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清]查士标 溪山放牧圖軸 116.3cm×59.5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丙寅二月士标”。

钤“士标印”、“梅壑”二印。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清]查士标 策杖尋幽圖扇頁 16.8cm×51.5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畫倪法,似卧南道兄正。甲寅秋日。查士标。”

钤“二瞻”白文印。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清]查士标 秋林遠岫圖軸 116.5cm×51.3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平生結習在溪山,更賴同心日往還。料得水光林影裡,看來能有幾人閑。乙巳七夕畫、詩拟殊安道長兄正。查士标。”

钤“二瞻”、“查士标印”。

鑒藏印有“心岫審定書畫真迹”、“陸樹聲鑒賞章”、“曾藏吳興沈翔雲家”。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清]查士标 日長山靜圖軸 179.3cm×50.4cm 絹本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日長山靜淨無塵,風下松花滿葛巾。自是人間清回處,辋川盤谷總天真。丙辰九月畫。請象老道年翁教正。弟查士标。”

钤“士标私印”白文印、“查二瞻”朱文印。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清]查士标 空山結屋圖軸 98.7cm×53.3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幽人結屋空山裏,終日開窗面流水。何嘗有約過溪來,溪上泉聲落如雨。癸亥四月邗上畫寄玉峰道長先生正。弟查士標。”

钤“士標”、“二瞻”二朱文印。

鑒藏印:“某景書屋”、“吳湖颿潘靜淑珍藏印”、“孫邦瑞珍藏印”、“梅景書屋秘笈”、“銘心絕品”、“丙戌小千”。吳湖帆、葛有憙等裱邊題記。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清]查士标 四季山水圖冊 25cm×44cm 紙本冊頁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院藏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爛漫懶逸 放懷丘壑——查士标經典山水作品賞析

《四季山水圖冊》全套共十二幅,其中包括:春耕圖、春水船如天上坐、武陵溪徑、長江勝覽圖、秋山行旅圖、溪山遊樂、學梅花庵主、待月圖等等。其中描繪多仿宋元名家筆法,繪制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他的繪畫常常以近景畫石坡土岸,上植三五株枯榮摻雜的疏林,天邊畫一兩抹平坡遠岫,遠山與近樹之間大片留白,不着一物的布局模式。多用墨筆而絕少見有設色,行筆若即若離,景象似實還虛。構成和暈幻的筆墨情趣反複運用于山水畫中,形成水暈墨彰逸格,進入到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審美層次。筆墨疏簡,風神懶散,氣韻荒寒,可謂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