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發生的事件往往反映了天上的事件,是以,有人推論,這些可怕的襲擊必定有其神聖的原型。以因陀羅的名義作戰的偷竊牲畜的盜賊必然是他在俗世中的同類。但誰是在天上發動侵襲的迪弗呢?最重要的神靈——如"秩序的守護者"伐樓拿、馬茲達和密特拉都被尊稱為"主",即阿胡拉。或許正是象征正義和真理、尊重生命和财産的愛好和平的阿胡拉們,經受着因陀羅和那些更好鬥的迪弗的攻擊?至少這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祭司的觀點。這位祭司在大約公元前1200年聲稱,阿胡拉·馬茲達委托他來恢複大草原的秩序。他的名字是瑣羅亞斯德。

一,瑣羅亞斯德與他的曙光
當這位新先知領受這一神聖的天職之時,大約30歲,并對雅利安信仰堅定不移。他大概從7歲起便開始學習如何成為一名祭司,而且專心緻志地鑽研傳統,以便能在祭祀儀式中為神靈即席演唱聖歌。然而,瑣羅亞斯德被襲搶牲畜的行為深深地攪擾了。在完成學業之後,他與其他祭司進行磋商,并在宗教儀式中沉思冥想,以求解決問題之法。在主持慶祝春季節日的儀式期間,一天拂曉,瑣羅亞斯德到河邊打水,以備當天祭祀之用。他蹚水到河裡,把自己浸入純淨的水中。當他浮出水面的時候,看到一個閃光體立于河堤。他告訴瑣羅亞斯德,他的名字是"vohu manah"。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泛出曙光:每個人必須作出抉擇,神靈也是如此——他們是站在秩序一邊,還是站在邪惡一邊? 瑣羅亞斯德的幻象使他确信,馬茲達神不僅僅是偉大的阿胡拉中的一個,而且是至上神。對于瑣羅亞斯德和他的追随者來說,馬茲達不再是内在于自然世界的,而是已經超越并不同于任何其他神祇。
這與一神論不盡相同,并不是隻信仰一個單一的、獨一無二的神。馬茲達的七個光芒四射的随從——神聖的不朽者——也是神,每一個都表現了馬茲達的一個屬性,同時又以傳統的方式與七個原始造物相關聯。然而,在瑣羅亞斯德的幻象中也存在一神論的傾向。馬茲達神創造了神聖的不朽者;他們與馬茲達具有"同一個精神,同一個聲音,同一個行動"。馬茲達并非神,但卻是第一個神。瑣羅亞斯德或許是通過默想創世傳說産生這個觀點的,傳說中稱太初有一株植物、一隻動物和一個人。是以,最初隻有一個神才合理。
但是,瑣羅亞斯德對神學思考本身不感興趣。他潛心關注破壞草原安甯的暴虐行為,并急切地尋求令其結束的方法。人民的痛苦和無助使瑣羅亞斯德受到了震動,令他進入一種分裂的、沖突沖突的幻象中。世界似乎兩極分化了,分裂為兩個無法和解的陣營。由于因陀羅和那些劫掠牲畜的人與馬茲達神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他們必然忠誠于一個不同的阿胡拉。瑣羅亞斯德斷定,如果存在一個向善的神聖源泉,必定同時存在一個邪惡的神,鼓動了那些劫掠行兇者的行徑。瑣羅亞斯德認為這個敵對的神靈阿赫裡曼與馬茲達神的威力相當,卻是他的對手。起初,存在着"兩個原始的孿生神靈,他們注定會互相沖突"。他們各自作出了一個選擇。惡靈把自己的命運同多羅格(druj)——謊言欺詐連在了一起,并且是邪惡的縮影。他是天則和一切正義及真實之物的永恒敵人。但是馬茲達神選擇了善良并創造了神聖的不朽者和人類作為他的同盟者。現在,每一個男人、女人和孩童必須在天則與多羅格之間作出同樣的選擇。
二,信仰的轉變
雅利安人世世代代崇拜因陀羅和其他迪弗,但現在瑣羅亞斯德斷定,迪弗必然已決心與惡靈一道作戰。那些劫掠牲畜的人是他們在俗世的同類。大草原上空前的暴力促使瑣羅亞斯德将古老的雅利安衆神劃分為兩個敵對的集團。善良的男女必須不再向因陀羅和迪弗獻祭,不應邀請他們來到神聖的領地。相反,他們必須完全獻身于馬茲達神、神聖的不朽者和其他阿胡拉,唯有他們能帶來和平、正義和安全。迪弗及其邪惡的追随者——那些劫掠牲畜的人,應當全部被擊敗和消滅。 生活的全部如今變成了戰場,每個人在其中都擔負一項任務。甚至婦女和奴仆也可以作出重要的貢獻。曾經管理宗教儀式的古老而純粹的律法,如今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馬茲達神曾為他的追随者們創造了一個絕對純潔和完美的世界,但是惡靈侵入塵世,并使其充滿了罪惡、暴力、謊言、混亂、肮髒、疾病、死亡和腐朽。善良的男男女女是以應使他們目前的環境免除污穢和腐敗。通過隔離純潔與污穢、善良與邪惡,他們會為馬茲達神解放這個世界。人們每天必須祈禱五次。冬天是迪弗占優勢的季節,是以在這段時間内,所有善良的人必須通過默想多羅格的危害來阻遏他們的勢力。人們必須在夜間邪靈悄悄潛入塵世之時起身,将熏香投入火中,以激勵阿耆尼在戰争中打敗邪惡。
三,"出類拔萃的超人"
然而,戰鬥不會永久持續下去。在古老而安甯的世界裡,生命似乎是輪轉循環的:季節更替,日夜往複,播種之後迎來收獲。但瑣羅亞斯德不再信仰這些自然的律動。世界正向着災難急速狂奔。瑣羅亞斯德和他的追随者們生活在一場猛烈的宇宙沖突之"有限時間"裡,但他們很快就會見證良善的最終勝利和黑暗勢力的毀滅。經曆一場惡戰之後,馬茲達神和諸神會下至塵世并獻祭。這裡會進行一次偉大的審判。邪惡的人将被從凡間清除,一條熾熱的河流向陰間,燒毀惡靈。于是宇宙将恢複其最初的完美。山巒河谷夷為一片巨大的平原,神靈和人類在那裡共同生活,永遠敬拜馬茲達神。那裡再也不會有死亡。人類會像神一樣,脫離疾病、衰老和必死的命運。 我們今天很熟悉這類預示世界末日的描述,但這在瑣羅亞斯德之前的古代社會卻從來沒有過。它來自瑣羅亞斯德對其人民所遭受苦難的憤慨和對正義的渴望。他希望邪惡的人因其對善良、無辜的人造成的痛苦而受到懲罰。然而随着時間的流逝,他開始意識到,他不會活着看到最後審判日了。另一個超凡的人将在他之後到來,他是位"出類拔萃的超人"。
幾個世紀之後,當軸心時代開始時,哲人、先知和神秘主義者都試圖通過宣傳一種基于非暴力的精神,去反對他們所處時代的殘酷和侵略行徑。但是,瑣羅亞斯德遭受精神創傷之後的見解及其對燒殺搶掠的描述,都是複仇性的。他的經曆提醒我們,政治動蕩和痛苦不會必然産生軸心風格的信仰,但卻能激發一種富于戰鬥精神的虔誠,它把複雜的現實過于單純地分為善與惡。瑣羅亞斯德的幻象具有強烈的競争性。我們将會看到,"競争"是古代宗教的共同特征。瑣羅亞斯德将一場善與惡在宇宙中的競争置于其預言的中心地位。就這一點來說,他屬于古老的精神世界。他将那個時代的暴力投射為神聖并使其絕對化。
但是,在瑣羅亞斯德那充滿熱情的倫理觀中,他确實期盼着軸心時代的到來。他嘗試将一些道德成分引入新的武士精神。真正的英雄不會恐吓他們的同伴,而是努力反擊侵略。神聖的武士獻身于和平,那些選擇為馬茲達神而戰的人堅韌不拔、遵守紀律、英勇無畏,會毫不猶豫地保衛一切善良的生靈,抵禦邪惡勢力的襲擊。秩序(天則)的捍衛者必須效法諸神看顧環境。
結語
後世的我們對瑣羅亞斯德死後的祆教曆史一無所知。但是在公元前第二個千年末期,雅利安人向南遷移,定居在伊朗東部。在那裡,祆教成為國教。它是個以伊朗為主的宗教。并且建立了軸心時代第一個穩固的宗教,瑣羅亞斯德雖然不在了,但是他留下的宗教文化卻使得後世的中東國家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軸心時代》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阿維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