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87版《紅樓夢》三十周年的聚會上,薛寶琴的飾演者王羊見到導演王扶林的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導演,我演寶琴的時候,是我狀态最差的時候。"
王扶林導演的回答卻和三十年前一樣。
"我要的就是你這個樣子。"
87版《紅樓夢》可謂是最貼近原著的影視作品,劇組精細的打磨使得每一個角色都如同從書中走出來的一般,也自然成為了難以跨越的經典存在。
但是有一個角色的選角卻引起了巨大的争議。這個角色,便是書中豔壓群芳的第一美,薛寶琴。在當時,王扶林所選中的演員,是王羊,并直言道:"就是要讓你這樣小小個頭的小美人來演寶琴。"
王扶林的選擇卻似乎沒有得到大衆的支援,很多人都認為讓王羊出演薛寶琴是87版紅樓夢中最大的敗筆,并沒有達到原著中寶琴風華絕代,勝過黛钗兩人的效果。
王羊版本的薛寶琴,難道就真的是敗筆嗎?
曹雪芹筆下的薛寶琴,美麗而又神秘。她于四十九回才登場,一到賈府便成為了人人喜愛的存在。
寶玉誇贊她"精華靈秀,人上之人",賈母還讓王夫人她作幹女兒,稱她比《雙豔圖》中的女人還要漂亮得多,探春也直言道,寶钗和其他人的,美貌都不及寶琴。
由此可見,薛寶琴的确可以看作是書中第一美,而商人出身的她從小和父親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性格裡也便多了幾分古靈精怪,天真活潑的氣息,是以才會如此讨喜。在才華方面,和黛玉寶钗比起來,薛寶琴也不遑多讓。
在詩社裡,她的梅花詩獨占鳌頭,新編懷古詩也一展才華。如此女子當真世間少有,同時,和金陵十二钗相比,寶琴的人生更加圓滿幸福,最終嫁予梅翰林的兒子,衣食無憂。
薛寶琴似乎就如同賈府的一個過客一般,來去匆匆,是這場人情世故的悲劇裡的一個過客。也正因如此,找到能夠适合寶琴的角色,便也顯得十分困難。
一開始,王扶林打算讓楊曉玲飾演這一角色,但是後來,楊曉玲潑辣的性格讓導演覺得她更适合夏金桂,寶琴的角色才讓王羊來出演。
那時候,王羊其實已經32歲了,雖然王羊天生一張娃娃臉,但和劇組裡其他二十多歲出頭的女孩子相比,還是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或許是一年前《西遊記》中五莊觀小道童一角讓王扶林看到了王羊身上的嬌憨可愛,天真無邪,他最終決定讓王羊飾演寶琴。王羊那時候也有擔憂,但導演說,就是要王羊這種狀态,讓她稍稍放心。
但是在拍攝的時候,恰逢王羊生病,病情讓她胖了一圈,身材顯得浮腫。化妝師見到王羊的時候,也直言道:"怎麼選的演員?怎麼選了這樣一個演員?"就連拍攝完後的王羊,也連連表示自己當時狀态下出演的薛寶琴,她不滿意,是一個"遺憾。"
王羊版的薛寶琴真的是87版《紅樓夢》的美中不足嗎?我看未必。
首先,雖然年齡病情讓王羊在劇裡顯得浮腫憔悴,妝容也略有浮誇,但是卻依舊擋不住她少女般的靈氣。此外,王羊身上既有古典的東方美,又有幾分異域風情。
原著中,一首真真國女孩子的詩,讓很多人覺得薛寶琴就是那有幾分真真國味道的女孩。而王羊這種氣質十分符合導演對于"洋氣"的女孩子的要求。
如果抛去生病帶來的身材浮腫問題,但看面相,就算是胖了點的王羊,也有種人間富貴花的韻味,而小個子也讓她更像一個小精靈,更顯出寶琴的嬌小可愛。
再者,王羊的演技足以撐起薛寶琴這一角色。在《西遊記》中,王羊飾演的道童能說會道,嬌俏活潑,誰也想不到那時的王羊,已經年過三十,但是仍能夠把一個牙尖嘴利的小道童演的活靈活現,足以證明王羊的演技高超。
而對于自己在《紅樓夢》裡的表現,王羊雖有遺憾,但是她的體态、眼神和動作中,都展現出了少女獨有的靈動。在衆人品嘗鹿肉的那一情節中,王羊将寶琴的神态動作拿捏得恰到好處。原著裡對這一段的描寫是:
"隻見寶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裡笑.湘雲笑道:"傻子,過來嘗嘗。"寶琴笑說:"怪髒的。"寶钗道:"你嘗嘗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愛吃。"寶琴聽了,便過去吃了一塊,果然好吃,便也吃起來。"
而王羊對這個角色的诠釋十分精彩。在回應湘雲之後,她便觀望衆人吃肉的場景,時不時的踮腳卻又暴露了她想要品嘗的念頭。女孩子那種猶豫好奇的神态便也就躍然而出。
而在她吃肉的那個鏡頭中,先是蹙眉,小口地品嘗,再是放下戒備地大快朵頤,露出滿意的笑容,細節演繹非常到位。王羊國家一級演員的頭銜也的确當之無愧,每一個眼神和動作,都充分展現出了寶琴的貴氣、洋氣以及少女感。
最後,對于文藝作品的品讀,不同觀衆有不同的品味,畢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王扶林在挑選角色的同時,不僅僅考慮的是顔值,還要考慮演員整體氣質、演技等等方面的因素。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評價說,陳曉旭其實不夠漂亮,但是她的氣質無人能敵,他甯可要這份氣質。是以在導演的眼中,王羊的氣質,是最貼合他心目中寶琴的形象的。
當然,觀衆們的心理也不難了解。因為87版《紅樓夢》實在是太優秀出色了,是以大家才會有如此高的期待和要求。而在我看來,王羊飾演的寶琴,雖有些許遺憾,但也絕不是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