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作者:帅真财经

曾靠“一桶”方便面横扫天下的康师傅,如今已是巅峰不再,走向衰败。

从零到巅峰,康师傅创始人魏应州用了20年时间,让康师傅成为全球最大的方便面企业。

而从巅峰到衰落的开始,康师傅只用了五年,2011年康师傅的市值达到1400亿港元的巅峰。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但在2016年,康师傅控股总市值却仅有约为528.5亿港币,也就是说五年时间里,康师傅市值蒸发了900亿。

一代速食产品巨头,康师傅方便面为何由盛转衰,从巅峰跌?

很多人知道康师傅却不知它的上头是一个顶新集团,康师傅只是集团旗下的一大品牌,1992年,由魏氏兄弟在天津联手创办。

康师傅食品公司成立后,凭借1.98元一包的红烧牛肉面,在火车上打开市场,因其便携、随时可食用等原因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彼时的中国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速食产品出现,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出场就是巅峰,仅四年时间就在香港上市。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二十年前,康师傅几乎成为了方便面的代名词,日产2500万包,全年销量60亿包的战绩至今无人超越。巅峰时期,公司市值超过1400亿港元。

登上神坛的康师傅却没有如预想般继续它的封神之路,反而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底线,一旦触碰,必将遭受疯狂反噬。

自2014年顶新旗下正义公司以次充好,用饲料用油混充食物用油的案件爆发后,消费者自发地开展了“灭顶行动”,强烈抵制康师傅产品。

尽管企业想尽方法补救,但是信任危机已经形成,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随后康师傅发布公告,称仅限中国台湾地区使用劣质猪油,大陆地区并未受到影响。

此举一出,康师傅基本告别台湾市场,台湾地区的民愤也更加激烈。作为黑心油事件的直接受害区域,康师傅公司难以立足,于2017年宣告解散。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而国内大陆地区也不再信任康师傅方便面,其危害健康的形象早已深入消费者心中,为以后的企业发展埋下了祸根。

品牌和口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劣质猪油事件一则损害了品牌形象;二则直接影响了口碑,令康师傅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再难挽回,实在是得不偿失。

说到底,企业不应该只看眼前的利益,而是要为长久发展做考虑。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的市场进入了快销时代,而康师傅仍旧保持着单一的产品类型,缺乏创新。

同类型替代产品的出现,使得康师傅的市场份额大量流失。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短期内不可替代性产品,康师傅已然辉煌不再,产品力不足以与之争锋。

随后外卖业务入市,资本的扩张下,外卖业务逐渐活跃抢占市场,外卖以其多样化、相对健康性,满足消费者多种口味需求;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连锁便利店出售稍作加热便可食用的便当或者快餐;速食市场的多样化,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等。仅在短短几年间代替方便面成为速食餐桌上的主食。

加上台湾发生的劣质猪油事件带来的影响,方便面始终难以撕下“不健康食品”的标签,速食方便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方面的追求。

方便面最开始成就于火车,据说康师傅创始人就是一次坐火车经商回家时,意外发现了方便面市场,由此开始了方便面的创业之路。

现如今,我国的高铁逐渐覆盖全国,餐车服务也日益完善,方便面已是难登大雅之堂。

历经多种销售渠道的挤压,使得方便面的品类属性不得不从主流食品退化为边缘性的补充食品。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康师傅面临的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

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康师傅仅靠一碗红烧牛肉面的情怀难以走通市场,创新不足,等待它的只能是市场份额持续下跌。

市场走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只有深钻市场发展趋势,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产品,迎合市场需求去创新,才能真正焕发企业活力。

随着人民消费水平改变康师傅主攻的3元市场优势锐减,而同行竞品如“拉面说”等品牌主攻的高端市场,以创新、融入潮流元素等广受追捧 ,而反观康师傅却没有同等定位的产品去与之竞争,因此错失高端市场。

尽管在营销上,康师傅通过请明星代言、在热播剧投放广告等方式试图抓紧年轻消费者,但迟迟没有能在市场上立足的惊艳产品出现。

曾经的奢侈美食,在如今充斥着大量进口产品的方便面市场上,属实算不上高端。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在消费升级和消费品年轻化的大趋势下,若大品牌没有紧跟局势进行延展,那么企业就相当于在被动“下沉”。

2015年,康师傅追随消费升级的健康潮流,试图转战高端市场,推出一系列高端新品。

“珍料多”和汤大师等价位在5-6元,之前推出的“爱鲜大餐”定价也在一桶6元左右,还有袋装黑白胡椒面定价2.6元,持续不断的新品推出,终于扭转业绩下滑趋势。

这样看来,产品升级是大势所趋。

产品升级可以挽救下滑的局势,但终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尽管康师傅不断尝试迎合市场需求,但是市场份额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决定的。

康师傅早就不再是占领市场50%的方便面龙头企业了,流失的市场份额再想赢回来,靠简单的产品升级自然不行。

康师傅:5年市值蒸发900亿,黑心油事件为何这么严重?1. 黑心油事件影响声誉 下坡路的开端2. 消费升级 缺乏创新3. 品牌下沉 失去年轻消费者市场

当前康师傅面临的是产品品牌下沉,在有更优选择的前提下,消费者不愿意为自己眼中的“低端产品”买单,当今之计唯有提升品牌形象,实现企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改变“不健康食品”的固有印象。

巅峰跌落已成事实,能否重返巅峰,再次赢得消费者“芳心”?康师傅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产品升级;重拾品牌和口碑,钻研市场,全力创新,方才是及时止损的必经之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