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頭》是由王竟執導于2008年上映的喜劇片,距今已經有整整十二年的時間。這部電影從影片本身到故事的主演,都名聲不顯,影片短暫的上映後又迅速淹沒在中國電影發展的曆史洪潮中,沒有激起一朵翻滾的浪花。
這部電影雖然是小成本制作,沒有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這部電影卻深深地烙印在許多觀衆的心裡,因為這是一部真正以“春運”為題材的電影,每個過年回家的人通過這部影片都能看到自己的縮影。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能夠在豆瓣上收獲8.2分評分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國内湧現了一批以賀歲為主題的喜劇電影,在大年初集中上映。紅紅火火的場面,密集爆棚的笑點,是這些賀歲電影取悅觀衆的共同表現方式。雖然打着“賀歲”的旗号,但除了上映時間外,這些電影表達的主旨與過年格格不入。真正展現年味的電影屈指可數,給我帶來深刻印象的還有《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講述的是發生在過年回家路上的故事,披着喜劇的外衣,卻映襯出社會底層群衆的無奈心酸。《一年到頭》也是圍繞過年回家的主題進行展開講述的故事,它更像是鏡頭下的紀錄片,将牽動中國人神經的春運真實地再現于螢幕。
“回家過年”和“過年回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因果概念,但又彼此互相緊密的糾纏在一起。在城市的邊緣艱苦生存的農民勞工、出走家鄉在外求學的廣大學生,抑或是打扮光鮮穿着亮麗的成功人士,無論你是社會上的哪一種人,擁有怎樣天壤之别的社會地位,在年關面前,都有一個共同且共通的心願,就是回家看看。
如果将世界看作寬廣的大海,我們更像是一艘漂泊的遊船,家是避風的港灣。“年”提供了契機,讓每艘遊船得以駛入港灣的懷抱。這座溫暖的港灣會修補每艘遊船表面的裂痕,撫慰心靈的傷痛,讓遊船卸下重重負擔享有真正的安甯,注入乘風破浪來年再戰的勇氣。
回家過年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有不一樣的意義,但對于一些人來說,回家過年是為了完成各自的人生大事,這也是《一年到頭》想要講述的故事。
對于在外奮鬥多年的包工頭張國棟來說,他的人生大事是和戀人小梅回老家正式确立關系;對于醫院心内科主任李家梁來說,他的人生大事是能夠在春節父親八十大壽上攜兒子回家祝壽;而對于市重點中學副校長白老師來說,他的人生大事是能夠在新裝修的房子裡和從美國回來探親的家人團聚。
形象鮮明的三個人不僅僅是故事中的三條主線人物,在他們的身上,更由點到面真實反映了存在于現實生活中三個不同的年齡段群體的鏡像:包工頭張國棟代表了為生活打拼辛苦奮鬥的青年形象,醫院心内科主任李家梁代表了在為人子和為人夫之間掙紮遊走的中年形象,市重點中學副校長白老師代表了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的孤寡老年形象。
一部平凡的影片涵蓋了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向。是以,我們才能夠通過這部以“春運”為題材的影片,在這些人物身上看到自己在鏡子裡水準投射的影子。
年關将近,機緣巧合下結識了年底新房急需裝修的白老師,言語投機得以攬得手裡的這單大活,對于包工頭張國棟來說這是運氣更是難得的機遇。待做完了手底的這單大活和結清與胡總的工程款後,就能帶上手下的兄弟和戀人小梅坐火車踏上回家的旅途,這是存在于張國棟腦子裡美好的設想,但卻被接踵而至的種種現實問題阻擊的支離破碎。
胡總假借驗房品質存在問題為由拖欠工資遲遲不肯露面;負責裝修水電半路招來的勞工老馬在房子的裝修出問題後,第一時間選擇了跑路;新房的主人白老師因為房子裝修暖氣滲水更引發了心髒病被送進了醫院。
在面對人生突然而來的重重困難面前,張國棟也曾想過逃避,但是逃避是面對困難時的應對方式,卻不能成為解決困難的最終方法。于是在逃避困難無果後,他選擇了正視困難本身,展開了一場自我救贖之路。
細溯《一年到頭》這部影片的藝術表現手法,張國棟過年前遇到的種種困難其實在故事的開始就已經埋下了深刻的伏筆,因為白老師的心髒病突發而使張國棟和他認識,招攬水電勞工時老馬舉起的寫有“放水”實為“防水”的自薦牌子更極具諷刺意味。
在上門追債被同是農村出身的小區保安趕出後,張國棟選擇通過“蹲點”和“媒體曝光”的方式逼迫胡總結清拖欠的工資,緊貼在面包車上“文明讨新”的錯字智語,展現了小人物身上展現的智慧,也展現了社會底層群衆生存的不易和生活的悲哀。而放棄坐火車回家過年留下來“亡羊補牢”的抉擇不僅僅是張國棟向病床上的白老師允下的承諾,更是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民工對誠信的踐行。
影片的最後,張國棟開着一輛快要報廢的破舊面包車,載着他工作事業的夥伴和親密的戀人踏上歸家的行程,在臨近村莊的路口車卻抛錨了,這又是一個新的困難,但這一刻張國棟沒有猶豫,他以愉悅的心态來面對生活中随時都可能出現的困難,選擇腳踏實地的方式輕松的行走在家鄉的道路上,這也是他未來人生的道路。
在農民工張國棟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社會底層小人物在城市和農村的夾縫間生存的狀态。但是在醫院心内科主任李家梁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家庭内部夫妻之間理念不同引發的潛在沖突。這種介于小家庭和大家庭間的沖突關系也是千百年來困擾着所有中國家庭的難題。
作為一名醫生,李家梁不僅有着技術精湛、高超的醫術,在應付各種醫患沖突關系時,更具備極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抗壓心态。然而回歸到家庭生活中,在和妻子讨論的過年問題上卻産生了巨大的分歧。妻子認為孩子正處于緊張的備考狀态中,是以對于對于李家梁帶孩子回家過年給八十歲父親做壽的要求完全不予考慮。但是在李家梁的眼裡,每一次回家都可能是最後一次見到父親,他珍惜這種為數不多的休假機會,沒有什麼是比過年回家更加重要。
故事的最後,李家梁委托張國棟從黃牛手中買來的高價車票,被妻子和兒子轉賣給了其他返鄉人,這個外表堅強的男人,再也壓抑不住自己内心傷感的情緒,背對妻子和兒子無聲的哭泣。這種發生在女人的丈夫也是孩子的父親身上破天荒的行為吓壞了妻子和兒子,最終在妻兒的努力下,又重新追回了去老家的車票,夫妻之間的愛情和父子之間的親情達成了無聲的和解。
市重點中學副校長白老師代表了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的孤寡老年形象,因為新房裝修的品質問題引發了心髒病兩次住院,更為了不讓遠在美國的老伴和子女擔憂而隐瞞生病住院的事實,在過年前選擇了提前出院,用白老師自己的話說就是兒子女兒在美國過得也不容易。這是一個年邁的父親對子女深沉的愛,也是迫于生活的無奈。
但是在電影中讓我感觸頗深的是和白老師住在一個病房的叫做老黑的老年病友,一“白”一“黑”形成鮮明的對比。白老師有家庭有老伴有子女,但是老黑卻算的上是一個真正的孤寡老人,老伴早沒了,兒子在深圳,兩三年也見不上一面。是以白老師在過年前提前出院,但是老黑卻恰恰相反甯可賴在醫院。或許對于他來說,處處無家哪裡都算的上是家。
電影《一年到頭》講述的是普通人的過年故事。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在過年的日子裡,在家鄉的面前,我們都是一樣回家的人。無論你在哪裡,做着什麼事情,記得常回家看看,在家鄉的那頭,始終有惦記着我們的人和我們惦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