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入選最受關注AI公司的Kitt.AI:多輪對話聊天機器人開發也可以很簡單

移動網際網路發展之初,很多習慣了開放、自由的pc網民是充滿絕望的,他們把手機上各個app之間無法跳轉、内容封閉的情況稱為“資訊孤島”。這可能是聊天機器人,即chatbot随着人工智能發展被高度看好的原因。比如在和微信相似的聊天軟體telegram裡,你隻需要在聊天視窗輸入@,就能召喚成百上千個chatbot,在目前的聊天中實作叫車、訂餐、查詢等服務。

入選最受關注AI公司的Kitt.AI:多輪對話聊天機器人開發也可以很簡單

(telegram的聊天機器人)

不過聊天機器人的開發并不簡單,尤其是需要聯系上下文的多輪對話中。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獲悉,由三位研究人工智能的博士組建的創業公司kitt.ai要幫開發者解決這個難題;他們的對話引擎chatflow還內建了開發聊天機器人的各個子產品,允許開放者像畫流程圖一樣把各個子產品串好,輔以對應的代碼,簡單調試後就可以進行部署;同時,chatflow可以幫助開發者把自己的聊天機器人部署到facebook

messenger、telegram和亞馬遜alex等各個平台。

kitt.ai聯合創始人兼ceo姚旭晨大學畢業于南京大學,并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有媒體報道,在2012年到2016年期間,在自然語言了解和機器學習的6大會議(acl,

eacl, naacl, emnlp, nips, icml)上,姚旭晨的論文發表數位居前10位。他把chatflow的優勢總結為三點:

第一,多輪對話。在真實對話中,我們不會說出“明晚幫我在西雅圖預定一間距離市中心2公裡以内,有免費wi-fi,300美元以下的四星級酒店”這樣的話(如果我們這樣對話,做聊天機器人就很簡單了)。實際上,我們會通過多個回合的對話,一步步驗證和确定。

chatflow稱他們的架構能輕松處理多回合對話,他們建立了一個對話管理器,鞥處理上下文,跟蹤對話狀态并執行對話規則。

第二,自然語言了解。在姚旭晨看來,2014年,facebook開源了自然語言了解(nlu)引擎wit.ai,得以讓nlu“民主化”,此後,微軟的luis.ai,google的api.ai以及nuance的nlu.mix都遵循了這樣的路徑,到今天,nlu已經是一種基礎設施了。

chatflow的優勢主要是,不管開始者使用哪家開源引擎,都可以快速內建到上述的多輪對話系統中。 同時,它也有自己的自然語言了解子產品。

第三,易用性和跨平台性。傳統的開發流程中,要做一個聊天機器人,對話設計要從在白闆上畫線框圖開始,但是,對話會随之越來越大,而且開發者很難講繪制的圖和實際代碼同步。

chatflow內建了一個簡單的可拖拽的頁面,開發者可以以可視化的方式拖拽對話框,并在設計的同時進行程式設計,讓開發更直覺、簡單。另外,chatflow還支援alexa、facebook

messenger、 kik、skype、 slack、 telegram和 twilio等各個平台。

入選最受關注AI公司的Kitt.AI:多輪對話聊天機器人開發也可以很簡單

據雷鋒網了解,除了chatflow,kitt.ai最早是以另一個做“熱詞檢測”的産品snowboy起家的。“熱詞”也就是“喚醒詞”,就是你在iphone上用過的“hey

siri”,在亞馬遜和google的裝置上,是類似的“alexa”和“ok google”。

熱詞可以提供一種自然的互動方式來喚醒裝置,執行主人的指令。不過,這些大公司是不會公布自己的技術的,snowboy就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它允許開發者自由設定自己的熱詞。這個功能的開發者,kitt.ai的聯合創始人陳果果同樣畢業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他曾在google實習,參與制作了“ok

google”熱詞檢測雛形,snowboy非常受開發者歡迎。

雷鋒網了解到,成立之初,kitt.ai就入駐了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的人工智能研究所孵化器,并獲得了亞馬遜以及美國西北地區最大的風投madrona的早期投資,并在2017年1月入選了cb insights公布的“最值得關注的100家人工智能公司”。

本文作者:蔣鴻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