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成
趙成,(1899-1959),男,蒙古人,别名趙偉成,蒙古語名二屯賽音,曾用名趙子和、張托雲。内蒙古圖默特村的村民旗鳥。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0年,他進入圖默特高中,參加了返校學生的反帝愛國運動。1923年秋,他進入京藏學校,同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1月赴蘇聯報莫斯科東方大學。1931年11月回國後,他在中共西蒙工委的上司下,開展了秘密地下工作,為白陵寺的軍事起義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七事變後,他在圖默特旗地區秘密從事反日救贖活動。1940年8月,他被任命為山西省人民政府特别辦公室蒙古政治處處長。1941年春,趙澄赴到延安學習。1942年6月調到陝北三邊辦事處國務處處長兼通訊處處長。1946年1月,他被任命為中國共産黨工作委員會委員。
此後,趙成先後擔任陝西甘甯邊區政府少數民族委員會委員、中共百人委員會委員、艾克趙盟自治區法院院長。
1951年6月起任内蒙古自治區進階人民法院院長。當選為内蒙古自治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并擔任内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委員。1959年11月4日在北京醫院去世,享年60歲。
趙成同志忠于黨,一直為社會服務,30年如一天,是我們黨的優秀共産黨員。
痛苦的童年
趙成出生時,歌曲中描述的"天、野、風見草牛羊"之美已經消失。在這裡,草原退化了,博菲爾德奇怪地被石頭砸碎,給人留下了凄涼的印象。
趙澄出生時,歌中描繪的"天、野、風、草看牛羊"之美早已不複存在,這裡的草原退化,田野裡薄薄的石頭,滿是瘡疤。
趙城家的祖先雖然留下了一些薄薄的田地,但可以年複一年地辛苦勞作,在風雨年代依然能生存,如果年雨無序,一家人會靠借來借去,吞食蔬菜來生存。窮孩子早早就懂事了,趙澄從八九歲就開始跟着父母去上班。11歲那年,趙澄長大成人,已經可以做很多農活了。這時,村裡一個鄉娲養了十幾頭牛,想讓老老大方的小趙成吃草,固執、懂事趙成不顧父母的阻撓,拎着行李住在地主牛棚旁邊的一個黑暗的小房間裡,開始了鞭牛的事業。四五年後,趙澄也從一個半個半大小的兒子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年輕人。
15歲,這個冬天,趙澄從牛棚旁邊的小房子裡回家。春節一過,阿璐就把趙澄送到喬岐城當小喇嘛。喬琦在城裡呼喚數一座大型寺廟,15歲的趙澄穿着紫色的長袍,晨鐘鼓,黃色卷曲的綠燈,突然過上了和尚的生活。
當小喇嘛,據說穿得像勤雜工。趙成每天黎明前就上火、喝茶、掃醫院,一直忙得不停。他唯一感興趣的是,這裡有一點文化可以學習。兩年的廟宇生活讓趙澄學了很多單詞,學會了蒙古語,一般都能聽懂書量。然而,他也越來越迷茫,貧窮的蒙古人如此虔誠地信仰佛陀,卻總是無法擺脫貧困;他問過虔誠的信徒,他們無法解釋。
喇嘛長袍也無法束縛趙誠那顆追求更好的心,他想突破這令人窒息的生活,到外面去尋找更廣闊的世界。17歲的趙成脫下喇嘛的袍子,上了石王寺的孟溫國小。他真的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
1920年,趙澄國中畢業,進入當時被稱為"南高"的圖默特高中四年級,師從烏蘭府、獨松、奎、紀亞泰、福定、康根成等學生。
趙成(左)與姬亞泰合影
尋找光明
趙誠來到圖默特高中後感覺神清氣爽,他是班上年紀最大的,是以同學們親切地稱他為"老趙哥",烏蘭府、奎伊、紀亞泰、佛鼎等同學都非常信任這個淳樸真誠的"老趙哥",也給了他很多幫助。
20年代初,新文化運動的新風洗禮了古城,烏蘭府、道松年、紀亞泰、趙誠等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紛紛走上街頭,宣傳抵制日本商品,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1923年夏天,趙澄從圖默特旗高中畢業,與包括烏蘭府、奎在内的30多名學生一起,就讀于北京武藏學校。
藏族學校的學生享受公務費,學校也承擔學生的住宿費,但在嚴寒的冬天,可憐的趙成和奎薇還穿着單衣,白天在教室裡雙手被凍僵,晚上兩個人隻能蓋一床被子。張武校長看到冰冷的顫抖,卻還是堅持要學趙成和奎薇,心裡惦惦的惋惜,過了幾天拿出兩套棉袍給他們倆穿,并鼓勵他們努力學習。趙澄身穿一身嶄新的棉質長袍,突然感覺到全身一股暖流,他決心為祖國的繁榮生活而奮鬥。
1923年12月,北京蒙藏學校學生姬亞泰等28人共收到圖默特旗56元
然而,很快張武主席因保護學生參加"上訪團示威"而被藏學院免職,北區委主任李大昭接到通知,一緻決定積極引導這群蒙古青年到一邊去黨,遂派鄧忠霞, 趙十堰等學生到蒙古學校與學生交流思想。隆冬的一個周末晚上,李大钊、鄧忠霞、趙世妍都來了!趙誠聽到這個好消息非常高興...大昭先生對大家說:"幾千年來,統治階級蓄意挑起民族關系,造成民族隔閡,但我們仔細想想,蒙古族人民有苦難和苦難的人,漢族兄弟也受人民之苦啊!"我們,要實作民族的徹底解放,就必須團結被壓迫人民的人民,共同努力,推翻壓迫我們的地主和牧羊人的剝削階級。"那天晚上,趙澄躺在床上怎麼睡不着,他想了很多,很多......
他在學校學習更加熱切,并于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4年,趙誠參加了北區委組織的三人小組,研究男性主義的秘密輪換。趙誠、道松尼安、丁佛三人在玄武門附近的一座破廟大殿旁,圍着一張小桌子、一盞小油燈和一幅油印的讀物,聽着大昭同志的馬赫力主義制度,達昭同志從巴黎公社到蘇聯十月革命,從中國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到世界正在興起的勞工運動......
1925年1月,鄧忠霞來到孟桑學校轉達北區委的決定——趙成加入中國共産黨,趙成心思妙想:"請組織放心,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優秀的共産黨員!"
1925年,趙成在京藏學校
留學
1925年3月,北區委根據鬥争的需要,決定派趙成、佛鼎、奎偉作為首批學生到蒙古學習。趙誠一行走進了黨校。除了黨校開設的課程外,還有共産黨(蔔)黨史、哲學等,趙誠珍惜這個學習機會,讀了很多男性作品。
10月,内蒙古革命形勢迅速發展,中國共産黨根據内蒙古國形勢,在第二次中央擴大執行委員會上及時作出了關于蒙古的決議。決議認為,應組建内蒙古民族革命黨。不久,在中國共産黨的幫助下,内蒙古人民革命黨成立了。趙澄和傅丁帶着第三位國際上司人阿爾茲洛夫作為黨校代表回國,參加了内蒙古人民革命黨的成立大會。
1925年底,該組織決定派趙成和傅丁到蘇聯東方大學學習。趙誠在東方大學預科學習了一年,并于1926年11月正式進入大學學習。主要課程包括共産黨史、西方革命史、政治經濟學等。每年夏天,學校都會安排他們在鄉下紮營,與蘇聯紅軍一起訓練,體驗軍事化的生活。
1930年春,趙誠從東方大學畢業,共産黨國際東方部派他秘密工作,前往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時,由于情況的變化,他被暫時拘留。
服務家鄉,虎口出危
1931年9月,中共國際東方部部長突然通知趙成立即回國工作。經過近兩個月的艱苦跋涉,趙澄終于在離開六年後回到了家鄉,在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的眼中,大地蕭條後,宕默川慘淡無光。
趙澄沒有費心回家探親,他先在城裡安頓下來(現在的呼和浩特),與黨的地下組織取得了聯系,得知共産國際三個月前送回家,西北共産黨特委書記王如飛20多天前在標頭被捕,黨組織在遙遠地區暫時處于隐蔽狀态。
1932年春,聯絡員告訴趙承共國際加強西北特委的工作,并派羅博夫同志回到偏遠地區工作,要求他盡快與羅波夫同志取得聯系。趙誠與家人告别,立即與標頭聯絡,經過多次詢問,得知羅波夫同志已被調往美國和農村。
王被捕後,西北特委的工作由羅波夫負責。根據鬥争的需要,在遠方地區成立了"中共遠方地方工作委員會",委員會上司同志們接受了王如飛被捕的教訓,委員會負責人羅博夫調到敵國戒備較嚴的農村,他和李森的公開職業是布商。
趙誠看到羅波夫才知道羅波夫原來是東方大學曾仲權,他回曾中權做了簡單的報告,曾仲權說:"我回來幫忙如果飛工作,不等我回來,他就被逮捕了。我們現在的任務是深入農村,動員群衆,宣傳革命真理。趙誠随後被訓示繼續在返鄉的農村地區工作。
趙澄離開美國打電話,到村落和村落,以探親訪友的形式沿大慶山地區動員群衆。有一天,趙成在離茶蘇旗鐵路不遠的一個村子裡和幾個小農戶交談,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沒有等他們撤離,幾個警察跳下馬,走到他們身邊大聲喝水:"這是吉娃娃趙成, 跟我們去!"幾名警察圍在一起抓小農弟,趙澄平靜地走上前,大喊道:"慢點,我是你要抓的人,跟他們幾個無事可做。要抓住,抓住我一個。
民警帶趙澄到城裡審訊了幾次,趙澄否認敵人沒有得到任何證據,不得不被拘留七個月趙澄釋放。
獲釋後,趙誠立即去薩拉子找組織,李森告訴他:曾仲權去烏蘭巴托報工作,遠景工作由西蒙工委上司,工委負責人是烏蘭府。Ulanf目前的公開職業是在Tummert Flag高中擔任教師。趙澄來到城裡尋找烏蘭府,烏蘭甫訓示他闖入設在"蒙古政會"中的白嶺寺......
參與組織貝靈寺暴動
1933年夏天,德國國王在内蒙古白陵寺頒布了"高度自治",遭受民族壓迫的蒙古同胞紛紛表示支援。也有許多蒙古人有抱負的年輕人去德國國王。我黨西蒙工作委員會三人小組趁着王權擴張的契機,成立了保安隊,先後派出共産黨人朱世甫、趙成、雲清等進軍,做官兵工作,秘密宣傳反日。趙澄來到保廟,進入"蒙古政委",在保安隊當中士,秘密地在官兵中開展宣傳工作。
1935年,德國國王與日本的勾結更加頻繁和公開,引起了大多數蒙古青年和蒙古政治委員會安全隊官兵的極大不滿,西蒙勞工委員會書記烏蘭府秘密來到白陵寺,訓示趙成等共産黨員動員官兵準備暴亂。
今年秋冬,紅軍勝利長征到達陝北後,好消息傳到白靈寺,進入蒙古政委的共産黨員們非常高興。這時,德國國王背叛了國家利益,與日本勾結,同志們無法忍受,想立即組織暴動。趙誠在秘密會議上說:"西蒙的工作委員會訓示我們,一旦德國國王為了通奸的榮耀公開出賣國家,就組織一場暴亂,把軍隊帶走。但現在還不成熟!德王的翅膀沒有被砍掉,我們的組織動員工作沒有做好,倉促起步必然會影響全局。同志們,想想部隊暴動後該去哪裡。"人們認為趙澄的話是有道理的,都說:"是的,暴動之後,部隊站得怎麼樣?"是以我決定拭目以待。
新年轉眼間,趙澄在保安隊休假期間回到城中,然後來到了塔布子村,将白陵寺的細節交給烏蘭府作了彙報。春節剛過,貝靈寺暴動的消息傳來。趙誠和他的戰友們正在積極準備暴徒下山後的重新安置。不久之後,部隊轉移到了比子和察蘇子,西蒙訓示趙澄離開軍隊,去該地區進行他熟悉的農村工作。
綠峰火
盧溝橋事件後,日軍開始全面入侵中國。10月,城陷後,西蒙工作委員會主任烏蘭夫,随蒙古國旗保安隊西撤標頭,渡過黃河到夷盟地區。趙成和從蒙古回來參加抗日戰争的賈立元、永福接觸,在大慶山地區農村秘密開展抗日武裝鬥争。
趙成(左)與永福在北京天壇合影留念(1953年)
1938年秋,第8路軍師李景泉進軍大慶山,黨中央訓示他們與堅持地下鬥争的同志取得聯系,共同開辟大慶山抗日遊擊隊基地。
趙成、賈立多、永福在"八路軍平川特遣部隊"隊長蔣文華的護航下,以萬家溝指揮部的首長為首,駐紮在萬家溝、八路軍12O師和當地黨組織聯合抗日、虎翼等!
根據鬥争的需要,地方黨組織和支部上司調研決策,趙成和永福通過關系潛入僞軍做宣傳和反制工作。不久,趙成被賈立多介紹,連續三個儀器來到僞蒙古軍獨立團。這個連從連長到士兵大多是圖默特旗蒙古青年,趙成以前認識很多人,連長王秉義從小就窮,非常同情革命。趙澄通過各種形式向士兵宣傳抗日營救真相,很快,許多士兵都成了趙誠的朋友,在他的鼓勵和教育下,士兵的意識有所提高,紛紛表示,他們絕不會騷擾人民,絕不會向八路軍開槍。一年後,部隊經過改編并派往固陽駐軍,組織決定趙成離開隊伍,轉入UUP抗日救援大會作為宣傳委員會。
1939年秋,在大慶山支部的大力幫助下,堅持地方工作的同志成立了"圖默爾特蒙古工作委員會",賈立被任命為書記,曲偉、趙成、永福、李森分别擔任委員。在工作委員會的上司下,在俊川的反日鬥争大張旗鼓地展開。
争取漢武抗日
1939年冬,僞"反共二師"駐紮在呼和浩特標頭地區,師駐紮在察蘇琪。師長韓武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蒙古族家庭,在圖默特旗下,曾是白陵寺保安隊的成員,很早就跟趙成一起,日軍占領歸來後,他的部隊被改編了,但他恨日本人在他的骨子裡,也找不到明确的出路, 是以非常苦澀。賈立多、趙成等及時向他宣傳黨的國策和抗日思想,并要求他拯救這支隊伍,伺機......上級決定派趙成、吳建勳到察蘇琪,幫韓武幹活。
韓武從小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和他的團隊都有老軍的壞習慣,趙澄讓他從戒煙開始,嚴明軍紀。一個月後,韓武戒煙,全老爺開始戒煙熱潮。趙誠還買了不少籃球,分發給公司,公司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
"反共師2"為大慶山8路軍購買了大量的槍支彈藥,并解決了冬季棉質服裝、食品等物資,官兵的反日愛國行為引起了日軍的意識,1940年5月5日,日軍突然包圍了師團,韓武和吳建勳被藏在鎮上進行保護, 趙誠和近30名軍官和180多名士兵被拘留。很快,30多名官兵全部陣亡。
三個月後的一個晚上,趙成和一些士兵在敵軍守衛越過長城時逃跑了。趙澄逃走了,立即回到大慶山,回到了同志們身邊。
奔向延安
1941年春,上級決定将趙成、李森調到延安學習,同時帶一批進步的年輕人。同一組還有七名代表賈立源和西北局幹部孔飛,姚偉司令員派兵護送同志下山。
1941年3月,同志們看起來要走出敵方最嚴密的地區,哨兵突然發現敵人,姚司令員率領飛馬兵迎敵,忽然傳來槍聲,孔飛、趙成、李森率領青年迅速撤離,大部分青年都已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賈立多護身落在兩個少年身後,突然一顆子彈擊中了他,賈立多在血中倒下。姚司令帶領士兵們迅速打敗了敵人,但賈立卻更永久地閉上了眼睛。姚司令員和士兵們派出同志們走出封鎖區到達更安全的地區,他們立即傳回大慶山,由孔飛、趙成、李森三個臨時黨支部組成,孔飛擔任書記,趙成、李森作為成員,執行護送年輕人到延安的任務。
趙成(右)在北海與李森合影留念
經過一番辛勤的勞動,同志們終于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一周後,西北局調趙成到蒙古文化促進會工作,同時擔任陝西省公立學校民族部的教師和校長。10月,延安國民學院成立,烏蘭府擔任教育主任,趙誠擔任專職教師,兩位四歲同志再次并肩作戰。趙成後來擔任三邊專員公署民族事務處處長、通訊部部長、陝西甘甯邊區政府少數民族委員會委員。
趙誠被任命為陝西甘甯邊區政府少數民族委員會委員
盡力而為
民族解放前夕,趙成被任命為中共伊克趙盟黨組書記、池趙盟自治委員會第一副主任、艾克趙盟法院院長。
1949年全國解放後,趙誠以極大的熱情和奉獻精神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1951年6月,内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任命趙成為自治區法院院長。當時,當人民政權剛剛建立起來,為了鞏固新政權,趙成虎病入膏肓,部署土匪,反特朗普工作,日以繼夜地審查案卷,查案,辛苦工作,辛苦工作,為黨辛苦勞作,最後使病情惡化,不幸于11月4日在北京醫院去世, 1959年,光榮的一生。
趙成是自治區法院院長
烏蘭夫(前排右二)在内蒙古北京設有辦事處
會見艾克昭盟軍通路團的所有成員
組長趙成(左四)和雲蘭(左一)
趙成(左三)和奧西圖(1950)
趙誠的家人在艾克趙盟東區合影留念(1951年冬)
左起前排:趙如英、雲蘭、趙如意(懷裡)、趙成、趙玉軒、雲淑芬
左起後排:趙如剛、趙如恒
趙成同志追悼會(1959年11月)
左起:孟淳、特穆爾巴根、李世傑、孫蘭峰、薄豔滿都(空)、哈豐加、烏蘭府、奎比、孔飛、
楊秀梅, 吳雲, 安平, 加魯布松格
第二排有潘世奇、丁佛、周濟、姚玉光、林維然、克裡琴科、
韓宇進, 陳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