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作者:再言春秋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侵略戰争,九一八事變爆發。

此時的東北軍,因為執行“不抵抗”的指令,都紛紛放下了武器。可黃顯聲沒有,此時的他雖然已經不在部隊任職,雖然隻是一個沈陽市公安總局局長,但他卻組織人們打響了東北抗日的第一槍。

參加此次戰鬥的,不是訓練有素的軍人,而是黃顯聲手下的警察。這些警察武裝雖然戰鬥力、武器裝備都不及日軍。可正是這些警察,讓日本人知道見識到了中國人的厲害。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黃顯聲,1896年生人,出生于遼甯省鳳城縣葦山河村。

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1921年進入東北講武學堂三期學習,畢業後到奉天兵工廠任少校衛隊營長,在那裡與張學良相識。

1924年,直奉戰争爆發,黃顯聲因為作戰中表現出色,被提拔為上校參謀。25年,随郭松齡反奉,郭松齡失敗後,黃顯聲回到沈陽。

後來偶然間與張學良重逢,開始擔任張學良的副官。此後,一直在張學良身邊擔任重要職務,直到1930年,張學良為加強大學營防務,而調黃顯聲任遼甯省警務處處長,兼沈陽公安總局局長。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而此時的東北其實早已危機四伏。

自1927年4月日本的田中義一組閣後,當年日本就就對中國出兵三次,強行幹涉中國内政。1928年,更是因為張作霖對日本的強硬态度,策劃了皇姑屯事件。

同年12年,張學良在東北“改旗易幟”後,日本人更是公然提出“打倒張學良,扶植楊宇霆,實作日本軍方要求”。

可見,此時的日本人在東北的态度是何等的嚣張。當時的中國,所有人幾乎都能意識到中日之間遲早有一戰。是以,對于黃顯聲而言,無論是身在軍隊,還是在警察局,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備戰。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之後,黃顯聲從三個方面,整理警察隊伍,開始為未來的中日戰争備戰。

黃顯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改、革除警察内部的腐敗份子。同時在其所轄範圍内,開展嚴厲的禁煙、禁毒運動。在這方面,黃顯聲誰的面子都不給。哪怕是張作霖的結義兄弟湯玉麟的貨,黃顯聲該查貨照樣查貨。

除了整改之外,黃顯聲還加強對警察隊伍的訓練。黃顯聲為了警察能在未來的戰争中發揮作用。一方面嚴格要求警察每天按時、按點堅持訓練,同時還按照軍隊的編制,把沈陽周邊的所有警察隊伍改編為12個縱隊。以便在軍事作戰中友善指揮。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到了1931年6月後,日本開始對中國接連不斷的挑釁,并在南滿一代頻頻組織演習。此時,黃顯聲已經猜測出,日軍在不久之後就要發動侵略戰争。

他開始利用自己與張學良的關系,從軍隊中調動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分發給手下的警察隊伍。等到9.18事變爆發的時候,黃顯聲手下的警察隊伍,已經能做到人手一支槍,每人五十發子彈。

再加上各地警察局倉庫中所儲存的槍支,當時的警察隊伍總共有各式槍支二十萬支,從這方面來看,已經可以和一些正規部隊媲美了。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

蔣介石因為對局勢的錯判,把中日關系完全寄托于9國公約以及國聯,下令張學良不要抵抗,避免事态擴大。

是以,在日軍進攻東北軍北大營的時候,除了少數士兵開槍防衛外,基本上沒遇到什麼抵抗。是以,日本人在結合之前的情報,判斷中國人在東北不會再有大範圍的抵抗活動。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這種“美夢”在進入沈陽的時候就落空了。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就在9月18日下午,日本人發動九一八事變前,黃顯聲從公安督察長熊飛那裡得到報告,說日本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從日本來到沈陽,與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兩個人開始密謀。

通過此消息,黃顯聲推測出日軍應當在近日有大規模軍事行動。據此推動,黃顯聲當即下令警察部隊嚴陣以待,開始進入防備狀态。

果然,日軍在夜間就發動了侵略戰争。當時在沈陽周邊總共有兩個主要防衛部隊。

一個是王以哲的第七旅,可王以哲因為“不抵抗”的指令,而組織部隊退出北大營。另一個就是黃顯聲的警察部隊。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黃顯聲對“不抵抗”的指令,根本沒有理會。他明确地表示,公安各分局必将抵抗日軍侵略,除非到了無法抵抗之時,絕不放棄。

為了以日軍在沈陽城周旋,黃顯聲指令三經路警署、商阜三分局、南市場等處的警察修建工事,嚴陣以待,利用地形對日軍節節抵抗。

在戰鬥中,黃顯聲身先士卒,把指揮部建在了戰鬥的最前沿。面對日軍的進攻,黃顯聲所上司的警察部隊,毫無退縮之像,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當時的日軍,沒有想到在軍隊都撤離的情況下,警察部隊會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雖然組織了數次進攻,可都被擊退了。

後來的日軍從剛剛占領的北大營中調來了裝甲車和坦克,才在進攻中占了優勢。即便是面對裝甲車,警察部隊的警察們,依然不退縮,很多警察都身背炸彈,沖向裝甲車,阻擋裝甲車的攻勢。

與此同時,沈陽城的百姓們也不顧危險,組織了自己的隊伍。給警察隊伍提供後援和醫療照顧。

但警察部隊畢竟沒有重火力支援,而日軍卻有着從北大營那裡得到的衆多新武器。日寇憑借着他們的火力優勢,先後攻占了沈陽城多個重要區域。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在與侵略者作戰三天三夜後,警察部隊陷入彈盡糧絕,外無救援之際。黃顯聲指令警察部隊,縮小編制,化整為零,攜帶武器,撤退突圍。

而他,還繼續堅持在沈陽城内,直到所有的警察部隊都離開沈陽。他才與熊飛二人化妝出城。黃顯聲當機立斷有效突圍的這一舉措,為将來東三省的抗日留下火種。

黃顯聲的這第一聲槍響,被路透社、美聯社等外媒給予了高度評價:

日軍在中國主權區域悍然發動了戰争,由于沈陽守軍“不抵抗”,日軍得寸進尺。沈陽警察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敢于形同野獸的日軍一決高下。警察是唯一拒不執行“不抵抗”指令,且為有組織的抵抗力量。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黃将軍離開沈陽後,組織警察部隊向錦州撤退。9月23日,遼甯省軍政兩署在錦州成立。黃顯聲作為兩署的實際負責人,開始集結錦州周邊的公安隊伍,并對地方武裝進行整編。

他把周邊各縣的幹警補充到公安部隊,成立了三個騎兵總隊。又把周邊的地方民團武裝等願意抗日的武裝力量共八萬人組織到一起,進行統一管理。

有了這些武裝,黃顯聲開始在錦州周邊構築防線。這一次,他依舊是把指揮部設定在了戰鬥的最前線。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錦州保衛戰随即打響。在黃顯聲的上司下,剛剛經曆了整編的警察隊伍和民團武裝與日寇在田莊台、大虎山、盤山等地展開作戰,屢屢擊敗日軍。

為了能夠繼續擴大抗日武裝,黃顯聲在張學良的暗中支援下,決定擴編隊伍。同時做出了《編委方案》。

在《編委方案》中規定,率領武裝力量100人以上者,以上尉待之;率領武裝騎兵250以上或步兵500人以上者,任少校營長;率領武裝騎兵500以上或步兵1000人以上者,任上校團長;其餘地方官員社會賢達于抗日貢獻巨大者,以少将待之。

在此方案公布之後,越來越多的不願投靠日本人的武裝力量都紛紛來投奔,這裡面還有很多是土匪武裝。很快,在錦州周邊就聚集了20萬人。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但也有一些有心抗日的武裝力量顧忌黃顯聲等人的抗日決心,在此時依舊是觀望态度。鑒于此,黃顯聲在共産黨員劉瀾波的幫助下,把所有的抗日武裝都統一整編為“遼甯抗日義勇軍”,後來又改名為“遼甯群眾自衛義勇軍”。

此次的更名看似是一次簡單的更名,但大家都因為有了正規的編制,抗日熱情和士氣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在這些抗日義勇軍中,有趙亞洲、周保中上司的第三十九路抗日義勇軍,他們曾率部突入沈陽城,攻擊日寇憲兵隊和機場。

還有受到抗日熱情感召,投奔而來的高青山的“鎮北軍”。這支部隊曾在與漢奸淩任清、張作成的戰鬥中立有大功。

白山黑水之間,抗日義勇軍在各地抵抗日軍的侵略。《義勇軍進行曲》也由此而産生。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看過《紅岩》或者《烈火中永生》的人,對“小蘿蔔頭”這個角色一定不陌生。在書中,有一個交給他讀書、學習的将軍黃以聲,其原型就是黃顯聲将軍。那他又是怎麼入獄的呢?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這件事,對黃顯聲而言影響極大。從在奉天軍工廠開始,黃顯聲就與張學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兩個人既是上下級的關系,同時也是最為親密的摯友。人們說張學良一生有兩個最為交好的朋友,一個是郭松齡而另一個就是黃顯聲。

是以,對于張學良的被軟禁,黃顯聲不可能無動于衷。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1937年七七事變後,黃顯聲為了營救張學良,與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四處奔走。也曾找到過宋子文,希望宋子文可以履行當初擔保張學良安全的諾言。可宋子文對此卻拒絕了。

從此之後,黃顯聲因為張學良的事情,對蔣介石的意見越來越大,在很多公開場合都大罵蔣介石。

也是這個時候,黃将軍越來越傾向于共産黨,并逐漸走進共産黨,加入共産黨。可這件事,卻被蔣介石知道了。

1938年,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國民黨特務僞造朱德的信件,謊稱朱德要與黃将軍會面,将黃将軍騙走。随之,就以“通共”罪名逮捕了黃顯聲。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而此時,正直國共合作,即便是蔣介石也不能過分針對黃顯聲。他們隻好把黃将軍關押起來。

在1949年11月27日3時,國民黨特務楊進興、楊欽典二人得到上峰訓示殺掉黃顯聲。

因為早有預感,蔣介石不會放過自己。在被殺之前,黃将軍穿上了一件綠色夾克衫,帶上禮帽,這樣可以讓他在死的時候,更像一個軍人。

就在距離白公館200米左右的一個山坳裡,楊進興從背後開槍,殺掉了打響抗日第一槍的黃顯聲将軍。一代愛國名将,慘死特務之手。

黃顯聲:打響抗日第一槍,組織抗日義勇軍,解放前卻慘死特務之手未雨綢缪,武裝警察部隊帶領警察部隊,打響抗日第一槍退守錦州,組織抗日義勇軍忠義之士,慘遭特務殺害結語

就在黃顯聲被殺後的當日,國民黨特務在他們潰逃前夕,策劃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這次屠殺,隻有十五人幸免于難。

作為一個将軍,黃顯聲不顧“不抵抗”的指令,在日寇侵略之時,率先打響抗日第一槍。并在之後組建義勇軍,英勇作戰。于國,黃顯聲将軍對得起“忠”。

作為一個朋友,黃顯聲在張學良被軟禁之後,不顧個人安危,積極營救張學良。可以說,如果不是為了營救張學良,黃将軍就不會離開部隊,特務們對黃将軍就沒有辦法。于友,黃将軍也絕對稱得起“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