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也稱波斯,位于幹燥大地的中央,面積是日本的4.5倍。公元前7世紀,瑣羅亞斯德注意到晝夜呈規則性循環這一現象,并用善神光明神阿胡拉·瑪茲達和惡神黑暗之神的鬥争,來闡釋自然和社會。最終光明神獲勝,并進行最後的審判。這就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基本教義。
晝夜循環不斷重複,瑣羅亞斯德教将此看作是衆神的激烈鬥争。可以說,瑣羅亞斯德教是草原的宗教。随後,瑣羅亞斯德教成為波斯人建立的阿契美德王朝和薩珊王朝的國教。在伊斯蘭教形成前的1000年時間裡,瑣羅亞斯德教是西亞的核心宗教。
居住在沙漠周邊的巴勒斯坦猶太社會中,淪為“巴比倫之囚”(前586—前538)的苦難經曆塑造出以賽亞、耶利米等傑出的預言家,非常有權威。這些預言家和他們認為的唯一神耶和華訂立了契約,在此契約的基礎上形成了猶太教。耶和華和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安拉等都屬于絕對性的唯一神,可以說是荒漠之神。猶太人是商業民族,活動範圍很廣,和為數衆多的不同文明接觸。是以,猶太教中吸收了美索不達米亞“同态複仇”思想、伊朗和中亞的瑣羅亞斯德教的最後審判的思想等來自荒漠和草原的思想。衆所周知,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在猶太教的影響下出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