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松本清張的《霧之旗》講述的是一個女孩請求大律師幫忙打官司,但自己卻是窮人,根本拿不出律師費,哥哥冤死在獄中,女孩潛伏在律師身邊報仇的故事。
平日裡看小說,起因到轉折,高潮跌宕,結局要麼大團圓,要麼是個悲劇,而這個故事的結局卻出人意料。他戛然而止,明明看着正是高潮時分,緊接着是卻是停頓。
放下書後,腦子裡一直在想這本書寫的什麼,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一團胡思亂想在腦海裡,久久不能散去。當我消化得差不多的時候,才頓悟開來,這不正是這本小說的成功之處嗎?
隻告訴你經過,不告訴你結局,隻展現人物在故事裡的行動,不明說他們的心理陰暗。人性在文字表述外漂浮,捕捉到生命本真的性情。

柳田桐子從九州趕往東京,隻為請全國出名的大律師大冢欽三為哥哥打官司。哥哥是老實的國小老師,卻被判定為故意殺人。
檢察院,審判案件的法官,負責調查和審問的警察,一環接一環的證據和事實面前,他們沒有看出破綻,這确實是一場證據确鑿的謀殺案。
但桐子相信哥哥不是那樣的人,雖然證據明顯偏向案情。是以她一廂情願的相信哥哥是無辜的,一廂情願的認為大律師能救回哥哥。
大律師的律師費是很高昂的,她付不起。她聽聞大律師早期也是為别人打過這種不要錢的官司的,她單純地相信他會為了正義,挺身而出。
曾經,大冢欽三并不這麼出名,并不這麼忙碌的時候,是打過一些這樣的官司。可現在,大冢欽三真的很忙。再者,在接待這個女孩時,他明确的表示了自己很忙,且對這個案件不感興趣。
在兩人的交談裡,桐子說:因為我付不出辯護費,先生就要拒絕我,是嗎?
大冢欽三的回答是:多少有這方面的原因。
小說裡的事實是,桐子的哥哥是誤判的,最後病死在獄中。她的确是因為沒錢,請不了好的律師,哥哥是以送命。
現實裡,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故事比比皆是,這難道不是當今社會的殘酷嗎?可這殘酷裡,又隐藏着更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比如你沒錢,但是你想買一個手機,你會因為聽說過老闆很善良,然後去問老闆要一個手機嗎?我想沒有人會有這種無聊且無理的要求吧。
但沒錢就是窮人的錯嗎?請不起律師是社會的錯嗎?我想不能以偏概全。窮人沒錢做不到某事時,隻能盡力而為,的确帶有幾分悲怆,但現實的規律沒有被打破,他隻不過是循着正常的社會軌迹在行駛。
在這場未知的戰役裡,兩個人身份懸殊的對峙,不能單從某一個人的語言行為判定對方的對錯。立場不同,固然真相對于其的傷害力度也不相同。
桐子的哥哥病死在獄中,桐子因為大冢欽三沒有答應她幫哥哥打官司,是以而記恨。潛伏在東京,伺機報複。
由此恨上一個人,不惜犧牲自己的名聲,要把他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人性?仇恨蒙蔽了雙眼,隻顧着她自己的痛苦,并把這痛苦施加到别人身上。
她終于等到了機會,成功的把大冢欽三拉下了馬,讓他再也翻不了身。
故事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桐子銷聲匿迹,大冢欽三律師從此一蹶不振,告别了律師圈。我不敢想象他日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難道就僅僅因為沒有幫忙,就應該承受這樣的後果嗎?這難道不是道德綁架?
律師早先沒有受理這個案子,連案子的内容是什麼他都不清楚。他不過是拿着高額的律師費的借口,搪塞女孩。就因為沒有主持正義,就被一個人記恨上了。多可怕的人性。
但是當他收到女孩給他寄的明信片,告知他她的哥哥已經在獄中死亡,他背負着的心理情緒就逐漸放大。他開始找案件的卷宗,他花時間一一研究,飯不思茶不想的死魂落魄的度過一個月。
作為一個律師,他是有正義感的。他為什麼走到這個位置上?他是怎麼走到這個位置上的?他心知肚明。當他把案情分析清楚後,他明明知道死者這是被冤枉的,卻沒有提出複審。
站在旁觀者的身份,他并沒有受理案件,他現在隻是多此一舉的把案情拆解清楚。
當他為了救情人,在女孩面前坦白,自己其實已經找到真兇時,女孩更恨他吧。女孩心中肯定想的是,你既然已經知道真相,但是你卻沒有說出來,那麼你就應該受到懲罰。來自于女孩内心的嚎叫,并義無反顧地把他推入了深淵。
在公共汽車上,年輕人不給老年人讓座,就會被大家嘲笑,甚至遭到人身攻擊。可是年輕人也許是上了一天的班,或者是生病了,并不是必須得讓座的。
因為沒有主動幫忙,被人報複,因為沒有讓座,被人奚落,如此相似的情景,如出一轍的無厘頭,隐藏在深處的人性一一暴露,不得不得佩服作者的觀察能力。
其實,人與人之間得有點做人的分寸,這才是最基本的道德。
桐子一直耿耿于懷,哥哥死後,她竟然到東京做起了陪酒女,一是為了賺錢,二是為了報複律師。她心中的仇恨把她變成了一個心狠手辣的人。
如果不是這個意外,她本應該在勤勤懇懇與哥哥相依為命,還是那個單純的姑娘。從她敢一個人從九州到東京找大律師就可以看出她的單純。沒錢,但是她以為她足夠真誠,就可能打動大律師的。
但事實并不是像她想象那樣發展。然後她把仇恨全部寄托在律師身上,因為她堅信隻要大律師出馬,她哥哥肯定會判無罪的。她的不理智把她變成了魔鬼。
律師雖然一開始并沒有受理她的請求,但在後來女孩寄來的明信片裡得知她哥哥死了的時候,良心上過意不去。在沒有人給他受理時,他卻自發地去查案件的來龍去脈。
屬于一個正義人士的良心之舉。他是一個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中年人,他懂得現實的厲害關系,更懂得曾經諸多的不容易。
作為一個律師,他有權拒絕别人的無理請求,後來這個請求的人的哥哥死了,對他造成了沖擊。因為死亡,是一個生命的消亡,對他來說,又是一番折磨。
我想女孩此後的日子一樣不好過吧。如果老闆娘因為她而死,律師因為她而身敗名裂,她隻會得到一時的快樂,卻會在一世的後悔裡度過。
她的恨會伴随她的一生,不原諒别人,同樣不會原諒自己。在仇恨裡的人,怎麼快樂得起來呢?
一個人嚴重受自己的情緒所影響,精神的折磨更甚肉體上的。
很多人會對外界的事情,假裝不在意,可是真正在乎的事情,細枝末節,他都能記得清清楚楚。在心裡盤算千萬遍,也想把他解決掉。
不原諒别人,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當你風輕雲淡,自然晴空萬裡。
書中有一段,大冢欽三問他的情人,你有沒有聽過霧會發出聲音?
白色的霧愈發濃重,像是彌漫在本真初心之外的迷茫,霧的聲音就是初心在掙紮的聲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