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顔之推《論書》

作者:許先文化藝術教育

真草書迹,微須留意。江南諺雲:“尺椟書疏,千裡面目也。”承晉、宋餘俗,相與事之,故無頓狼狽者。吾幼承門業,加性愛重,所見法書亦多,而玩習功夫頗至,遂不能佳者,良由元分故也。然而此藝不須過精。夫巧者勞而智者憂,常為人所役使,更覺為累,韋仲将遺戒,深有以也。

顔之推《論書》

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惟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蕭子雲每歎曰:“吾著《齊書》,勒成一典,文章弘義,自謂可觀。唯以筆迹得名,亦異事也。”王褒地胄清華,才學優敏, 後雖入關,亦被禮遇。猶以書工,崎岖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嘗悔恨曰:“假使吾不知 書,可不至今日邪?”以此觀之,慎勿以書自命。雖然,廝猥之人,以能書拔擢者多矣。故道 不同不相為謀也。

顔之推《論書》

梁氏秘閣散速以來,吾見二王真草多矣,家中嘗得十卷,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蕭祭酒諸書,莫不得羲之之體,故是書之淵源。蕭晚節所變,乃右軍年少時法也。

晉、宋以來,多能書者。故其時俗,遞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觀,不無俗字,非為大損。至梁天監之間,斯風未變;大同之末,訛替滋生。蕭子雲改易字型,邵陵王頗行僞字;朝野翕然,以為楷式,畫虎不成,多所傷敗。至為“一”字,唯見數點,或妄斟酌,逐便轉移。爾後墳籍,略不可看。北朝喪亂之餘,書迹鄙聘陋,加以專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為憂,言反為變,不用為罷,追來為歸,更生為蘇,先人為老,如此非一,遍滿經傳。唯有姚元标工于楷隸,留心國小,後生師之者衆。洎于齊末,秘書繕寫,賢于往日多矣。

顔之推《論書》
顔之推《論書》
顔之推《論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