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泡面的衰落:統一的最大敵人,原來并不是康師傅

作者:Aaron西澤

泡面可謂了無數80、90後的回憶,小時候我們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天天吃泡面,長大後終于實作了夢想......

吃了這麼多年的泡面,大家知道多少泡面的曆史呢?

泡面之父吳百福出生于中國台灣,一生兩次入獄三次破産,他的泡面之路可謂是逆天改命之路。

泡面的衰落:統一的最大敵人,原來并不是康師傅

1933年,23歲的吳百福去日本發展,礙于中國人的身份,他在日本混得相當悲慘,不是被栽贓,就是被陷害,兩次入獄,十多年做生意積攢的财富還被充了公。這一切都是中國名字帶來的麻煩,是以思前想後,他決定将名字改為安藤百福,這才擺脫命運,可見在那時候,國人的社會地位之低。

二戰結束後,日本的糧食嚴重不足,安藤百福偶爾經過一家拉面攤,看着人民頂着寒風,排着二三十米長的隊伍,不由萌發了一個念頭:制造一種加入熱水就能食用的速食面,也許這會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呢?

于是不久後,安藤百福就開始了研發,他早晨5點起床,直到深夜一兩點才休息。他将中國人的勤奮展現得淋漓盡緻。有一天,安藤的嶽母把雞湯放在拉面裡,看到原本不吃雞的兒子,竟然一口氣吃完了,這可給安藤極大的靈感,于是首款雞汁友善面就此誕生了。

1968年,它的“出前一丁”泡面橫空出世,很快風靡全球,友善面是以也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泡面一下子就火了,但由于其技術含量并不高,是以許多品牌争相效仿,泡面市場争奪戰也打開了序幕。

國内泡面市場最激烈、影響最大的争奪,肯定非“康師傅”、“統一”品牌莫屬了。很多年前就有這麼一個梗:曹操問司馬懿:“統一的最大敵人是誰?”司馬懿:“是康師傅”

在1992年,康師傅推出了第一桶經典款紅燒牛肉面,一下子風靡全國。統一看在泡面領域打不過康師傅,于是憋出大招——統一冰紅茶,賣空了貨架;沒多久,康師傅冰紅茶也橫空出世,還請了當紅明星代言,錘爆了統一。

1998年,統一研發出綠茶,康師傅緊随其後也推出了康師傅綠茶。

2001年統一創新出了鮮橙多,成了許多年輕男女們鐘愛的飲料;康師傅本着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功夫,推出了鮮果橙。

泡面的衰落:統一的最大敵人,原來并不是康師傅

就連統一當年的小浣熊幹脆面,康師傅也擔心它太過寂寞,于是把小虎隊幹脆面也推上了車。這場戰争可謂是創新和抄襲之間的戰争,你家産品好,我就蹭你家順風車,還要比你多鋪上一倍的貨架,統一的老總心中有句MMP不知當不當講。而不明是以的群衆,也傻傻分不清楚。

直到2008年,統一和康師傅的戰争可謂是達到了頂峰,統一率先推出了老譚酸菜牛肉面。康師傅看這苗頭不對啊,緊随其後推出了同款競品,陳壇酸菜面,還買通管道,在超市貨架上緊挨着老壇酸菜面,蹭流量賣點。

統一這下被逼急了,請來汪涵做廣告,怒怼康師傅、

泡面的衰落:統一的最大敵人,原來并不是康師傅

康師傅卻很淡定,它的陳壇面還送火腿腸。統一隻能無奈跟盤,這一頓互撕不僅雙雙虧損,還直接把白象、今麥郎等品牌打崩了。泡面市場窩裡鬥,卻沒想到自己被虎狼之群默默包圍,幾乎陷入到萬劫不複的境地。

為何泡面行業會逐漸沒落?很多人說是外賣行業的興起,但實際上外賣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一包小小的友善面也能把脈中國經濟的走向。

1992年,第一桶紅燒牛肉面的問世,每桶1.98元。29年過去了也隻漲了4塊錢,更有老北京友善面,常年隻賣1塊錢,也不會吃虧。

泡面的衰落:統一的最大敵人,原來并不是康師傅

既然友善面一直秉承着良心價,那為何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随着近些年國力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能力得到了更新,大家的需求從吃飽變為吃好。健康意識的興起,為友善面貼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簽,成為年輕人最末位的選擇,更為重要的是,友善面跌落神壇之時,恰好是外賣興起之日。

外賣這個時代的産品,讓康師傅、統一集體懵了。根據資料統計,隻要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台的市場規模擴大百分之1,友善面的銷量就會減少千分之5。還有一項有意思的資料,隻要高鐵乘客增加百分之一,友善面的銷量就會減少千分之3.9。近些年更有着酸辣粉、螺獅粉這些特色友善食品的湧現,加劇了傳統泡面的危機。

友善面會被時代殺死嗎?也許很多年後,他會和諾基亞、柯達一樣消失。

它能否在危局中逆襲,還得看友善面企業是否願意自我更新,比如蔬菜儲存技術,比如放點真材實料的食材,而不是在封面上寫着圖檔僅供參考。

寫作不易,讀者喜歡的話,可以動動手指點個贊或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