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是由王竟执导于2008年上映的喜剧片,距今已经有整整十二年的时间。这部电影从影片本身到故事的主演,都名声不显,影片短暂的上映后又迅速淹没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洪潮中,没有激起一朵翻滚的浪花。
这部电影虽然是小成本制作,没有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这部电影却深深地烙印在许多观众的心里,因为这是一部真正以“春运”为题材的电影,每个过年回家的人通过这部影片都能看到自己的缩影。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在豆瓣上收获8.2分评分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一批以贺岁为主题的喜剧电影,在大年初集中上映。红红火火的场面,密集爆棚的笑点,是这些贺岁电影取悦观众的共同表现方式。虽然打着“贺岁”的旗号,但除了上映时间外,这些电影表达的主旨与过年格格不入。真正体现年味的电影屈指可数,给我带来深刻印象的还有《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讲述的是发生在过年回家路上的故事,披着喜剧的外衣,却映衬出社会底层群众的无奈心酸。《一年到头》也是围绕过年回家的主题进行展开讲述的故事,它更像是镜头下的纪录片,将牵动中国人神经的春运真实地再现于屏幕。
“回家过年”和“过年回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因果概念,但又彼此相互紧密的纠缠在一起。在城市的边缘艰苦生存的农民工人、出走家乡在外求学的广大学生,抑或是打扮光鲜穿着亮丽的成功人士,无论你是社会上的哪一种人,拥有怎样天壤之别的社会地位,在年关面前,都有一个共同且共通的心愿,就是回家看看。
如果将世界看作宽广的大海,我们更像是一艘漂泊的游船,家是避风的港湾。“年”提供了契机,让每艘游船得以驶入港湾的怀抱。这座温暖的港湾会修补每艘游船表面的裂痕,抚慰心灵的伤痛,让游船卸下重重负担享有真正的安宁,注入乘风破浪来年再战的勇气。
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不一样的意义,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回家过年是为了完成各自的人生大事,这也是《一年到头》想要讲述的故事。
对于在外奋斗多年的包工头张国栋来说,他的人生大事是和恋人小梅回老家正式确立关系;对于医院心内科主任李家梁来说,他的人生大事是能够在春节父亲八十大寿上携儿子回家祝寿;而对于市重点中学副校长白老师来说,他的人生大事是能够在新装修的房子里和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家人团聚。
形象鲜明的三个人不仅仅是故事中的三条主线人物,在他们的身上,更由点到面真实反映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三个不同的年龄段群体的镜像:包工头张国栋代表了为生活打拼辛苦奋斗的青年形象,医院心内科主任李家梁代表了在为人子和为人夫之间挣扎游走的中年形象,市重点中学副校长白老师代表了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孤寡老年形象。
一部平凡的影片涵盖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向。所以,我们才能够通过这部以“春运”为题材的影片,在这些人物身上看到自己在镜子里水平投射的影子。
年关将近,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年底新房急需装修的白老师,言语投机得以揽得手里的这单大活,对于包工头张国栋来说这是运气更是难得的机遇。待做完了手底的这单大活和结清与胡总的工程款后,就能带上手下的兄弟和恋人小梅坐火车踏上回家的旅途,这是存在于张国栋脑子里美好的设想,但却被接踵而至的种种现实问题阻击的支离破碎。
胡总假借验房质量存在问题为由拖欠工资迟迟不肯露面;负责装修水电半路招来的工人老马在房子的装修出问题后,第一时间选择了跑路;新房的主人白老师因为房子装修暖气渗水更引发了心脏病被送进了医院。
在面对人生突然而来的重重困难面前,张国栋也曾想过逃避,但是逃避是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却不能成为解决困难的最终方法。于是在逃避困难无果后,他选择了正视困难本身,展开了一场自我救赎之路。
细溯《一年到头》这部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张国栋过年前遇到的种种困难其实在故事的开始就已经埋下了深刻的伏笔,因为白老师的心脏病突发而使张国栋和他认识,招揽水电工人时老马举起的写有“放水”实为“防水”的自荐牌子更极具讽刺意味。
在上门追债被同是农村出身的小区保安赶出后,张国栋选择通过“蹲点”和“媒体曝光”的方式逼迫胡总结清拖欠的工资,紧贴在面包车上“文明讨新”的错字标语,体现了小人物身上展现的智慧,也体现了社会底层群众生存的不易和生活的悲哀。而放弃坐火车回家过年留下来“亡羊补牢”的抉择不仅仅是张国栋向病床上的白老师允下的承诺,更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对诚信的践行。
影片的最后,张国栋开着一辆快要报废的破旧面包车,载着他工作事业的伙伴和亲密的恋人踏上归家的行程,在临近村庄的路口车却抛锚了,这又是一个新的困难,但这一刻张国栋没有犹豫,他以愉悦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困难,选择脚踏实地的方式轻松的行走在家乡的道路上,这也是他未来人生的道路。
在农民工张国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在城市和农村的夹缝间生存的状态。但是在医院心内科主任李家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家庭内部夫妻之间理念不同引发的潜在矛盾。这种介于小家庭和大家庭间的矛盾关系也是千百年来困扰着所有中国家庭的难题。
作为一名医生,李家梁不仅有着技术精湛、高超的医术,在应付各种医患矛盾关系时,更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抗压心态。然而回归到家庭生活中,在和妻子讨论的过年问题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妻子认为孩子正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中,所以对于对于李家梁带孩子回家过年给八十岁父亲做寿的要求完全不予考虑。但是在李家梁的眼里,每一次回家都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父亲,他珍惜这种为数不多的休假机会,没有什么是比过年回家更加重要。
故事的最后,李家梁委托张国栋从黄牛手中买来的高价车票,被妻子和儿子转卖给了其他返乡人,这个外表坚强的男人,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伤感的情绪,背对妻子和儿子无声的哭泣。这种发生在女人的丈夫也是孩子的父亲身上破天荒的行为吓坏了妻子和儿子,最终在妻儿的努力下,又重新追回了去老家的车票,夫妻之间的爱情和父子之间的亲情达成了无声的和解。
市重点中学副校长白老师代表了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孤寡老年形象,因为新房装修的质量问题引发了心脏病两次住院,更为了不让远在美国的老伴和子女担忧而隐瞒生病住院的事实,在过年前选择了提前出院,用白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儿子女儿在美国过得也不容易。这是一个年迈的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也是迫于生活的无奈。
但是在电影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和白老师住在一个病房的叫做老黑的老年病友,一“白”一“黑”形成鲜明的对比。白老师有家庭有老伴有子女,但是老黑却算的上是一个真正的孤寡老人,老伴早没了,儿子在深圳,两三年也见不上一面。所以白老师在过年前提前出院,但是老黑却恰恰相反宁可赖在医院。或许对于他来说,处处无家哪里都算的上是家。
电影《一年到头》讲述的是普通人的过年故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在过年的日子里,在家乡的面前,我们都是一样回家的人。无论你在哪里,做着什么事情,记得常回家看看,在家乡的那头,始终有惦记着我们的人和我们惦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