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州美女綠珠

作者:健筆
白州美女綠珠

綠珠,一個偏僻山村女子,後來居然能與一位豪賈巨富聯上關系,這是她包括她家裡人、村裡人、她周圍的人始料不及的。但後來真的是和石崇千裡相會了,而且演出一幕由喜而悲的曆史劇,至今在綠珠故裡、在了解中國古代史的人們眼中,仍有揮之不去的記憶。

綠珠故裡,在廣西博白縣雙鳳鎮綠蘿村,距縣城二十多公裡。此地位于縣之西北部,四面環山,乃六萬大山餘脈,莽莽蒼蒼,象條巨龍從北而南迤逦而來。古老的綠蘿村在蔥茏的谷物和黛綠的青山包圍之中靜靜默默,晉代最為美侖美奂的佳人綠珠即誕生于此,并将在她的故裡世代相傳她的美名。

古代的博白稱白州,因有白江而命名。白州秦朝屬象郡,漢朝屬合浦郡。縣境内有南流江、雙角山。史書記載:“綠珠生雙角山下,美而豔”。南流江當時是通海的水上“公路”,博白當時雖地處偏遠,但因有了這條江,就聯通了中原與沿海的關系,因為南流江往南可達當時的沿海交通要地合浦,此地珍珠最為出名,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合浦)南珠”之譽。

按當時白州的風俗,以珍珠為最珍貴的寶貝,那家生下女兒就叫珠娘,那家生下男孩就叫珠兒。綠珠的名字就是是以而起的。珍珠顔色一般為白色,但綠色的也偶而出現,綠色珠是珍珠中的最最上品,有如綠寶石,價值連城,誰家要是産有一、二顆綠色珍珠,那就可居為奇貨,大發一筆了;然而綠珠姑娘是以取名“綠珠”,并非她家人認為其奇麗可恃,而是綠珠實在長得與衆不同,清妍秀媚,而有此美稱的。

沿南流江往北,經北流河、西江、桂江、漓江,過靈渠,渡湘水,跨洞庭,到達長江,溯漢水,至洛河,抵達中原地區河南洛陽。當時,交趾(越南)采訪史石崇就是沿這條水上交通網經博白、合浦前往越南的。

石崇認識綠珠,是偶然的;她家庭大窮,母親不得不把她送到較遠的博白縣城找點事情做,期間,綠珠不時給家裡寄些銀兩,這樣才勉強維持其弟上學和家中日常生活之用。

不久,當時聞名全國的富豪石崇作為交趾的采訪使來到博白縣,土官為了趨奉、巴結采訪使,在家中設盛宴款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貴客,席間,他令綠珠跳舞、唱歌、吹笛,為石崇侑酒助興。隻見她朱唇一啟,那歌聲頓時就像一溫清澈透亮的山泉水淙淙流瀉;她擺動袅娜的身姿翩翩起舞,就像那風中的碧荷、雲中的白鶴,秀麗多姿;她的笛聲是那樣的清純、甜美、脆亮、悅耳,動聽極了。

此時的石崇醉了,那還顧得喝酒!他睜大雙眼,就像着了魔一樣癡癡地盯着綠珠。這姑娘大美了,實在是大美了:真是傾城傾國啊!窈窕輕盈的身材,搖曳生姿;豐滿紅潤的臉頰,淺笑輕愁;一雙晶瑩透亮的大眼睛,忽閃忽閃,流瀉着滌人肺腑的稚氣。

的确,石崇可以說是富比王候(曾與晉帝宗室比富),身邊妻妾成群,他曾對人說,秦始皇有妻妾無數,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而我石崇雖不為皇者,卻也有衆多美姬,他曾是以無比自豪,傲視世人。石崇雖坐擁如此之多的麗姝美妾,但相較之下恍若下凡仙女之美的女子,無過綠珠者。他的審美視線開始轉移了,轉到了綠珠的身上。綠珠對眼前這位英俊倜傥、高貴端雅的男子不屑一顧,她盡情施展自己才藝,顧盼生姿。石崇意亂情迷,連筷子也記不得動了。

“大人一路風塵仆仆,就讓下官再敬你一杯吧,祝君一路順風,仕途通達,财源旺盛通南流。”土官站起來笑咪咪地奉承道。

“啊,好好!官人你真會說話,我不僅要财通南流,還要情牽綠珠呢!哈哈!”石崇如癡人說夢同時又為自己的失态感到有些愧窘,話畢,一飲而盡。土官這才知道石崇已深深地被綠珠姑娘的迷人魅力所吸引,自思道“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将綠珠介紹與他,日後請他幫忙撈個更大的官職什麼的也友善。”

宴會結束,曲終人散,綠珠退出客廳,洗澡去了,而石崇還在癡癡地等綠珠的出現。土官見此,上前道:“綠珠姑娘洗澡了,請石大人稍等”。石崇說:“是的,我有話要跟她說”。

綠珠在浴室惬意地洗澡,因心緒不定和激動,邊洗邊哼着小曲。她的整個胴體浴沐在喜悅和水霧萦繞的浴室中。其身段優美,白嫩柔滑,就像是一塊潔白細膩而又微泛殷紅的美玉琢就,她那長長的秀發,披散在玉肩上、胸乳上,就似一匹光亮柔美的絲緞。每當她撫柔自己的肌膚,她的心頭總會升起一種欣慰、自豪。綠珠洗澡畢,回到閨房,一會兒,迷迷糊糊就進入了夢鄉……

石崇在客廳久等不見綠珠的影子,耐不住寂寞地問土官:“綠珠姑娘到那裡去了,竟敢欺騙本官?”土官被這一問吓了一跳,忙道:“可能已回閨房裡,請大人自己進去吧,她若問你,你就說是我叫你進去的。”石崇依言而行,輕輕推門進入綠珠的閨房,但見綠珠已獨自入睡,因為她大疲困了。

突然,一雙有力的臂彎緊緊把綠珠抱住,綠珠這才從夢中醒來,朦胧中,綠珠輕呼“求求你不要纏我,讓我好好地睡一夜吧!”她以為是土官又來糾纏自己,不快地嘟着嘴。然而,當她睜大眼睛看個明白時,禁不住吃驚叫道:“你……怎麼是你?”石崇忙解釋道:“姑娘莫驚,我是剛才欣賞你那美麗歌舞的石崇啊!你長得大美了,我一見你就鐘情,魂都被你勾走了。如果你不嫌棄我,以後你就跟随我吧,我保證和你白頭到老,海枯石爛情不變。”

綠珠使勁地往外掙,驚慌地說:“不,不行,這怎麼可以!”石崇笑嘻嘻道:“這你就放心了,是縣大爺叫我進來和你幽會的,他還私下和我說‘大人要是這麼喜歡綠珠,就讓綠珠跟随大人吧!’現在就看你的了,如果你肯跟我,我定會專寵于你,始終不變,讓你過上比在這兒好上千百倍的日子!”

綠珠甚是不悅,心裡卻暗恨那土官。後來石崇賞給綠珠父母三十鬥珍珠,帶走了白州美女綠珠。他在河南洛陽,專門為綠珠蓋了一幢豪華富麗的别墅,還修築了一座大花園,取名“金谷園”。金谷園依山傍水,又栽種着奇花異草、佳木修竹;養着各種名貴的鳴禽,很像個“世外桃源”。

綠珠自從到了洛陽,果然百般寵愛在一身,從此石崇不早起,還親自創制《懊侬曲》、《昭君辭》讓她歌舞:“我本是良家的千金,如今就要遠嫁異鄉……。”石崇就喜歡綠珠唱《昭君辭》思念家鄉親人時西施颦眉般的美态。

石崇遇上了綠珠,是他的姻緣,是他人生的最大勝利。作為一個男人,終其一生都在尋覓這樣一個女人:在她溫柔、美麗的懷抱中,享受最幸福的擁抱,一種唯有他認可的女人才有的擁抱。對于石崇,綠珠當然美極了,是他眼中最可人的女人,他原有的衆多妻妾都等而外之。遠在中原的一代巨富到被當時稱作“蠻荒”之地的白州,遇上了如此絕妙的綠珠,并帶回洛陽金屋藏嬌,他當然引為自豪,陶醉其中了。醉是一種愉悅得靈魂像要脫離了肉體的境界,幸運的石崇擁有了它,他笑了,笑得有點輕狂。

不過,石崇的失敗恰恰從這裡開始。自從綠珠到了洛陽,其美名就不胫而走,連遠在京師的皇族宗室都曉得洛陽巨富石崇到南方帶回個南國佳人綠珠,引得許多人唾涎她的美色。人們還知道石崇除有一個絕妙的綠珠外,還有許多美色僅次于綠珠的美女。

他常愛把手下的幾十名美女扮成一個樣子,讓她們挂着玉龍佩,戴着金鳳冠,連衣結袂,繞柱而舞。如果他要召見其中一位美女,不用叫姓名,隻聽佩玉之聲和服飾钗色,随手指點,一點一個準。他又常将名香碾成粉末,撒在象牙床上,讓美女們從上面走過,如果不留腳印,他就立即賞給該女一百粒珍珠;如果留了腳印,就令該女節食減肥。是以,美女們常在閨中相戲道:“你不是細骨輕軀,哪得珍珠百粒”。看來石崇還是倡導減肥的始作俑者之一。

綠珠對石崇如此浪蕩用情很反感,說那是要招緻報應的。于是,故意不搭理他。石崇讓她跳舞,她就說:“有那麼多的美人為你跳舞,你還嫌不夠嗎?”讓她吹笛子,她說:“我身子不舒服,連氣都喘不勻,怎吹得動?”石崇見她癡憨嬌俏的情狀,弄得啼笑皆非,也拿她沒辦法。更讓他不堪的是,綠珠競不讓他晚上進房。他氣得直搗腳,大聲嚷道:“從來沒有誰敢這樣挾制我,這小娘子真讓我給寵壞了,我以後再也不想見到你了!”

話雖這麼說,真要是三天不見,如隔三秋,石崇就會茶飯無味,坐卧不安。于是隻得派人去請。綠珠不至,他隻得躬親道欠,低聲下氣地求她原諒。綠珠含淚說:“我反對你這樣,也是為你好,你鬧得實在太不像話了,君不聽說乎?‘堆出于岸,水必摧之’,做人大特出了是要惹人側目的”。石崇摟着她寬慰道:“我以後改掉則是,你不要再和我賭氣了,你一氣,我的方寸就全亂了。”綠珠這才破涕為笑。

但這似乎已經晚了,兩年後,趙王司馬倫起兵作亂,其賊黨孫秀是個有名的好色之徒,他曾在石崇的府邸見過綠珠,早就唾涎綠珠的美色了,隻恨沒有機會将她弄到手,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趙王一亂,他首先想到的勝利果實就是綠珠。他派人向石崇指索綠珠,當時,石崇正在金谷園嬉戲玩樂,聽說孫秀派人來索要綠珠,不由怒火中燒。但他不便發作,假裝鎮定,讓園中的舞姬排成隊,讓使者挑選。

使者道:“服侍你的人都實在大漂亮了,隻是我奉命要的是秀甲天下的綠珠,還勞你指點一下那一位是?”石崇非常惱怒:“其他人我并不吝惜,就是綠珠誰也休想打她的主意。不要說區區一個孫秀,就是趙王爺也别想從我手中得到她。”男人對她心愛女人的摯着,就是如此堅忍不羁,真應了那句古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使者面帶冷笑,話伏殺機:“大人休要動怒,保重身體要緊。大人博古通今,察近知遠,你應三思。孫中書令的為人,想必你不是不知道吧!何況目下正是趙王司馬倫手下的大紅人,萬一他沖冠一怒為紅顔,到時你後悔也晚矣!”石崇接着說:“我意已定,再說也是徒勞,你回去告訴孫秀吧!”說罷拂袖而去。

孫秀得不到綠珠,惱羞成怒,跑到趙王司馬倫跟前添油加醋地說石崇如何驕橫跋扈,如何對趙王心懷不恭,謾罵趙王為亂臣賊子,無惡不作。趙王本就對石崇驕奢豪縱,傲物不羁的習氣頗為不滿,聽了孫秀之言,更是火上添油,當即下令要将石崇滿門抄斬,以解心頭之恨。是以,象孫秀這樣的小人一旦得志,即便你石崇有三頭六臂,富可敵國,也無濟于事了。

孫秀帶領大批人馬,很快将金谷園團團圍住,園中充滿喧嚣的搶掠聲、哭叫聲,昔日甯靜、優美、如詩如畫的金谷園再也風光不再了。

此時,石崇正在樓上與綠珠飲酒解悶,見此情景,不由哀聲長歎:“綠珠啊,我的寶貝,我今天為你惹下大禍了,我為你而死,死得其所,可是你怎麼辦呢?孫秀那個老狐狸是不會輕易放過你的,你要好自為之啊!”

未待石崇說完,綠珠早已淚流滿面,她緊緊依偎在石崇的懷裡,石崇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辛酸,因為這種擁抱将會一去不再,綠珠哀泣道:“你且放心,我決不會做出半點對不起你的事!”說罷,她深情、留戀地吻了吻石崇,突然抽身掙出他的懷抱,飛也似地奔向樓台,等到石崇躍身去阻止她時,她已縱身一跳,墜下高樓。

一代名姝美女,就這樣香消玉隕了,石崇也被綁縛到東市斬首。綠珠以她的溫情柔意滿足了石崇的渴望,同時,石崇對綠珠的溫柔也是以産生了依賴情結,這個情結決定了石崇喪失了擺脫這個天姿國色般美女的力量,是以也就難免以悲劇而告終。唐代詩人杜牧曾有詩詠之:“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是的,時間越過一千七百多年,南流之水流個不停,而今僅遺下綠珠故事在流傳。

透視石崇與綠珠之關系,石崇之死,雖由綠珠而起,但也與他不無關系。他曾做過荊州刺史,攫取了許多不義之财使自己成了巨富,又恃财傲物,每邀客宴會,叫美人斟酒勸飲,客人不把杯中酒喝幹,就命手下将美人斬首。石崇如此濫殺無辜,報應那是預料中的。有了綠珠這種惹人喜愛的美女,再加上石崇的居心不義,那他離死亡之途不遠了。誠然,不是石崇發現綠珠這顆明珠,綠珠的名聲也不會如此之大,或許還會有遺珠之憾。

現在的白州有一條河水從雙風流出,與南流江彙合處,稱為綠珠江,筆者小時即知有此名,但不知為何稱“綠珠江”,後來逐漸才知道人們為表達對綠珠的同情和紀念而稱為“綠珠江”的。現在綠蘿村及其附近有綠珠井、綠珠祠、綠珠渡、聖女嶺、梳妝台等與綠珠有關的古迹。位于村頭的綠珠井,據說她常在該井挑水。老年人傳說:“飲了這井的水,生出的女兒是特别漂亮的,山水之使然也。”現在,博白縣已建成綠珠江飲用水引水工程,縣城的人們已飲到了綠珠故裡流出來不經污染的山泉水,不敢說人人漂亮,起碼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了。

綠珠已成為白州的曆史人物,寫進正史《晉書》、《博白縣志》,她作為一個出身低微的女子,沒有讀過多少書,而志節如此貞烈,實在足以使後人仰慕歌詠之。著名詩人郭沫若曾有詩道:“鶴已飛回枯井活,村民熱淚應傾盆”。當代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教授在一次傳回故裡博白時,遊覽了綠蘿村,并作詩以記之:“玉樓人杳留聲沉,空剩黃鵬啭好音。王母雙成原彩鳳,侯門一入是籠禽。逞豪自有量珠興,促死曾無惜玉心。惆怅草荒梁女墓,詩人取處動情吟。”王力教授觸景思人,感慨萬千。

如今,綠珠故裡——博白,已非晉代的博白可比。然而,與綠珠相關的古迹,名稱還是一樣的含義,就是:在她的故鄉,人們沒有忘記她,這位曾轟動一時的烈女、美女,人們以擁有這位在中國曆史上有名的人物而自豪。

白州美女綠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