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孫潤田 文/圖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糖醋軟熘鯉魚焙面也稱“熘魚焙面”、“鯉魚焙面”,是豫菜的曆史名菜。河南得黃河中下遊之利,河中鯉魚通體金色,為曆代珍品,《詩經》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清稗類鈔》稱:“黃河之鯉甚佳,以開封為最……甘鮮肥嫩,可稱珍品。”宋時曾有“不惜百金持與歸”之語,可見其珍。

但原料再珍,不得其法,亦非珍品。熘魚焙面制作技藝獨特,把軟熘和烘汁熘技法同用,唯河南獨有,以開封為代表而獨步多年,以活汁著名。所謂活汁,曆來二解,一是熘魚之汁,需達到泛出泡花的程度,稱作汁要烘活;二是取方言中和、活之諧音。糖、醋、油三物,甜、鹹、酸三味,要在高溫下,在攪拌中,充分融合,各物各味俱在,但均不出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見油,不見糖,不見醋,甜中透酸,酸中微鹹。此汁使魚肉肥嫩爽口而不膩,魚肉食完而汁不盡,再上火回汁,下入精細的焙面,熱汁酥面,入口的感覺真是美妙之極。

糖醋軟熘鯉魚焙面由熘魚和焙面搭配而成僅有百餘年的曆史,但兩個品種的曆史悠久。糖醋軟熘鯉魚是由宋代的宋嫂魚羹和煎魚演變而來,金元時期稱為醋魚,明代稱為醋摟魚,清朝末采用“軟熘”和“烘汁熘”技法,始稱糖醋軟熘鯉魚。

焙面又稱“龍須面”。《如夢錄》載,明清年間,開封人謂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為“龍擡頭”,這一天達官顯貴以至市井鄉人,向以龍須面(細面條)互相饋贈,以示吉祥。龍須面原為煮制,燒鹵汁食用。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辛醜回銮,慈禧、光緒一行傳回北京,路經開封時曾駐跸月餘。農曆十月初十,适逢慈禧66歲生日,開封巡撫衙門為了讨好她,為她祝壽,才将龍須面與熘魚搭配,改為焙制,始稱焙面。上世紀三十年代,又經又一新飯莊名師蘇永秀等人改用馄饨皮切成細絲,以油炸制。後又改進用面拉制,細如發絲,仍叫焙面。

祝壽那天,慈禧吃了糖醋軟熘鯉魚焙面贊不絕口,說“膳後忘返”;光緒皇帝也以“古都一佳肴”譽之,随身的太監還寫了“熘魚何處有,中原古汴州”的條幅賜給開封府衙。

這道菜的吃法也有講究,先食魚,而後以焙面蘸汁入口。是謂“先食龍肉,後食龍須”。後來,幹脆直接将“焙”好的面覆于魚上,如同錦鱗蓋被,是以老百姓有按其音将“鯉魚焙面”叫作“鯉魚被面”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尼克松率團訪華時曾經吃過這道菜。詢其菜名,翻譯将它譯為“鯉魚蓋被子”,倒也頗合其意。

又一新是一家享有“中華老字号”美譽的百年老店,是豫菜的發祥地,許多豫菜大師都出自這裡(北京釣魚台國飯店原總廚師長侯瑞軒即是其一),“鯉魚焙面”又是它的“當家菜”,是以,謂其正宗,當是既合情又合理。

2000年2月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被國家國内貿易局認定為“中國名菜”;在2000年11月首屆中國美食節名菜名點大賽上又榮獲金獎。2007年11月,河南省品質技術監督局、河南省商務廳、河南省餐飲行業協會等部門首次釋出糖醋軟熘鯉魚焙面為“河南十大名菜”之首。

開封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于2007年2月6日被評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又一新廚師何金華于2008年6月被命名為首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開封又一新老字号)代表性傳承人。

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流程圖(簡要)

廚師:何金華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1、原料黃河鯉魚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2、去鱗、解魚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3、下鍋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4、炸制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5、熘制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6、糖醋鯉魚成品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7、和面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8、揉面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9、抻面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10、拉面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11、焙制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12、焙面成品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13、糖醋軟熘鯉魚焙面成品

照片提供: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開封飲食文化博物館、開封市又一新飯店

慈禧太後流口水的河南名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制作内幕竟然是這樣啊

孫潤田,号悟味齋主。庚寅年生于開封,“老三屆”知青。孫潤田先後編撰出版飲食文化專著10本200餘萬字,還參與編寫了《中國烹饪百科全書》《中國豫菜》。孫潤田潛心飲食文化研究與宣傳,被譽為“開封飲食文化的傳人、活字典”,先後被評為開封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科技興汴帶頭人、優秀青年社科學術骨幹、市優秀政協委員、市首屆風雲人物、市勞動模範、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開封堂倌響堂文化”代表性傳承人;獲得河南省餐飲文化突出貢獻獎、中國中部地區傑出餐飲人等。央視一套大型人文美食系列節目《中國小館》之《守住最開封》特邀策劃,《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顧問,開封飲食文化博物館館長。

(編輯:劉海永)

添加微信“gudukaifeng”(古都開封拼音)了解老開封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方式:微信kfliuhaiyong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