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好!大女生》| 掙紮前行的鄭小瑛,無所畏懼的“大女生”

本期《你好!大女生》記錄了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與音樂之間的成長故事,以及她對指揮這份職業的信念和對音樂教育的思考等。

“你是怎麼戰勝男人站到指揮台上去的?”在鄭小瑛去哈佛講學時,記者這樣尖銳地發問。鄭小瑛回答道:“在我成長的年代,在中國,至少在知識分子中間,沒有遭遇性别歧視。”

《你好!大女生》| 掙紮前行的鄭小瑛,無所畏懼的“大女生”

1955年2月,杜馬舍夫受邀到中央歌舞團合唱隊進行指揮,當時蘇聯專家主動提出辦一個指揮教育訓練班,在由全國各地選拔而來的25名指揮班學員裡,隻有鄭小瑛一位女性。她是幸運的,憑借自身出衆的專業能力被選上并委以重任。

鄭小瑛的頭銜很多,她有很多的第一,在她的青年時代,她敢于突破,成為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第一位站在頂級歌劇院的中國指揮。她的這種突破,其實給更多的女性指揮家和女性音樂人,鋪就了一條道路。

《你好!大女生》| 掙紮前行的鄭小瑛,無所畏懼的“大女生”

鄭小瑛女性意識的覺醒深受其母親的影響,她的母親思想前衛、敢想敢做,對鄭小瑛從不灌輸“女子不如男”、“三從四德”等思想,總是鼓勵她事情可以做到最好那就勇敢去做。

1978年,鄭小瑛在中央歌劇院複排《茶花女》時,現場嘈雜影響演出氛圍,她就想了一個辦法,在演出前做音樂相關的講座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音樂,這一舉措吸引了很多觀衆。觀衆對于新鮮知識的渴求讓“鄭小瑛模式”一直延續至今。

疫情期間不能排練,她就錄制《讓耳朵更聰明》的課程将“鄭小瑛模式”搬到線上。當問道為什麼這麼大年紀還要去做這麼多有挑戰性的事時,她毫不猶豫回答道:“有困難才需要做,不難的話何必費勁去做呢”。

《你好!大女生》| 掙紮前行的鄭小瑛,無所畏懼的“大女生”

交響詩篇《土樓回響》,是一部表現了自古以來由于戰亂南遷聚居在閩粵贛邊區客家人的奮鬥和團結的交響樂。鄭小瑛帶着這部交響樂走到了12個國家,舉辦了77場演出,創造了大陸大型交響樂演出場次的最高紀錄。

她在節目中講解了這部交響樂所用到的音樂技巧,細緻地講述着每個層次情感的遞進轉合,講到動情處還演唱了起來,交響樂的大氣磅礴、恢弘震撼瞬間使人心潮澎湃。

鄭小瑛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音樂,她說自己一直在舞台上接觸觀衆,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缺什麼。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洋戲中唱“是鄭小瑛一直堅持的事,如鄭小瑛所說對于陌生的文化領域西方音樂并不是隻要會演奏,大衆聽了就能立馬體會吸收其中的價值。

《你好!大女生》| 掙紮前行的鄭小瑛,無所畏懼的“大女生”

在莫斯科學習時,鄭小瑛在指揮《悲怆交響曲》時,導師曾嚴厲批評她“你如果不了解這個音樂,就不要指揮它。”這對于鄭小瑛來說這是個相當大的打擊,回國後在天安門悼念周總理時,當看到送行的群衆和隊伍時沉默着前進時,她突然體會了解了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響曲》,這是一種掙紮着我也要前行,不管有多大的阻攔,我絕不後退的意志。

曾經三次患癌,鄭小瑛從未有過退縮,她說沒有把疾病當做威脅,而是正面對待它,積極地治療。”生老病死好像規律,既然來了,那就積極應對,我隻想争取在走以前再做一點事情“。92歲的鄭小瑛與楊瀾激情的描繪着自己接下來的規劃,比如:歌劇試唱業務、推動鼓浪嶼成為音樂島以及自己學開車。鄭小瑛的一生都在做對社會有影響的事,退休了也不影響她忙碌的腳步,“硬核奶奶”當之無愧。

你好!大女生

《你好!大女生》| 掙紮前行的鄭小瑛,無所畏懼的“大女生”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