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瑪麗和馬克思》:孩子的友情是愛,是需求,是救贖,父母請尊重《瑪麗和馬克思》: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友情,需要用愛和溫暖澆灌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如果遇到,父母請尊重孩子需要朋友,而父母要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則

作者:教育共識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友誼的光芒就像磷火,當四周黑暗之際,最為顯露,交友的品質可能會決定人一生的方向。

如果說友誼對成人來說如此重要,那麼對孩子來說也同樣如此,可以說好的友誼可以治愈孩子的一生。

《瑪麗和馬克思》這部動畫電影上映于2009年,講述的是一個“孤僻”的孩子和一個“不會愛”的成年人的友誼故事,整部影片既溫馨又治愈。

多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比較高,但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點,是以孩子不需要将自己包裹起來,勇于去愛才是需要學會的。

《瑪麗和馬克思》:孩子的友情是愛,是需求,是救贖,父母請尊重《瑪麗和馬克思》: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友情,需要用愛和溫暖澆灌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如果遇到,父母請尊重孩子需要朋友,而父母要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則

瑪麗的父親工作忙碌而且也不願意陪伴女兒,母親是一個酒鬼,而且還有一些不良行為。在缺少父母關愛的成長下,再加上臉上帶有胎記,使得瑪麗的性格孤僻且自卑。

但幸運的是小瑪麗有一個“大朋友”馬克思,他們是筆友,每次的交流通過書信來交流,因為馬克思的陪伴,讓瑪麗變得開朗、自信、陽光,并且在成長的過程中,開始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

而瑪麗長大之後也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醫學專家,并出版了自己的書籍,從一個自卑的女孩變成了一個自己的女人。

瑪麗能有如此大的改變,不得不說,友情在她生命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以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友情的重要性。

《瑪麗和馬克思》:孩子的友情是愛,是需求,是救贖,父母請尊重《瑪麗和馬克思》: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友情,需要用愛和溫暖澆灌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如果遇到,父母請尊重孩子需要朋友,而父母要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則

1)愛好運動的朋友

孩子到3歲之後,父母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與愛運動的朋友交往,讓運動來帶動孩子的旺盛力。隻要孩子能夠養成堅持運動的習慣,父母的目的就達到了,必要時可以介入孩子的友誼,保證孩子做的運動可以有益于身心健康。

2)異性朋友

在孩子4歲左右,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與異性同伴進行交流,這樣可以打開孩子的視野和思路,了解到不同性格的人群,學會共情和溫暖他人。

《瑪麗和馬克思》:孩子的友情是愛,是需求,是救贖,父母請尊重《瑪麗和馬克思》: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友情,需要用愛和溫暖澆灌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如果遇到,父母請尊重孩子需要朋友,而父母要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則

3)家附近的朋友

孩子在5歲之前就應該和年齡相仿的同齡人玩耍,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交流空間,時間長了,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熟悉起來。

但由于孩子年齡尚小,父母需要給孩子們立規矩,比如不要打架,要學會分享,而擁有玩伴,也會讓孩子知道,友情是很重要的。

4)年齡稍大一點的朋友

孩子在上學之前,父母可以讓孩子與親戚家的哥哥姐姐交朋友,這樣他們會為孩子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而孩子也更願意聽取他們的建議。

當然父母要确定這個年齡較大孩子的品行與習慣是積極的,才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瑪麗和馬克思》:孩子的友情是愛,是需求,是救贖,父母請尊重《瑪麗和馬克思》: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友情,需要用愛和溫暖澆灌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如果遇到,父母請尊重孩子需要朋友,而父母要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則

5)孩子自己選擇的朋友

随着孩子的長大,他們會獨立選擇自己喜歡的朋友交往,無論家長是否同意,都不要去過分阻止,因為這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但孩子的認知能力不足以讓他正确辨認真正的友誼,是以父母要告訴孩子一些交友原則,給孩子以正确引導。

《瑪麗和馬克思》:孩子的友情是愛,是需求,是救贖,父母請尊重《瑪麗和馬克思》: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友情,需要用愛和溫暖澆灌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如果遇到,父母請尊重孩子需要朋友,而父母要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則

1)不怕受挫

情感是一種很複雜的東西,其中夾雜着幸福與傷害,是以孩子在交朋友時,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挫折。

此時父母要告訴孩子,這些無需擔心,及時幫孩子調整情緒和交流方式,慢慢地他們就學會了正确的交友方式。

2)父母不要将功利心帶入其中

如果父母隻讓孩子與學習好或是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交朋友,那孩子長大後,就會認為交朋友是為了擷取利益,而不是付出真實的情感。童年是純潔而善良的,希望父母不要把過多的“功利心”加入其中。

《瑪麗和馬克思》:孩子的友情是愛,是需求,是救贖,父母請尊重《瑪麗和馬克思》: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友情,需要用愛和溫暖澆灌孩子需要這5類朋友,如果遇到,父母請尊重孩子需要朋友,而父母要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則

3)教孩子客觀,但要放權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玩伴品行有問題時,而孩子又很喜歡和對方玩,此時家長不要動怒,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客觀分析其中的利弊,最後将選擇權交回到孩子手中。

同時父母也要反思,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是否是自己疏于對孩子的陪伴。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内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