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備 冬‖王斌

作者:方志四川

備 冬

王 斌

過了立冬,也就入了冬。而早在半個多月前,母親就嘴裡念叨着、手裡忙碌着收拾衣物床被,為我們準備過冬的什物了。

寒從腳下起。年年入冬前,母親必定會最先從床底下,牆角旮旯,或是門背後找出我們那一雙雙布滿了灰塵黴斑的棉鞋,裡裡外外刷洗幹淨的。先打盆清水,再搬隻小凳,母親坐在大門前,弓着腰,用洗衣服的毛刷精心地刷洗着每一隻棉鞋。被她刷洗幹淨的棉鞋都放到瓦檐下向陽的石闆上,一隻挨着一隻,大大小小排成一排,像一隊将要列隊出發的士兵。

屋裡的那兩床12斤厚棉絮,也是要搬出來曬曬太陽的。天氣晴好時,母親一早就在院壩裡挨着放上兩把藤椅,再把厚棉絮抱出來鋪上。待曬到中午,母親再從屋裡拿出雞毛撣子,對着厚棉絮噼噼啪啪一陣抽打。母親抽打得分外賣力,院壩裡棉塵飛揚。到了下午,經過攤曬和抽打的厚棉絮暄暖而松軟,散發出冬日陽光的香味。母親彎下腰,循着面絮邊角用手指一路拈過去,沒有碰到闆結的面團,心裡也就有了底。

年年冬天,一身暖和的衣物對我們來說才是至關緊要的。母親相信,在棉衣下再加件緊身的毛線背心,既使是在那些瓦檐下挂着冰淩的日子,我們也不會凍着了。為此,早在一個多月前,她便拆了自己的那件舊紅毛衣,着手為我們各打一件毛線背心了。院壩裡橫搭着一根長竹杆,母親清洗後的毛線把竹杆搭得滿滿的。她燒開一壺水後,揭開水壺蓋子,再提着毛線從水壺裡冒出的蒸汽裡慢慢晃過,舊毛線也就重新變得松軟起來了。活學活用且立杆見影,母親心裡暗暗得意。

接連忙碌了好幾天,過冬的什物都已準備好了,母親心裡的那塊石頭也就落了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