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曾靠“一桶”友善面橫掃天下的康師傅,如今已是巅峰不再,走向衰敗。

從零到巅峰,康師傅創始人魏應州用了20年時間,讓康師傅成為全球最大的友善面企業。

而從巅峰到衰落的開始,康師傅隻用了五年,2011年康師傅的市值達到1400億港元的巅峰。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但在2016年,康師傅控股總市值卻僅有約為528.5億港币,也就是說五年時間裡,康師傅市值蒸發了900億。

一代速食産品巨頭,康師傅友善面為何由盛轉衰,從巅峰跌?

很多人知道康師傅卻不知它的上頭是一個頂新集團,康師傅隻是集團旗下的一大品牌,1992年,由魏氏兄弟在天津聯手創辦。

康師傅食品公司成立後,憑借1.98元一包的紅燒牛肉面,在火車上打開市場,因其便攜、随時可食用等原因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彼時的中國市場上還沒有類似的速食産品出現,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出場就是巅峰,僅四年時間就在香港上市。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二十年前,康師傅幾乎成為了友善面的代名詞,日産2500萬包,全年銷量60億包的戰績至今無人超越。巅峰時期,公司市值超過1400億港元。

登上神壇的康師傅卻沒有如預想般繼續它的封神之路,反而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食品安全是企業生産的底線,一旦觸碰,必将遭受瘋狂反噬。

自2014年頂新旗下正義公司以次充好,用飼料用油混充食物用油的案件爆發後,消費者自發地開展了“滅頂行動”,強烈抵制康師傅産品。

盡管企業想盡方法補救,但是信任危機已經形成,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随後康師傅釋出公告,稱僅限中國台灣地區使用劣質豬油,大陸地區并未受到影響。

此舉一出,康師傅基本告别台灣市場,台灣地區的民憤也更加激烈。作為黑心油事件的直接受害區域,康師傅公司難以立足,于2017年宣告解散。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而國内大陸地區也不再信任康師傅友善面,其危害健康的形象早已深入消費者心中,為以後的企業發展埋下了禍根。

品牌和口碑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劣質豬油事件一則損害了品牌形象;二則直接影響了口碑,令康師傅在消費者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再難挽回,實在是得不償失。

說到底,企業不應該隻看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為長久發展做考慮。

随着經濟水準的發展,我國的市場進入了快銷時代,而康師傅仍舊保持着單一的産品類型,缺乏創新。

同類型替代産品的出現,使得康師傅的市場佔有率大量流失。

與此同時,競争對手通過不斷的創新和研發,推出了一系列短期内不可替代性産品,康師傅已然輝煌不再,産品力不足以與之争鋒。

随後外賣業務入市,資本的擴張下,外賣業務逐漸活躍搶占市場,外賣以其多樣化、相對健康性,滿足消費者多種口味需求;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連鎖便利店出售稍作加熱便可食用的便當或者快餐;速食市場的多樣化,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等。僅在短短幾年間代替友善面成為速食餐桌上的主食。

加上台灣發生的劣質豬油事件帶來的影響,友善面始終難以撕下“不健康食品”的标簽,速食友善面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健康和營養方面的追求。

友善面最開始成就于火車,據說康師傅創始人就是一次坐火車經商回家時,意外發現了友善面市場,由此開始了友善面的創業之路。

現如今,我國的高鐵逐漸覆寫全國,餐車服務也日益完善,友善面已是難登大雅之堂。

曆經多種銷售管道的擠壓,使得友善面的品類屬性不得不從主流食品退化為邊緣性的補充食品。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康師傅面臨的正是“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不平衡發展之間的沖突”。

市場的競争是激烈的,康師傅僅靠一碗紅燒牛肉面的情懷難以走通市場,創新不足,等待它的隻能是市場佔有率持續下跌。

市場走向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隻有深鑽市場發展趨勢,了解消費者真實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研發産品,迎合市場需求去創新,才能真正煥發企業活力。

随着人民消費水準改變康師傅主攻的3元市場優勢銳減,而同行競品如“拉面說”等品牌主攻的高端市場,以創新、融入潮流元素等廣受追捧 ,而反觀康師傅卻沒有同等定位的産品去與之競争,是以錯失高端市場。

盡管在營銷上,康師傅通過請明星代言、在熱播劇投放廣告等方式試圖抓緊年輕消費者,但遲遲沒有能在市場上立足的驚豔産品出現。

曾經的奢侈美食,在如今充斥着大量進口産品的友善面市場上,屬實算不上高端。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在消費更新和消費品年輕化的大趨勢下,若大品牌沒有緊跟局勢進行延展,那麼企業就相當于在被動“下沉”。

2015年,康師傅追随消費更新的健康潮流,試圖轉戰高端市場,推出一系列高端新品。

“珍料多”和湯大師等價位在5-6元,之前推出的“愛鮮大餐”定價也在一桶6元左右,還有袋裝黑白胡椒面定價2.6元,持續不斷的新品推出,終于扭轉業績下滑趨勢。

這樣看來,産品更新是大勢所趨。

産品更新可以挽救下滑的局勢,但終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盡管康師傅不斷嘗試迎合市場需求,但是市場佔有率不是由企業決定的,而是由消費者決定的。

康師傅早就不再是占領市場50%的友善面龍頭企業了,流失的市場佔有率再想赢回來,靠簡單的産品更新自然不行。

康師傅:5年市值蒸發900億,黑心油事件為何這麼嚴重?1. 黑心油事件影響聲譽 下坡路的開端2. 消費更新 缺乏創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輕消費者市場

目前康師傅面臨的是産品品牌下沉,在有更優選擇的前提下,消費者不願意為自己眼中的“低端産品”買單,當今之計唯有提升品牌形象,實作企業整體的轉型更新,改變“不健康食品”的固有印象。

巅峰跌落已成事實,能否重返巅峰,再次赢得消費者“芳心”?康師傅需要的不僅是簡單的産品更新;重拾品牌和口碑,鑽研市場,全力創新,方才是及時止損的必經之路。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作者:向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