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研古來名邑

作者:使用者4060867536
探研古來名邑

世界上隻有一把紫砂壺,他的名字叫宜興。在黃海與東海之濱,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有一個古老而又奇特的名城,這就是陶都宜興。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經說過:“遊之适,大率有二:曠如也,奧如也,如斯而已。”他認為,一個旅勝地,或以開朗豁達取勝,或以深邃奧秘引人。陶都宜興,可謂兩者兼備:湖山攬勝,曠如也;洞穴探奇,奧如也。

宜興本在長江金三角西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氣候宜人,風光旖旎,人文荟萃,盛産陶器,尤以此砂壺馳名天下。

探研古來名邑

古來名邑,宜興古稱荊溪、荊邑。秦漢兩代改稱陽羨。後來,晉惠帝将陽羨改名義興。到唐高祖武德二年,又改名為鵝州。宋代,為了避宋太宗趙光義的諱,改義興為宜興,相沿至今。這個名城,已經有4000多年的曆史。宜興在唐虞夏商時代(約公元前21世紀到前20世紀)稱為荊溪。根據考古發現的青勞崗文化證明,遠在四五千年前,在這一帶丘陵地上,特别是湖濱河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他們使用細小石器;過着漁獵生活,發明了原始的陶器,使山區的自然資源得以開發,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關于荊溪的得名,有人說是因為境内有蒼山、清溪的緣故,認為“古荊溪地”是“青山綠水之鄉”,“山明水秀之地”。又有說荊溪原先是宜興境内的一條荊溪河的名字,後來它又是東溪、西溪、南溪、北溪河的統稱,所謂“荊溪百裡水涵空”。

探研古來名邑

據《宜荊新志》記載:荊溪受金陵、宣歙之水,東西綿亘百裡,人于震澤(太湖古稱)。溪水把長江上遊帶來的泥沙,慢慢沉積在下遊近太湖這段低濕之地,成了肥沃的低地。在這塊沼澤沃野上,到處草木繁茂,棒莽彌望,荊棘叢生,古人就把這段 溪水,加上一個"荊”字,“以荊名溪,因而谥邑”。如此說來,稱它荊溪原來又象征着榛莽初開。荊溪在西周(前11世紀至前7701年)屬吳,到周元王四年(前4721年),越王勾踐滅吳後,遂并歸于越。相傳越國大夫範蠡曾隐居荊溪的南山從事制陶業,今有蠡墅、蠡河等古迹遺存。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後,又并歸于楚。在這以前,稱為荊邑。

秦始皇赢政滅楚(前223年),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實行郡縣制,把荊邑改為陽羨呢?據說“荊”是楚國的古名,“楚本号荊”,“荊”“楚”同義。《左傳·莊公公十年》說:“荊敗察于萃。”《晉書·景帝紀》說:“荊山之璞雖美,不琢不成其寶。”所謂“荊”,都是指的楚國。秦王為了整嚴肅綱紀,消除百姓對楚、荊的懷念之情,把“荊邑”的小地名也徹底改掉。“秦以子楚,改為陽羨”。但陽羨縣名的由來,又與原先“荊溪”兩字有關。據《宜荊縣志》記載:《宜荊縣志》記載:“蓋荊溪之陰多山,其陽衍沃。“就是說:溪南(陰面)是多山地帶,溪北(陽面)是肥美平坦的田野。古文的“衍”與“羨”,音相同,義相通,這說是陽羨名稱的來曆。

探研古來名邑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淮南王英布謀反,當時的陽羨縣令尹靈常随劉邦英布,因功,被封為“陽羨侯”。漢末,三國鼎立。據說孫權15歲就在這裡做過陽羨長。後來坐領江東建國,改築陽羨城池于南山下,地近小,稱蝦龍泾,故陽羨城舊時又名‘蝦虎城’,即今宜興古城的雛形。自秦、漢、三國到晉初,陽羨這個名稱一直沿用了500多年。西晉時,陽羨曾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周處将軍。他父親周航在三國孫吳時曾封為“關内侯”。而周處斬蛟,射虎、“除三害”的功績,人人欽仰,代代傳頌。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因三興義兵,衛國有功,‘三定江南’,晉惠帝封他為威武将軍,吳興太守、烏程侯,的故鄉陽羨改名義興,以獎勵他維護西晉王朝的功績。義興郡這個名稱,經過西晉、東晉、南北朝,沿用了280多年。

探研古來名邑

宜興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和浙江、安徽兩省接壤,處滬、甯、杭三角中心,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城市,它的地理座标為北緯31 ? 7’到31 ? 37’,東經119 ? 37’到120 ? 03’。東瀕太湖,與蘇州、無錫隔湖相望,西鄰溧陽,南交浙江長興,北接武進,西北、西南分别與金壇和安徽廣德毗連。東西最長距離49.8公裡,南北最寬處54.2公裡,全市總面積為1758平方公裡(不含太湖水面)。人口109萬。境内既多山,又多水。山嶺重疊,河道縱橫;山水相依,景色迷人。西南面環繞着高山峻嶺,山秀林密,峰高谷深,正如蘇東坡《滿江紅》詞所謂“清溪無底,上有千仞嵯峨”。東、西、北三面,則為富饒的太湖平原。湖泊蕩淹,星羅棋布;港灣河渎,四通八達。縣志說:“全縣有名山一百三十六,溪河二十四,蕩淹十七,溪潭十,渎七十二,大湖五”(太湖、洮湖)一面是疊嶂如雲、蜿蜒起伏的山巒;另一面是風帆片片、波濤萬頃的太湖。潋滟的水光,蒼翠的岚影,好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山水之勝,甲于東南”。

由于宜興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勢險要,使它成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為兵戎相向之地;東漢末年。孫權助其兄孫策在此扼守。宋代名将嶽飛在宜興建‘嶽家軍’,擊退金兵,聲威大震。元末明初大将徐達則在此地圍困元軍,進而打開了東南門戶。太平天國時代,這裡駐紮過許多太平軍,輔王楊輔清還在城中建造了王府。

探研古來名邑

宜興地靈人傑,賢臣名将、文人學士代不絕書。西晉有平西将軍周處;宋、明兩代任宰相的有蔣芾、吳潛、徐溥、周延儒。詩詞文學名家層出不窮,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傳世名著有《國中人》、《西園記》、《綠牡丹》和《竹山詞》等。現代飲譽中外的名人有周培源、蔣南翔、潘漢年、潘菽、唐敖慶、徐鑄成、徐悲鴻、吳冠中、尹瘦石、阿甲和、周權等。

這座古城,曆來為詩人學者所愛慕,曾吸引了衆多的文人雅士流連駐足。早在六朝,就有文學家陸機撰文、書法家王羲之書寫的《周孝侯碑銘記》;詩人謝靈運作有《長溪賦》。唐代李白、白居易、陸龜蒙、陸羽等人也留下了贊美的詩句。宋代的朱熹、蘇轼、蘇轍都曾寓居宜興。蘇轼曾說:“吾來陽羨,船入荊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他打算在陽羨“買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為的是“買田陽羨吾将老,從初隻為溪山好”。他種橘的願望雖未實作,可是卻在宜興留下了“傳之後世為不朽”的《楚頌帖》。民族英雄嶽飛,在這裡駐紮過隊伍,遊覽過金沙寺,并在寺壁上留下了題詞,表達了他的愛國熱忱。明代的沈周、徐渭、唐寅、文征明和董其昌等書畫家,都遊曆過此地,并有詩文書畫流傳。唐代的宰相陸希聲晚年時隐居在這裡的頤山,詩人杜牧則築水榭于荊溪的北湄,他們都在這裡住過很長的時間。宜興在宋代已經是一個逾萬戶的都市,清溪萦繞,景色迷人。宋人陳克《上元詞》雲:“橋南橋北新雨晴,柳邊花底暮雲輕,萬家燈火照溪明。”讀過這首詞的人,都會引起對宜興古城的懷想。

探研古來名邑

漫長的曆史,悠久的文化,給宜興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和風景資源。著名的名勝古迹有:三國時代的禅國山碑,堪稱江南第一古碑;晉平西将軍周孝侯廟,殿宇兩壁有晉、唐、宋、元、明、清曆代碑碣,以王羲之書寫的碑記最為著名;唐代的古龍窯遺址;李白撰文、李陽冰書寫的《史貞義女碑》;東破書院和《楚頌帖》碑刻;太平天國輔王府遺址和壁畫真迹;宜興陶瓷博物館以及徐悲鴻紀念館。

探研古來名邑

相傳,陽羨茶泉、畫溪花浪、銅峰疊翠、周侯古祠、龍池曉雲、玉潭凝碧、蛟橋夜月、張公福地、國山煙寺就是這座古城的十大勝景。它集中地反映了宜興的自然風景和名勝古迹,可謂江南錦繡山河的一個縮影。“陽羨茶泉”描繪唐貢茶、金沙泉産地唐貢裡綠水青山,風光無限;“畫溪花浪”在春夏之交,碧流花雨,香飄十裡;“銅峰疊翠”展現城南高峰重疊、層翠環抱的秀麗景色;“周侯古祠”是典型的明代建築,石碑林立,景色幽雅;“龍池曉雲”在茗嶺龍池山,每當拂曉,奇石奇景如五彩雲霞;“玉潭凝碧”在玉女山莊,山色水光,明靓無匹;“蛟橋夜月”在古城中央,每逢中秋之夜,明月與橋心相對,宛若銀蛇萬道,煞是奇觀;“張公福地”即張公洞府,氣勢宏偉,洞中有洞,被譽為“洞天福地”;“國山煙寺”在善卷洞旁,古迹雲集,風景絕佳。在古籍上最早記載“荊溪十景”之名的是明代嘉靖年間編纂的《宜興縣舊志》。此後名人題詠,代不乏人。清代民間畫家徐達章就繪有《荊溪十景圖》工筆山水畫冊傳世。

宜興地處暖溫帶向亞熱熱帶過渡的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風和日麗,莺飛草長;夏季炎風暑雨,稻綠蟬鳴;秋季天高氣爽,谷黃魚躍;冬季瑞雪盈野,麥青豆壯。物産以大米、毛竹、茶葉為大宗,還有著名的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的魚米之鄉。

宜興是中國産茶的名地之一,所産‘國山苑茶’始于三國孫吳時代,當時即已著稱江南,到了唐朝,連皇帝也喜歡宜興名茶,規定每年要宜興進貢茶葉。唐朝上元年間,陸羽在《茶經》中贊譽陽羨茶:“芬芳冠入他境。”故有陽羨唐貢茶之稱。用陽羨唐貢茶、紫砂壺、金沙泉沖泡茶的特點是:湯青、色濃、茶香、回味甜,可見品質之佳。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宜興全市有茶園4.5畝,茶場120多個,年出口茶葉近3萬擔。

宜興的太華山區是江蘇省最大的毛竹基地。太華山地處宜興最南端,南接浙西,西接安徽,與皖南的九華山齊名。這裡一山又一山,連崗接坡,層巒疊翠,無邊無際;山風過處,竹影婆娑,好似大海中的波濤起伏,故有“竹海”之稱。每到春天,竹筍即破土而出,沐春風,浴春雨,蓬勃向上,一天一個樣。俗語說,“清明挖筍,谷雨長竹”。太華山區的毛竹約有9萬畝,産量為江蘇省毛竹的70%現在,宜興毛竹蓄積量達1900多萬枝,每個砍伐170萬枝。

宜興也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裡山多岩洞,洞多神奇。全縣有石灰岩溶洞82個,景色瑰麗,奇巽天成,堪稱“洞天世界”。據地質學家考察,它們已形成将近100萬年。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為最大、最古、最奇之洞,有“江南第一古迹”、“海内奇觀”之譽。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著稱;張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線通天占魁;而靈谷洞則以洞中有山、絢麗多姿見長。古往今來,遊客陶醉,詩人吟詠,“善卷張公天下奇”。近年來,又探明并開放了慕蠡洞和西施洞,洞身幽邃,景物奇妙,千姿百态,變幻莫測。這些洞府不僅是莊旅遊勝地,而且是地質、地理、曆史、水文、土壤、生物、考古等科學家的科研基地。

探研古來名邑

在善卷洞的附近,有一個祝陵村。村外毛竹參天,杜鵑遍地,每天春天,紅花與翠竹相映,如錦似繡,遠遠望去仿佛桃花源的境界。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就發生在此地。每逢杜鵑花放,時有大彩蝶雙飛不散,俗傳為兩人精靈所化。近還有祝英台讀書處――“碧鮮庵”碑亭和“晉祝英台琴劍之冢”等遺迹。

在張公洞與靈谷洞之間相距3裡許,有一玉女山,又名蓮子山,山巅有玉女潭。相傳古代有一玉女峰修煉于此,是以得名。其潭大旱不竭,深不見底;其水瑩潔如玉,毛發可鑒。潭依絕壁,從頂上往下看,山石累累入畫,灌木聳出壁罅,《玉女潭碑記》中說:“玉女一潭,更奇,更怪,更仙,更靈,尤非諸勝所能媲美者。”唐人權德輿稱:“陽羨佳境,以此為首。”明代文征明還寫有《玉潭仙居記》。當年郭沫若初遊宜興,也曾在潭邊靜坐、凝視、沉思,發懷古之幽情。

宜興固然以風景秀麗著稱,但是形成它今天獨特風貌的主要因素卻是陶瓷工藝。宜興自古即以出産陶器聞名,是中國制陶業的發源地之一,向有“陶都”之稱,與瓷都景德鎮齊名。

探研古來名邑

陶都的窯場集中在宜興城東南14公裡的丁蜀鎮。鎮以鼎山和蜀山得名。這兩座山相距不過3裡,一東一西,中間隔着一條罨畫溪,遙相對峙。蜀山四面都是水,它好像水中央的一個小島。山不算高,“水環之如賠嵝”。這座山原來叫做‘獨山’,屹然特立,旁無附麗”。據萬曆《宜興縣志》載:蘇東坡居宜興時,“愛其風景類蜀,乃改今名。”元末畫家徐贲隐居于此,繪有《蜀山圖》,畫中遠山深秀,岚氣郁蒼,一派江南水色山光,并有宋克、和孝思等題識,觀畫讀詩,頗能領略遠離鬧市的山居之樂。明代陳淳也有《罨畫圖》傳世,堪稱一時傑作。

丁蜀鎮東臨煙波浩渺的太湖,西南為天目山支脈南山所環抱,甯杭公路和蠡河貫穿其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鎮面積53.29平方公裡,人口近8萬。從地貌上看,丁蜀鎮處在浙江北部的天目山、莫幹山向北延伸的餘脈和長江三角洲的交接地帶。山丘地區露出大面積泥盆紀五通群地層,地下蘊藏着豐富的陶土礦,太湖沿岸又沉積着大量含鐵質的土骨,都是陶瓷工業的主要原料。山丘地區還蘊藏着茂密的林木、毛竹和煤炭資源、為發展陶瓷工業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材料。是以,丁蜀鎮既是宜興境内山區和水鄉的交界地,也是陶土和燃料的豐富産區。東自蜀山、西自鼎山白岩、湯渡,南至白泥場,北達潛洛、上袁,方圓30裡,幾乎是家家做坯,處處皆窯。即古人所謂“白甄家家哀玉響,青窯處處畫溪煙”(陳維崧《雙溪竹枝詞》)。從窯區再往西南,山更高,溪更深,山上所産的陶土和燃料,都可以從水道運到窯區。從這裡由東往北,河面更寬,岔道更多,都通太湖,可把陶器産品運到長江兩岸的廣大地區直至全國各地。原料豐富,取用便利,交通運輸暢達,是宜興陶業得天獨厚、不斷發展的物質基礎。千百年來,生長在這塊地地上的人們,世代辛勤地從事着這個事業,加上陶藝家的無窮智慧和傑出創造,使陶都經曆多少時代的變遷,長盛而不衰。

探研古來名邑

提到宜興陶器,使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中外聞名的紫砂茶壺。茶壺本來是一般的飲具,可是宜興的紫砂茶壺卻有特殊的功能,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馊。其使用年代越久,器身色澤就越發光潤芳馨,即使在空壺裡注入沸水都會有一股清淡的香味。茶壺造型一般簡練大方,淳樸古雅,例如名為“雲龍”的紫紅色茶壺,是名藝人朱可心的代表作品。滿壺浮雕着一片起伏着的雲彩,兩條巨龍在雲層裡翻騰,神态矯健,其中有一條龍鑽出了壺蓋,這條龍的頭能伸縮,猶如隐現穿行在雲海之中,而從雲端下垂的龍尾又構成了壺把,真是活龍活現,既實用又美觀。是以寸柄之壺,盈握之杯,往往珍同拱壁,貴如金玉。“世間茶具稱為首”,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都以紫砂壺為珍品。

探研古來名邑

據考古普查證明,這裡燒造陶器可上溯到5000多年以前。陶都的先民在新石器時代,就發明創造了陶器。商周時期,已有精美的幾何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到了秦漢,陶窯密布,陶窯密布,又出現了釉陶的燒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丁蜀鎮附近的均山已成為中國南方早期青瓷的重要産區。宋元時期,日用陶和軍用陶生産規模空前,出現了精美的此砂陶。明清兩代,此砂工藝大放異彩,使宜興陶器成為聞名世界的産品

探研古來名邑

早在宋代,宜興陶器已經成為全國各地窯場的楷模,淬至今的蚌式洗和長頸瓶是可考珍寶。南宋時,宜興陶器就在國際上有了聲譽,并為西方著述家所重視。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阿拉伯地理學家愛垂醵氏(eletrisis)在一部地理書中寫道:“中國面積很大,人口極多,……藝術作品以繪畫和陶瓷器為最精美。”特别提到“蜀山建築美麗,所造陶器,質地極佳。”蜀山即今丁蜀鎮之蜀山。

溫馨提示:如果您喜歡喝茶,養生請收藏此号,購買超值紫砂壺加私人微信号:15021554738 驗證暗号“壺友”

美壺推薦【小樹樁】

原礦紫泥,160cc

作者 : 徐亞琴工藝 : 全手工精制全美品,工料具佳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
探研古來名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