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随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一起,考古千年美食之旅(6)——汲寒漿

作者:北京文博

“廣陽王府的小廚娘”美食視訊是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推出的短視訊系列,該系列視訊以曆史文獻及考古發掘成果為依托,深度挖掘漢代飲食文化中的内涵特質,以虛構的“廣陽王府”為場景,将其中發生關于漢代飲食文化的故事以簡潔直白、活潑俏皮的表現形式呈現給公衆,讓大家從故事中學習漢代飲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該視訊從劇本、道具、拍攝、演員、配音、剪輯、宣傳全部由博物館從業人員獨立完成。目前此系列視訊已陸續在博物館官方微信公衆号、新華網用戶端等多個平台釋出。其中單獨《炙肉》一期短視訊的觀看量已超過200萬人次,獲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北京文博為您推薦“廣陽王府的小廚娘”美食短視訊,讓我們跟随視訊,一起“考古”千年美食之旅吧!

跟随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一起,考古千年美食之旅(6)——汲寒漿

你知道豆腐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嗎?

據《詩經·豳風·七月》記載:“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其中“菽”就是咱們吃的豆,豆除了可以用來制作豆醬、豆豉,還可以做豆腐。

關于豆腐的起源,現在有很多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在煉丹修仙時,發現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他的詩裡有一句“金瓶素绠汲寒漿”,而“寒漿”就是豆腐的别稱。

跟随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一起,考古千年美食之旅(6)——汲寒漿

制作豆腐,需要浸泡豆子、磨豆漿、點鹽鹵等一系列工序。說到磨豆漿,河北滿城漢墓就曾出土過一件石磨,石磨的下方有一個銅漏鬥,可以将豆漿、米漿之類的東西順着漏鬥直接流入下面的容器當中。

今天為您帶來的短視訊是《汲寒漿》,讓我們了解一下漢代豆腐的做法吧!

視訊加載中...

資料來源: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