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十大名将之田單退守即墨反間連環火牛破敵拜為趙相解裘救人田趙論兵

作者:賈小P

田單(dān),妫姓,田氏,名單,臨淄(今山東省臨淄區)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将,齊國遠房宗室。

初任市掾,管理臨淄市場秩序。樂毅率領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複失地七十餘城,拜為相國,封為安平君。

後來,受到齊王猜忌,前往趙國出将入相,封号都平君,死後葬于安平城内。

戰國十大名将之田單退守即墨反間連環火牛破敵拜為趙相解裘救人田趙論兵

田單

前314年,燕國國相子之發動叛亂,當時燕昭王與将軍市被攻打子之,雙方混戰數月,齊宣王見有機可乘就趁機發動攻擊,攻占燕都薊城,斬殺子之和燕王哙,企圖滅燕。但後來齊軍被逼撤退。

前286年,宋國被齊湣王田地發軍攻滅,引發其餘六國仇視。前285年,秦國大将蒙武率軍攻打齊國,攻占了九座城市。

前284年,齊湣王内被人民所怨,外被秦國仇視其強大(因為當時齊國強大到令很多準備臣服秦國的國家轉态,臣服齊國),五國發軍攻齊,于濟水之西大破齊軍,斬殺齊将韓聶,其餘四國相繼撤退。燕國名将樂毅出兵攻占齊都臨淄,再于半年内接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滅了齊國,僅剩莒縣(今山東省莒縣)和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兩座齊國孤城未能攻克。而楚國又出兵,名為援助,實為攻擊,楚将淖齒虐殺齊湣王,淖齒又被齊人殺死。即墨大夫出戰陣亡。田單率族人以鐵皮護車軸逃至即墨,被推舉為城守。即墨全城軍民由田單率領抵抗,雙方交戰五年。樂毅強攻不克,改用包圍政策。

即墨,地處富庶的膠東,是齊國較大城邑,物資充裕、人口較多,具有一定防禦條件。即墨被圍不久,守将戰死,軍民共推田單為将。田單利用兩軍相持的時機,集結7000餘士卒,加以整頓﹑擴充,并增修城壘,加強防務。他和軍民同甘共苦,“坐則織蒉(編織草器),立則仗锸(執鍬勞作)”(《資治通鑒》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親自巡視城防;編妻妾﹑族人入行伍,盡散飲食給士卒,深得軍民信任。田單在穩定内部的同時,為除掉最難對付的敵手樂毅,又派人入燕行離間計,詐稱樂毅名為攻齊,實欲稱王齊國,故意緩攻即墨,若燕國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樂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計,派騎劫取代樂毅。樂毅投奔趙國。

樂毅害怕被殺而不敢回燕國,于是回到故國趙國去,燕國将士是以感到氣憤。于是田單指令城裡百姓每家吃飯的時候必須在庭院中擺出飯菜來祭祀他們的祖先,飛鳥都吸引得在城内上空盤旋,并飛下來啄食物。燕人對此感到奇怪,田單是以揚言說:“這是有神人下來教導我。”于是指令城中人說:“會有神人來做我的老師。”有一名士兵說:“我可以當老師嗎?”于是回身就跑。田單于是就起身,把那個士兵拉回來,請他面朝東坐著,以對待老師的态度來侍奉他。士兵說:“我欺騙您,實在沒有能力。”田單說:“你不要說破了。”于是以他為師。每當釋出限制軍民的指令,一定宣稱是神師的旨意。于是揚言說:“我隻害怕燕軍将所俘虜的齊國士兵割掉鼻子,并把他們放在燕軍前面的行列來同齊軍作戰,即墨會是以而被攻了。”燕人聽說了它,按照田單散布的話去做。城中的人看見齊國那些投降燕軍的人都被割掉鼻子,都憤怒,堅守害怕被活捉。田單施用反間計說:“我害怕燕軍挖掘我們城外的墳墓,侮辱我們的祖先,當會為此感到痛心。”燕軍挖掘全部的墳墓,焚燒死屍。即墨人從城上望見,都流淚哭泣,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求,誓與燕軍決一死戰。

戰國十大名将之田單退守即墨反間連環火牛破敵拜為趙相解裘救人田趙論兵

火牛陣

田單進而麻痹燕軍,命精壯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婦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詐降,讓即墨富豪持重金賄賂燕将,假稱即墨将降,惟望保全妻小。圍城已逾三年的燕軍,急欲停戰回鄉,見大功将成,隻等受降,更加懈怠。

田單見反攻時機成熟,便集中千餘頭牛,角縛利刃,尾紮浸油蘆葦,披五彩龍紋外衣,于一個夜間,下令點燃牛尾蘆葦,牛負痛從城腳預挖的數十個信道狂奔燕營,五千精壯勇士緊随于後,城内軍民擂鼓擊器,呐喊助威。燕軍見火光中無數角上有刀﹑身後冒火的怪物直沖而來,驚惶失措。齊軍勇士乘勢沖殺,城内軍民緊跟助戰,燕軍奪路逃命,互相踐踏,騎劫在混亂中被殺。田單率軍乘勝追擊,齊國群眾也持械助戰,很快将燕軍逐出國境,盡複失地七十餘城,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火牛陣”。

随後,迎法章回臨淄,正式即位,是為齊襄王,田單受封安平君。

據《戰國策》所述,田單後為趙将,受封都平君。趙國用三個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鎮共五十七個送給齊國換來田單,田單為趙國攻下燕國三座小城。

語音

戰國十大名将之田單退守即墨反間連環火牛破敵拜為趙相解裘救人田趙論兵

就在這年嚴冬的一個傍晚,田單在朝中理完政事,乘了車子,要回安平城。這時滿天紛紛揚揚地下着鵝毛大雪,呼呼的西北風吹在人身上,刀割劍穿一般,樹枝搖曳着,發出尖厲的叫聲,幾支寒鴉在半空中抖動着翅膀,發出陣陣哀鳴,天氣冷的邪乎。田單的車子出了臨淄城東門,到得淄河岸邊,一陣冷風吹來,田單禁不住打了個寒戰,他急忙裹緊了衣服。就在這時,他忽然看到前方不遠處路旁的雪地裡,躺了一個人。田單連忙叫車夫停住車子,下車走到近前一看,見是一個老者,佝偻着身子,蜷縮在雪地上,老人身上的衣服破爛單薄,消瘦的臉上布滿皺紋,須發跟雪一樣白,面色臘黃,兩眼緊閉。田單急忙俯下身子,伸手往老人身上摸了摸,老人四肢已經發涼,隻有胸口處還有一絲餘溫,鼻中尚有微微氣息。田單明白,老人已命在旦夕,一刻也不能耽誤。他來不及多想,立即解開上衣,又把老人的上衣解開,迅速抱起老人,胸對胸緊緊摟在懷裡。那滋味可想而知,就象抱了一塊冰,冷透骨髓。田單抱住老人上了車子,讓車夫加快速度往安平城趕奔。

田單回到家時,覺得老人身上已經有了些許暖氣,臉上現出淡淡的紅暈,氣息也大了。田單忙令家人細心照顧,老人終于得救了。

田單雪地解衣救人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齊國,人們都紛紛稱贊相國愛民如子,對田單更是尊敬了,把臨淄城東淄河岸邊稱做“田單解裘處”了。

據《戰國策》記載,阏與之戰後,田單曾與趙奢論兵。田單與趙奢的主張相反,認為兵士數目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兵士數目多會影響國内農耕,造成糧食供應困難,是“自破之道”,因為古代帝王的兵力不過三萬,便可令天下諸侯臣服,但趙奢卻認為當時必須具有十萬、二十萬兵力才足夠“服天下”,這也是田單不服氣趙奢的地方。

不過趙奢随後表示,古代天下分為萬國,最大的城不過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過三千家,用三萬兵攻或守,對将帥來說沒有困難。可是當時存世的,隻有戰國七雄,千丈之城,萬家之邑可謂比比皆是。以三萬兵野戰未可言必勝,圍城更加不用指望。他認為田單不隻不懂得用兵,對現實世界的了解更少得可憐。田單聽了,感歎自己沒有想得這麼深遠。

後來,燕王封宋國人榮蚠為高陽君,攻擊趙國。趙王打算仿效燕王,以割讓濟東三城令廬、高唐、平原陵地五十七座城邑給齊國作條件,以換取齊國田單率領趙軍攻燕,平原君也同意這個做法,但卻遭到趙奢的反對,評論這種行徑猶如“覆軍殺将”。趙奢認為,趙國并不是沒有名将,以自己作例子,指出自己曾經擔任燕國的官職,熟知燕國地理和形勢,自己領兵伐燕比田單更适合。田單畢竟是齊國人,由于伐燕成功隻會對趙國有利,趙國強大,則代表齊國霸業的終結,作為齊國人的田單不緻于做出這樣愚蠢的事情。不過平原君沒有聽趙奢的意見,在第二年,田單還成為趙國的相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