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慈禧老大娘比秦始皇還霸氣,一口氣發出了十二道「絕交書」——

大清國正式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匈」等十一國同時宣戰。

政治手腕極其高超的老佛爺,将滿漢文武大臣駕馭得服服帖帖,究竟是那一根「腦回路」出了問題,幹出這等愚不可及,人類戰争史上亘古未有的蠢事?

義和團的蠱惑?與光緒反目受到刺激?。。。。不得而知。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但結果我們知道,大清國為這等瘋狂的決策,所付出的巨大代價,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庚子國難」。

當京城被洋人輕易的攻破的時候,當時的朝廷命官:國子監祭酒王懿榮,身處傾巢之下,家破人亡。

王懿榮先吞金、服鴉片自殺未果,又跳井才自殺成功。他以身殉清不說,當時王懿榮的兒女都不在京城,他就讓自己的43歲的老婆和32歲的大兒媳投井而亡【注1】。

王懿榮( 1845—1900) ,字正孺,登州府福山縣( 今山東煙台市福山區) 人。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授國子監祭酒,官至侍讀。自幼酷嗜金石文字,收藏金石碑刻,精于銘文考訂。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王懿榮朝服像

最具諷刺的是,洋人兵臨城下,破城在即,王懿榮憂心如焚,深感自己無力護衛太後而慚愧,殊不知慈禧早就化妝成平民,以「巡幸山西 」的名義逃出京城。【注2】

我并不是想說王懿榮迂腐,帶着「了解之同情」的心态,我能了解儒家知識分子那種「玉碎成仁」的價值觀,而是想不通他為什麼輕易讓自己可憐的老婆和兒媳也自殺?

即便王懿榮一家「滿門忠烈」,但我們知道:讓王懿榮名垂青史的并不是「悲壯殉清 」,而是他的學者身份和學術貢獻——

他是晚清時代,與孫诒讓、羅振玉、吳大澄齊名的金石文字之學的學術大咖,他以極高的學術敏感性,發現了殷商時代的刀筆文字:甲骨文。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由此發現,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安陽殷墟,才得以重見天日,隻存在古老傳世文獻中,沒有紀年資訊的失落王朝:商朝,成為毫無辯駁的信史。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安陽殷墟博物館

殷墟甲骨文這種出土文獻,是連孔子、司馬遷都沒有見到的新材料,并改寫三千年來的中國學術史,促成一個新熱門學科的誕生:甲骨學。

在王懿榮,殷墟甲骨肯定有很多人見到,但隻有他發現了其中隐藏的驚人秘密。是以,從學術角度來說,王懿榮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說句政治不正确的話:

他做一個貪生怕死的膽小鬼,繼續做一個金石學者,比做一個糊裡糊塗的殉清官員有價值。他活着的話,就是超越「甲骨四堂」的人物,相當于實體學的牛頓、愛因斯坦。

----------------------------------------------------

說起發現甲骨文,我們耳熟能詳的經過是:

王懿榮偶感瘧疾,他抓了一副藥,其中有一副叫做龍骨的中藥,他突然發現龍骨上有文字,經過研究之後斷定是殷商的刀筆文字。于是将藥店中的龍骨全部買回來,同時在廣泛收購。

這種說法流傳極廣,央視的《中國通史》采用了這種說法: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但這種說法可靠嗎?

如果追蹤資訊源的話,可以發現,這種說法始見于1931年7月5日的北京的《華北日報》上,有個叫「汐翁」作者發表了一篇《龜甲文》的文章。

這是差不多九十年前的報紙,我當然找不到原始文獻,但是李學勤先生找到了影印件 ,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并在2007年以此寫了一篇論文《汐翁〈龜甲文〉與甲骨文的發現》【注3】,引述了全文: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李先生經過考證發現,這篇文章錯誤百出,年份、住址等很多資訊都搞錯了,我隻引用部分: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我在補充兩點:

這篇文章并沒有說王懿榮是從「龍骨」這味中藥發現的甲骨文,而是「龜闆」,龜闆也是一味中藥,但不是「龍骨」: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龜闆,也叫龜闆膠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龍骨,這味中藥一般是指古生物的化石

其次,汐翁《龜甲文》提到王懿榮的「龜闆」是從菜市口達仁堂藥店買到的,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什麼?

王懿榮死于「庚子國難」,也即1900年,發現甲骨文是1899年,達仁堂藥店雖然是一家老字号,我去他們的官網查閱,資訊非常清楚——達仁堂創始人是樂達仁,始創于1914年的天津: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達仁堂和同仁堂都是家族企業,是從有着三百年曆史的「樂家老鋪」分化出來的,1917年在北京開設分店,位址不是菜市口,而是北京大栅欄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菜市口」和「大栅欄」相距兩公裡: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是以,汐翁《龜甲文》一文漏洞百出,基本沒有什麼可信度。

正如李先生認為指出「《龜甲文》并非學術論作, 本來沒有必要多加評議 ,但該文的影響真是很大」,「王懿榮染病從中藥龍骨上發現甲骨文」最早資訊源。

那麼,從現有證據基本可以肯定,王懿榮「龍骨見殷契」就是基于這篇小文章的以訛傳訛。

其實,連王懿榮的兒子都沒這麼說他父親是從所謂「龍骨上發現的甲骨文」,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的過程,比較可靠的材料都顯示是濰縣古董商賣給他的:

王懿榮兒子的回憶文章,指出是古董商賣給王懿榮的: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劉鹗的《鐵雲藏龜》,指出是山東濰縣範氏古董商賣給王國維的: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第二個發現甲骨文的古文字學家王襄,明确的指出這個古董商就是濰縣的範壽軒。向他販售甲骨文之前,就賣給了王懿榮: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羅振玉和王國維都指出是古董商賣給王懿榮的: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上引材料來自【注4】【注5】

-------------------------------------

綜上所述,與王懿榮一起研究甲骨文的密友劉鹗、學術界的羅振玉、王國維、王襄等人提供的材料,記載都非常一緻,我們以此來還原整個【時間線】:

王懿榮是在1899年發現甲骨文,甲骨的來源是濰縣古董商範壽軒(一說「範文清」或者「濰卿」)。在晚清、民國時代,濰縣非常多的從事古董買賣,他們全國各地的跑「撿漏」,然後賣給達官貴人,以此牟利。

在甲骨文發現的一年之後的1900年,老佛爺霸氣側漏向十一國開戰,導緻「庚子國難」,洋人兵臨城下,王懿榮在自殺殉國。

王懿榮死後,他的兒子因為财務壓力,将他生前收集的甲骨賣給好友劉鹗。劉鹗在1903年選取王懿榮收藏中最好、最全的一部分甲骨,編纂《鐵雲藏龜》一書出版。

從此,甲骨文從少數有錢人才能研究的殷商至寶,變成人人都可共享的殷商出土文獻。在國運維艱之時,文脈不斷,甲骨學興起,出現了甲骨四堂這樣的大家。古代以《說文》為尊的金石國小,也開始範式轉移形成現代文字學和文獻學。

清代人物志——王懿榮:投井殉大清的悲劇,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一、投井殉大清的悲劇二、龍骨見殷契的訛傳三、一片甲骨的意義參考資料:

之後三十年代,由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組織,留學美國的考古學專家李濟先生,帶領中國第一批考古學學人才,進入安陽發掘殷墟。這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發端。

是以,這一片小小甲骨,上推3000年前曆史,下啟一百年學術,影響了語言文字學、曆史學、考古學等等諸多學科。

王懿榮患病從中藥龍骨發現甲骨文,目前隻有一篇漏洞百出的報紙文章記載,并不是學術文獻,幾乎是沒有可信度的,而且是在甲骨文發現的三十多年以後。

是以,王懿榮從「龍骨見殷契」極其不可信,完全可以判定為訛傳。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譯 室.庚子記事[m].北京: 知識産權出版社,2013.

蘇揚劍. (2017). 王懿榮與庚子國難.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

李學勤. (2007). 汐翁《龜甲文》與甲骨文的發現. 殷都學刊(3), 1-3.

王宇信. (2009). 中國甲骨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頁21

馬如森. (1991). 關于研究殷墟甲骨文發現的述評. 殷都學刊(2), 12-1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