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戰争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本人,還被聶耳寫進中國國歌裡

距離“九一八事變”已經整整過去了88年,在88年當中,有14年,中國在為擊退日本侵略者而努力,在艱難困苦的14年當中,湧現了無數愛國兒女,他們抛頭顱、灑熱血,鑄就了今天的和平。

抗日戰争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本人,還被聶耳寫進中國國歌裡

而在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有一個人面對日本人的進攻,沒有後撤,他指揮部下英勇打擊日本人,也正是他掀起了東北人民長達14年抗日烽火,他就是鐵骨铮铮的抗日漢子黃顯聲。

黃顯聲1896年出生,是北京大學文科補習班的學生,在學生運動爆發之後,黃顯聲深感“筆杆子救不了國”,他決心棄筆從戎,1921年他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三炮科,畢業之後,被調任到護衛隊,保護張作霖和張學良的安全。

抗日戰争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本人,還被聶耳寫進中國國歌裡

“東北王”張作霖行事風格對他影響很大,在張作霖抗日期間,主張求穩,日本也不敢在東北肆意胡鬧,而張作霖積極發展奉軍,1928年,“皇姑屯”事件之後,他護送張學良秘密潛回沈陽,兩人穩定了東北的局勢。

自從張作霖死後,黃顯聲就在秘密收集日本人的情報,随時準備着“複仇”,但這一等就是3年之久,“九一八”之前,黃顯聲就知道要出事,他就以擴充警衛隊為由,将58個縣的警察隊擴充到了12個總隊,并發放最精良的彈藥。

抗日戰争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本人,還被聶耳寫進中國國歌裡

9月初,黃顯聲就待在辦公室,晝夜不出,随便準備應對,事變發生時,守在東北的部隊不是撤,就是不抵抗,黃顯聲拒不聽令,帶着12和總隊在街道上建立了街壘跟日軍對戰,但12個總隊,終究還是勢單力薄,黃顯聲被迫撤離。

在退出沈陽之後,又召集全省警察隊骨幹,組建了一支義勇軍,先後轉戰遼南、遼西一代,以遊擊戰的方式打擊日軍,但由于他們沒有正規的番号,日軍就把對外宣揚是土匪,各路打算連同抗日的部隊也十分氣餒。

抗日戰争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本人,還被聶耳寫進中國國歌裡

黃顯聲想讓張學良給個番号,但張學良拒絕了,一方面他喜歡黃顯聲的部隊抵抗日軍,另外一方面又怕正規軍跟日軍交戰的口風透露出去,黃顯聲急中生智,就自己了取了一個“遼甯抗日義勇軍”。

黃顯聲制定各種方案,委任各路司令,自己擔任總司令,有了正規名号的他們,四處招兵買馬,1933年,他率兵在長城抵抗敵軍,但由于軍令,他不得不撤,面對無法抗日的現實,黃顯聲也明白隻有我黨才是真心抗日。

抗日戰争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本人,還被聶耳寫進中國國歌裡

他秘密聯絡我黨,在我黨的渲染下,黃顯聲也在影響着張學良,1937年“西安事變”,張學良被扣,但這依舊沒有阻擋他抗日的決心,他在漳河前線作戰之後,就被特務盯上了,1938年,黃顯聲被騙到白公館,遭到了扣押。

抗日戰争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本人,還被聶耳寫進中國國歌裡

在牢獄當中,黃顯聲還擔當起了小蘿蔔頭的老師,1949年,在解放前夕,他跟小蘿蔔頭、江姐都慘遭殺害,在聶耳譜寫的國歌當中,“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講的就是率先打響第一槍的黃顯聲和他的将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