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心肺複蘇中不主張積極使用碳酸氫鈉的原因:
1. 短暫的堿中毒,使氧解離曲線左移,減少血紅蛋白中的氧的 釋放,加重組織的 缺氧;
2. 電解質平衡紊亂,降低遊離鈣和非遊離鈣之比,使血清中鉀離子進入細胞内,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并産生高血鈉,增加血漿滲透壓。
3. 碳酸氫鈉本身可直接抑制心髒功能,降低兒茶酚胺的活性;
4. 碳酸氫鈉在體内分解産生二氧化碳,一般來說,藥物生成的二氧化碳需用更大的過度通氣方可排出,而且二氧化碳較碳酸氫根和氫離子更易通過血腦屏障,若未采用過度通氣将二氧化碳呼出,當給予碳酸氫鈉使ph值升高時,由于碳酸氫鈉分解産物二氧化碳經血腦屏障彌散入腦,腦的ph值非但沒有升高,相反卻明顯降低,最終導緻腦水腫;
由于早期應用碳酸氫鈉存在以上弊病,是以隻有在下列情況才考慮應用碳酸氫鈉:
1. 在有效通氣及閉胸心髒按壓10分鐘後ph值仍低于7.2。
2. 心髒驟停前即有代謝性酸中毒;
3. 伴有嚴重的高鉀血症。
碳酸氫鈉的具體劑量首次可按1mmol/kg體重的标準,然後參考血氣分析結果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