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1歲女指揮鄭小瑛要來上海,牽手廈門樂團奏新年交響詩篇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鄭小瑛是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也是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公演指揮台的中國指揮。

12月31日,91歲高齡的她将來到保利上海城市劇院,牽手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上海陽光合唱團、上海女記者合唱團,奏響新年交響詩篇。

91歲女指揮鄭小瑛要來上海,牽手廈門樂團奏新年交響詩篇

鄭小瑛 圖檔來源:鄭小瑛部落格

演出現場,樂團除了獻演《茶花女》《卡門》《快樂的寡婦》等歌劇的選段,《藍色多瑙河》《丹松舞曲》《愛情圓舞曲》等歡快的舞曲,還将花大篇幅演繹交響詩篇《土樓回響》。

鄭小瑛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客家人。她曾求學于中央音樂學院,留學于蘇聯國立莫斯科音樂學院,曆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

1997年,鄭小瑛從中央歌劇院離休,南下廈門,組建了廈門愛樂樂團,并擔任藝術總監。

在廈門,鄭小瑛覺得最快樂的事,就是可以按她的藝術理想來做一個樂團。在她的帶領下,樂團曾經每天排練5個小時,每個星期推一套新節目,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現代派、印象派,及至中國作品,應有盡有。

在廈門,鄭小瑛和這座城市的另一個音樂招牌——成立于1996年的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關系。

建團初期,該團便擔任了歌劇《阿美姑娘》的演奏,被文化部授予“文華大獎”。樂團在演奏大量西方作品的同時,也注重中國作品的創作與推廣,創作演出了交響南音《陳三五娘》、國内第一部以城市命名的交響樂作品——《廈門交響曲》等。

1998年元旦,樂團與指揮家韓中傑合作舉辦了廈門市首個新年音樂會,這一回,樂團北上,将在上海度過跨年夜。

交響詩篇《土樓回響》是跨年夜的重頭戲,由劉湲作曲,有五個樂章,長約37分鐘。

作品以閩西山歌素材為音樂基調,盡現了客家人從中原逃亡遷徙到南方以及他們聚族而居、齊心協力建設新家(客家土樓)的曆程,也表現了異國他鄉的客家兒女懷念故鄉的土樓情思。

鄭小瑛第一次指揮這部作品,是2000年11月,在龍岩體育館,現場三千多名觀衆都是客家鄉親,“在一個從來沒有聽過交響樂的山區體育館裡,聽衆們不僅坐住了,還聽得入了神,最後還随着我的指揮棍齊聲擊掌,并高唱一曲客家山歌,作曲家用這樣樸素易行的方式,把音樂會推向了高潮。”

鄭小瑛回憶,中國的大型音樂作品在首演時便獲得轟動性成功的,在她的指揮生涯中很少見,她當即便給劉湲打電話,與他共享獲得“知音”的快樂。

“劉湲傾注了那麼多自他童年時便積累在心靈中的對閩西和客家的濃郁感情,還恰到好處地融彙了現代作曲技法及原生形态的樹葉吹奏和客家山歌,将老祖宗的東西與現代技法結合了起來,是對我國交響樂事業的巨大貢獻。”她說。

每到一個地方巡演,鄭小瑛都會邀請當地的合唱團,來演繹曲中的客家話合唱、客家山歌,日本、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國音樂人都用客家話演唱過,唱得很帶勁。此番來上海,鄭小瑛入鄉随俗,邀請了上海陽光合唱團、上海女記者合唱團加盟。

91歲女指揮鄭小瑛要來上海,牽手廈門樂團奏新年交響詩篇

上海芭蕾舞團《天鵝湖》

12月,順着辭舊迎新的氣氛,保利上海城市劇院還将迎來上海芭蕾舞團的豪華版《天鵝湖》。

這一版《天鵝湖》由前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德裡克·迪恩創排。除了白天鵝與王子的“愛情雙人舞”、活潑歡快的“四小天鵝舞”、代表古典芭蕾技術巅峰的“黑天鵝雙人舞”,該版最引人注目的,當屬48隻白天鵝組成的“天鵝海洋”。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施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