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休戰”,算是個國際慣例。
1993年,國際奧委會整合184個國家,向第48屆聯大送出草案,呼籲各成員國在每屆奧運會開幕和閉幕前後各一周以及奧運會期間,遵守奧林匹克休戰協定,這個決議草案獲得121票,順利通過。
從此,曆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主辦國家,都會向聯合國大會送出審議并通過《奧林匹克休戰決議》。而此屆巴黎奧運會的休戰決議,已于23年11月21日,在第78屆聯合國大會上,以118票贊成、2票棄權、0票反對正式通過。馬克龍給俄烏送“大禮”,停戰一個月,反被羞辱!
時間上,2024年巴黎奧運會,即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将于2024年7月26日開幕,8月11日閉幕。若真按決議要求,開幕前第七天至閉幕後第七天,這加起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要求激戰正酣的雙方,放下武器,休養生息,這有可能實作?
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明确告訴發出奧林匹克休戰呼籲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我不信這個,休戰隻會幫助俄羅斯調動其部隊和重裝”,簡而言之,基輔果斷拒絕了法國的請求。
照說,如今連哈爾科夫州也變成了前線,烏克蘭正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盡管美國已經準許了對烏克蘭的軍援一攬子計劃,但問題在于,援助計劃和武器實際出現在前線的時間空檔太大,烏克蘭明顯扛不動了。17日,澤連斯基簽署了《罪犯動員法案》,預計2萬多名囚犯,從監獄直接拉到戰場,這罪犯都要上戰場,烏克蘭人的血,估計離流幹真不遠了。
此時,作為弱勢的一方,争取一個月的停火時間,顯然對烏克蘭更有利,可澤連斯基卻不假思索的拒絕了,這打的什麼小算盤?
第一,根本原因在于,澤連斯基不相信普京會因奧運停戰,俄羅斯軍隊也不會因為馬克龍的主張而停止進攻的步伐。
畢竟這一塊,俄羅斯卻有前科,08年奧運會,格魯吉亞進攻南奧塞梯,正在參加開幕式的普京,一通電話“開打”,俄羅斯7萬大軍奔赴南奧塞梯戰場。2022年又是冬奧會,閉幕第4天,普京宣布開展“特别軍事行動”,俄羅斯四路猛攻烏克蘭。
第二,俄烏沖突爆發後,盡管法國也為烏克蘭提供了不少人道主義援助,但相較于美國、英國、德國等西方其他大國的做法,法國表現得扭扭捏捏,立場一直猶豫不定。而在美國援助遲遲沒有到達之時,馬克龍也隻是喊一喊蒼白無力的口号,至今不見行動。
是以最後澤連斯基還說:“烏克蘭需要100多架F-16來對抗俄羅斯空軍,而烏克蘭得到的防空裝置目前隻滿足了四分之一的需求”,這就很尴尬了,停火沒談成,還被斯基怼臉催債!
第三,根據烏克蘭憲法,5月20日是澤連斯基任期結束的日子,也就是說520後,澤連斯基将成為烏克蘭沒有“名分”的總統,如果一直處在戰争狀态,這還好說,若真要停戰一個月,你們覺得烏克蘭人會琢磨什麼事?
據去年年底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前烏軍總司令紮盧日内的支援率約為90%,而身為總統的澤連斯基,支援率僅為77%。一旦選舉如期,澤連斯基将輸得一敗塗地,雖然紮盧日内并未展露出野心,但事情似乎正朝着紮盧日内取代澤連斯基的方向發展。
當然了,對于馬克龍的提議,俄羅斯方面也是一口回絕。
前段時間說要“出兵烏克蘭”,狠話撂得最兇的是誰?而且,沒記錯的話,這奧運會壓根就沒讓俄羅斯參加啊?國際奧委會說什麼來着,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隻能以個人名義參賽,獲得獎牌之後,既不能升俄羅斯國旗,也不能奏俄羅斯國歌。是以,這奧運會和俄羅斯有半毛錢關系?
如果隻是這樣就算了,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說法:“俄羅斯犯了戰争罪,不允許參加奧運會”。那同樣的,以色列在加沙血洗四方,這算不算?是以,哪來的大臉,去要求俄羅斯“奧林匹克休戰”呢?
馬克龍想法确實不錯,一旦成功,“高盧雄雞”影響力再上一籌,隻不過,自己幾斤幾兩沒點數?既不肯花大代價支援烏克蘭,又拿不出足以改變戰局的戰鬥力,是以,您馬克龍,算老幾?
最後,補充一個曆史小事件:法國巴黎第一次奧運會,1900年5月14日至10月28日 ;八國聯軍侵華,始于1900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