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陳永貴出生于山西省西陽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那場戰争的災難年代,農民的生活十分艱難,陳永貴五歲,父親為了謀生,離家出走,來到了大寨,開始了新的生活。父親去世後不久,年幼的陳永貴靠把羊送給地主謀生。

抗日戰争期間,陳永貴與八路軍密切接觸,經常向他彙報敵情,一度被日軍俘虜,幸好沒有證據,再加上錢支付他的保釋金,他被釋放,後來來到縣裡工作,解放後,土地改道, 回到村子陳永貴又分了土地和房屋,1948年陳永貴入黨,并擔任大寨村黨委副書記,1953年擔任黨委書記,帶領村民自力更生,辛勤努力改變家鄉的農業生産環境,使大寨村的農業生産不斷創造新的業績。
20世紀50年代末,他兩次參加山西省農業合作社代表大會,并擔任西陽縣第一人民公社——紅旗公社,常委副書記,1959年,陳永貴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慶典,經毛主席采訪,60年, 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國掀起了"工業大慶,農科大寨"的口号,大寨黨委書記陳永貴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典範。
1967年,陳永貴任山西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次年赴北京參加九大,1969年當選為中央委員,後任朔陽縣委書記、晉中區委書記、山西省委副書記, 政治局委員。
1975年,60歲的陳永貴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雖然身居高位,但真誠樸實的陳永貴一直保持着樸素的着裝,頭上一直系着一條白巾,讓與他接觸的人感到親切,堅持在成為副總理後,陳永貴, 他沒有把戶口搬到北京,也沒有拿國家工資,勤勞為人民工作,盡職盡責,1980年,陳永貴辭去副總理職務,六年後在北京去世。他去世時享年71歲。
陳永貴于1941年與一對已婚夫婦李虎奴結婚,50歲時因病去世。這時陳永貴也是全國學習的楷模,忙事他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生活,于是組織介紹他和宋玉林相識,兩人結婚後不久就相識了,陳永貴有宋玉林的照顧,可以專心工作, 兩人活了20年,2018年4月6日,宋玉林在大寨村的家中去世,享年92歲。
陳永貴一生中有三子一女四子,長子陳明珠是政界唯一的兄妹,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嚴格,陳明珠因父親的原因沒有得到特别照顧,他一直在西陽縣擔任縣委宣傳部長, 現已退休。
次子陳明山長大參軍,在陝西當工兵,本來有機會進入軍校,因為成績優異,以後的發展應該很好,但陳永貴覺得二子還應該還是勞工,然後陳明山複員回到家鄉拖拉機廠工作, 然後調到縣電局工作,直到退休。唯一的女兒在西陽縣警察局工作,直到退休。
三子陳亮是家裡最好的成績,1986年他被北京師範大學錄取,他的聯考時父親剛剛去世,陳永貴一直希望家裡能成為大學生,可惜沒看到兒子上大學就去世了。由于生活條件有限,陳亮璀璨大學生活一直吃苦耐勞,培養了堅韌的性格,大學畢業後一直擔任澳洲企業董事長,自雇後現在是新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