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伏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逆變器進入寡頭時代

光伏太陽能承載着人類能源革命的重擔,有着無比燦爛的前景,然而産能過剩導緻許多企業正在逃離這個行業。水漲船高,光伏逆變器市場前景也同樣備受矚目。然而,經過多次的整合和洗牌,逆變器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甚至出現了寡頭趨勢,而且低價競争導緻市場競争加劇。在這樣的狀況下,光伏産業會有哪些新機遇?是否值得磁件行業繼續留戀?

光伏市場前景光明

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能源轉型更新勢在必行的背景下,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機遇。

根據歐洲jrc的預測,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占比也将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将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将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将占到60%以上。

澳洲是光照資源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該國可再生能源局光伏研究所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3月,澳洲已安裝能提供5900兆瓦電力的太陽能裝置,正式跻身全球十大太陽能國家。預計到2050年,澳洲的太陽能發電将滿足全澳29%的用電需求。

光伏太陽能也是我國重點扶持發展的領域,盡管财政“補貼”逐漸下降,但在市場和技術創新共同驅動下,全國光伏發電保持較快增長。

中國能源局資料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太陽能新增裝機達到721萬千瓦,與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

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不過,盡管太陽能光伏産業前景光明,然而有媒體指出2017年光伏産業鍊從上遊多晶矽到下遊元件,将全面進入産能過剩時代,部分光伏企業前景堪憂。

4月份美國光伏企業suniva也宣布破産倒閉,5月份德國光伏巨頭solarworld也在宣布破産。它們的倒閉宣告着光伏企業全面開啟洗牌模式,日本、美國的光伏企業将遭到血洗,而中國光伏企業中不具備競争優勢的企業也很難幸免于難。

不僅如此,中國光伏企業還面臨美國政府打壓,以及中國政府降低補貼、限制電站的雙重壓力。

suniva在倒閉前刻意擴大中國光伏企業的低價競争,利用美國“201”條款這一工具,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訴訟,要求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晶矽光伏電池片群組件發起全球保障性措施調查,給了中國光伏産業一擊重拳。

5月1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嚴格光伏電站規模的檔案,我國光伏行業将逐漸啟動“過冬機制”,地面電站名額收縮,以及土地、限電、補貼始終是未能徹底解決的“三座大山”。

這使得一些想從光伏行業投機獲利的企業開始漸漸退出市場,傳統的光伏企業也在補貼拖欠中産生了較大的現金流壓力。

不過,光伏産業尚未飽和,盡管歐美市場發展受阻,國内地面電站受限,然而印度等許多新興市場的需求才剛起步,而且未來屋頂太陽能将為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

光伏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逆變器進入寡頭時代

  “一帶一路”新局面

5月14日至15日,中國在北京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各國一起共商合作大計,并且确定了多項合作成果。其實,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光伏行業作為全球領先的中國制造業,也成為優勢産業走出去的一部分,在沿線國家及區域的可再生能源應用上也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一帶一路”不僅擴大了光伏應用市場,還打破了光伏一直依賴歐、美、日等市場格局,為中國光伏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布局、實作國際化發展帶了諸多機會,未來光伏産業的前景也呈現一片可觀的情景。一大批光伏企業正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紛紛布局海外市場。

今年5月8日,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nereus capital宣布,其合資公司medak solar projects pvt.ltd.在印度特倫甘納邦(telangana)完成了一個8.2mw的光伏項目開放存取(open access)模式并網發電。

5月16日,中利集團騰晖光伏于出席了“一帶一路”中國-阿根廷商務洽談活動。騰晖光伏在2015年開始跟蹤阿根廷胡胡伊省蔻察利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阿根廷總統馬克裡對該項目十分重視,希望在2018年5月完成并網。

屋頂發電值得期待

特斯拉在火箭回收和新能源汽車等項目上讓世界為之喝彩,而他們最近發售的太陽能屋頂産品也讓世人對新能源革命有了更多的期待。

屋頂太陽能光伏具有很多優勢,可以減少土地需求、降低對電網的依賴、減少對柴油發電機的依賴、并被證明是長期可靠的電力來源。未來,各國将出台支援性的政府政策、補貼及稅收減免等措施,預計将增加對屋頂太陽能光伏的需求。而且,不斷下滑的電池成本将導緻對屋頂太陽能光伏的增多采用。此外,全球範圍越來越多地采用分布式光伏技術将刺激市場需求。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progressive markets的報告,2017-2025年,全球屋頂太陽能光伏市場預計以年複合增率19.2%增長。

日前,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公司将從2017年開始向美國消費者提供太陽能屋頂瓦片。而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也在今年4月宣布,漢能憑借柔性銅铟镓硒(cigs)技術研制的薄膜太陽能“漢瓦”将進入中國的千家萬戶。

目前許多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動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浙江甯波的發展規劃指出,2016-2020年全市建成家庭屋頂光伏裝置9萬戶,總裝機規模達到36萬千瓦左右。

光伏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逆變器進入寡頭時代

  逆變器寡頭時代

光伏逆變器作為太陽能光伏産業的重要一環,随着光伏産業的不斷整合和洗牌,光伏逆變器行業的寡頭現象也逐漸顯現。據gtm research釋出的報告顯示,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逐漸集中,自2016年上半年起前十大制造商的出貨量占比80%。而事實上,排名前五的廠商就超過了全球一半的逆變器出貨量。

不過,盡管光伏逆變器市場集中化程度愈發明顯,但整個市場是否将徹底進入“寡頭”時代,業界有着不同的聲音。

面對大比特記者的采訪,江蘇兆伏愛索新能源有限公司硬體工程師肖俊彥認為,未來國内光伏市場的趨勢會逐漸走向集中化,幾家大企業的快速發展更是推進了市場集中化程度,但就全球而言這個趨勢還不甚明顯。印度、東南亞等地區新興崛起的小企業上升勢頭不可小觑,多極化發展可能成為未來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的最終狀态。

同樣,艾伏新能源光伏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硬體部主管袁其玉也認為目前光伏市場尚未完全進入集中化、“寡頭”時代,目前我國排名前20的廠家發展迅猛,但也有許多小型廠商經營不善,面臨轉型甚至關閉,我國光伏逆變器市場的未來走向難以定論。

北京昆蘭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袁軍則大膽否定了這一說法:“我覺得,對于這些資料我們要保持一個懷疑的态度。”他認為在評定光伏逆變器行業“前十大廠商”的時候,并沒有一個明确的标準,評定資料、評選次數、評選時間都沒有一緻性,欠缺科學嚴謹的評定标準。

不過,袁軍表示,無論目前光伏市場是否已經進入“寡頭”時代,能占據高出貨量的廠商多是以技術取勝。他認為在我國光伏行業内,華為、陽光電源都是行業佼佼者,在已知技術上,幾家排名靠前的企業的确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記者也就技術問題采訪了幾位高管和工程師,在談及其他企業在技術上是否有颠覆前十大的可能性時,肖俊彥表示如果要從規模上談超越的确是一個高難度動作,但如果單論技術的話,那完全是有可能的。

肖俊彥認為諸如sineng、general electric、solaredge等企業在去年全球光伏出貨量榜單中,都尚未進入前十,但得力于技術改進,已經打入前十排名。更有像國内大牌企業華為的優化器、組串逆變器、充電屏技術等高端産品也都是靠技術取勝的。

在這一點上,袁其玉與肖俊彥不謀而合,二人都認為未來行業中會有後起之秀崛起,用新技術碾壓舊技術。但這可能需要一個過程,畢竟技術的成功研發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

浙江卧龍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苗永春對此卻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就光伏逆變器行業來說,現在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成本問題而非技術。“現在市面上光伏逆變器的技術基本都是一樣的,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品質問題,這也直接導緻廠商關注的點是如何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去最好的産品。”

光伏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逆變器進入寡頭時代

  低價競争全面開花

苗永春提到的以最成本保證品質似乎是光伏逆變器市場無可奈何的狀況。彭博新能源财經分析師劉雨菁認為,目前太陽能光伏低價競争已經在全球範圍内全面開花。

據了解,近10年來我國光伏元件的價格從10年前每瓦近50元左右,下降到每瓦4元左右;整個光伏系統的價格從10年前每瓦60元左右,下降到現在每瓦7元,相應的光伏電價下降了76%。

就逆變器市場的價格來說,2015年集中式逆變器最低價格落至0.1元/w;2017年3月7日國電投2017年度第十批逆變器投标的價格在0.23~0.3元/w之間,而主流逆變器企業的價格則在0.23~0.25元/w之間。

對于逆變器價格從“單瓦幾塊錢”直掉到“單瓦幾毛錢”的原因,業界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袁軍表示,價格的下跌應當歸咎于這個行業原先的起價格過高,在長期發展中,弊端顯現,價格自然下跌。

袁其玉也認為價格的下跌離不開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他說:“綜合了整個市場情況來看,在幾年前逆變器剛起步階段,作為新興産業,高定價基本成為一項行内準則。在市場小、用量少的情況下,高定價就微妙地保持了市場平衡。但随着産業發展、市場壯大、用量增加、普遍性增強,原先高價格的市場平衡被打破,漸漸地,價格慢慢回跌。近年來,政府補貼下降、企業價格戰等也都是價格下跌的次要原因。”

苗永春同樣認為價格下跌是市場競争産生的結果,不過他認為:“目前這個成本價已經很低了,按照市場定律來說,一般不會再往下跌。”

目前看來,光伏逆變器的單瓦價格下跌已形成不可逆的局面,那這會對企業造成什麼影響呢?在記者采訪的幾家企業中,都表示對逆變器單瓦價格下跌并不擔憂。

“其實價格下跌對我們公司影響倒是不大,目前我們主要布局在五千瓦的組串式逆變器。”袁軍坦言道。

分布式大熱

誠然,前兩年大規模上馬的地面光伏電站盛況将不再,光伏電站建設将逐漸從拼規模走向拼電價、拼品質的時代。而分布式市場的火爆,無論是工商業還是戶用卻表現的格外亮眼。

中國能源局資料顯示,新增裝機呈現集中式光伏電站降速和分布式光伏發電提速的态勢。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裝機478萬千瓦,同比下降23%;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243萬千瓦,同比增長151%。

根據媒體調查,2016年4月,一家主營中小機型的逆變器廠商透露,“這個月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無獨有偶,2017年4月,另一家主營小機型的逆變器廠商表示,“銷售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預計下半年的銷售情況仍将客觀。”

事實上,近年來随着分布式光伏的發展,組串式逆變器漸有取代集中式逆變器的勢頭。目前我國光伏電站的建設從西北地區向中東部轉移,逆變器應用場景也由戈壁灘轉向沿海地區、丘陵地帶等。

光伏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逆變器進入寡頭時代

英威騰亞太區總監潘勇強說:“與集中式地面電站不同的是,在東部沿海地區及丘陵地帶,大多數是由多種角度和多個屋面組成的工廠屋頂,安裝面積受限。這對逆變器的靈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讓組串式逆變器迎來了發展契機。”比如在一個1mw的屋頂光伏項目中,隻需要安裝30多台擁有兩路mppt的三相30kw組串式逆變器,其發電效率會高于集中式逆變器。

肖俊彥介紹到,相對于集中式逆變器而言,在故障發生時,組串式逆變器得益于直流線纜較短,安全性相較于集中式交流線纜安全性更高。在故障發生時,組串式逆變器可直接由現場運維人員進行更換處理,簡單快捷,先保證發電,然後再對故障機器進行分析、維修。但集中式逆變器則需要到場定位、維修,處理時間較長,發電量損失大。

袁軍也表示盡管目前逆變器産品百花齊放,集中式、組串式、集散式、微型逆變器等新産品層出不窮,但未來發展趨勢應當仍然是以集中式群組串式為主。“但就整個市場來,分布式光伏将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成本下降、操作友善等都是它的核心優勢。随着太陽能熱水器在我國高速發展,未來分布式光伏的普及程度甚至我們可以想象是跟路由器一樣,普及到千家萬戶裡。”

國産逆變器成市場主流

從ihs markit global釋出的2016光伏逆變器排行榜來看,有四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再次顯示了中國企業的影響力。除了華為和陽光電源繼續占據前二位置,上能電氣也上升到第六位,特變電工上升至第七位。

光伏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逆變器進入寡頭時代

  2016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排行榜

近年來,我國光伏産業在一連串利好政策的驅動下,市場實作了大規模開啟,直接刺激了逆變器市場需求的擴大。國内逆變器廠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2012年我國光伏産業巅峰期時期,全國約有近300家逆變器企業。

一大批國内優秀的光伏逆變器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光伏逆變器行業中的翹楚。國内企業自主研發的光伏逆變器在對成本控制日益嚴格的市場上更具優勢,同時,度電補貼的方式讓使用者更加關注發電量,進而對逆變器的品質與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逆變器發展速度可觀。

特别是2016年以來,受到中國光伏市場增長強勁的積極影響,中國的逆變器供應商均從中受益而發展良好,而迫于部分廠商打出的“低價戰略”,一些外國生産商不得不降低産能,甚至關閉工廠,國産逆變器發展一片叫好。

不過,袁軍卻認為外國廠商的撤離是國産逆變器成為主流的一大推手,但目前而言,逆變器的許多技術都還是借鑒甚至克隆外國廠商的,國産逆變器的主要成就隻能說在于産品外觀設計和保質保量。

肖俊彥也給出了同樣的答案:“目前,雖然國産逆變器的銷量排名靠前,但國内産品無論從品質還是技術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國内企業應進一步積累經驗,學習技術。”

袁軍更是直言道:“克隆技術是萬能的,但也是停滞不前的!”

依賴進口元器件

在國産逆變器成為市場主流之際,有人認為國産逆變器在核心元器件方面已經擺脫了進口依賴,國産逆變器逐漸被各大光伏電站認可和接受,這說明國産品牌已經完全擺脫了以往所存在的各種技術問題。

對此,各工程師和企業高管都給出了一緻的否定答案!

袁其玉認為相較于光伏産業剛起步的階段,目前有一部分逆變器元件的确已經擺脫進口依賴,但核心元器件(主要晶片、igbt子產品等)基本都還是國外的産品,許多功能元件的研發都遠遠落後于歐美日國家。“我們要從技術上去突破這些問題,但這不僅僅是逆變器企業的事情,應該放眼到全行業,重塑上下遊的關系,不斷提高生産技術。”

同時,袁其玉說:“當然,也不是說我們的技術一直止步不前,近年來國内也湧現了許多的新産品、新技術。隻是我們暫時仍然沒有在核心技術上取得關鍵性的突破,在核心元器件的生産與研發上,仍然産品同質化、價格戰等‘老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肖俊彥同樣表示,目前我國光伏逆變器的發展中,不僅核心元器件沒有擺脫進口依賴,在産品同質化、企業價格戰、 保量不保質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問題。肖俊彥認為在企業未來的發展不僅要注重品牌效應,更重要的是核心專利技術水準的提高、産品品質的保證,在市場競争中保持初心,有序參與市場競争。

光伏開啟全面洗牌模式 逆變器進入寡頭時代

在關于核心元器件的進口依賴問題上,袁軍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我們并不能一味地認為核心元器件沒有擺脫進口依賴,而是我國廠商在選擇器件的時候,更傾向于選擇外國産品。逆變器廠商普遍認為外國品牌在品質、技術上比國内企業做得好,選擇國外器件是一條簡單快捷的道路,但卻導緻我國廠商失去了研發動力。”

說一千道一萬,正如苗永春對大比特記者感慨道:“逆變器市場瞬息萬變,要想占有一席之地,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本質,最重要的是注重産品研發,專注于技術水準的提高!”

磁件企業如何掘金?

盡管光伏逆變器市場存在集中化和低價競争趨勢,但目前仍不斷有磁件企業湧入這個新行業。廣盛電子(南昌)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李揚在接受大比特記者采訪時介紹到,廣盛電子目前正在布局進軍光伏逆變器領域,已經針對較正常光伏逆變器推出了相關産品。

盡管光伏逆變器的“寡頭”情況愈發明顯,但李揚認為:“光伏逆變器是否進入‘寡頭’時代,其實對磁件行業的需求量影響不大!”他認為,磁件企業在光伏逆變器領域的發展前途主要落實到産品需求量和整體市場前景,“寡頭”時代的出現更是昭示急需創新技術的出現。

對此,南京博佳機電有限公司市場部副部長戴榮表示認同。據戴榮介紹,博佳的主要客戶集中在内蒙古、青海一帶,屬于我國光伏産業高頻需求領域,無論是逆變器還是變壓器的需求量都是巨大的。“對于内蒙古、青海等地區,我認為逆變器的發展近幾年都不會緩速,但對于内陸地區而言,無論是使用環境還是整體需求,都不如西北地區。可行性低、整體成本高都成為限制逆變器發展的原因。”

而山東中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經理葉劍德則認為,逆變器“寡頭”時代的出現,對磁件企業而言有利有弊,企業無法把控市場走向,隻能緊随市場潮流,不斷進行産業創新更新。

采訪的最後,大比特記者問及葉劍德認為磁件企業應如何在“寡頭”、“微利”的逆變器市場掘金,葉劍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這個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作為磁件企業我們的焦點是把技術研發和生産踏踏實實做好!”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