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華夏文明五千年,“中醫藥”堪稱衆多瑰寶中耀眼的一顆,諸如扁鵲、華佗、張仲景等,更成了傳世千年的“神醫”;實事求是地說,今天的“中醫”似乎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功效如何始終受人質疑。

比如影視劇,各類文藝載體中經常出現的“金瘡藥”,現代人或許隻聞其名,不明其效,這種古代的“特效藥”為什麼會消失呢?當然,失傳的不僅有“金瘡藥”,類似“狗皮膏藥”等還有很多。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乍一聽,“狗皮膏藥”似乎有點貶義,但在古代卻是一種療傷的“特效藥”;因為要将調配好的藥塗抹在狗皮之上貼敷創口,且這種藥膏具有極強的粘附性,由此“狗皮膏藥,甩都甩不掉”就成了民間調侃的用詞。

說穿了,“狗皮膏藥”其實也歸類為“金瘡藥”的一種,又名“拔毒膏”。古代百姓多從事體力勞動,經常與各類工(農)具打交道,日常擦碰難免;而且,曆代王朝多有戰争,古代民間尚武成風,練武加打仗少不了磕磕碰碰碰,是以“金瘡藥”的需求特别大。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這就促使古中醫要發明出一種既高效,又能“批量生産”,且還要廉價的治療外傷的藥物,“金瘡藥”就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強調一下,“金瘡藥”并非一種,各家都有不同配方,但“主藥”隻有一種,也是促使其失傳的主要原因,“龍骨”。

說到這,對曆史、文物,尤其是“甲骨文”有研究的朋友或許已經猜到了。所謂“龍骨”指的是一些埋于地下多年的動物骨骼“半化石”,這東西在古代并不稀奇,百姓耕作、建房時偶爾都能挖出一堆;據史料記載,“龍骨”不僅能治療外傷,許多中醫藥方多有涉及,直到晚清發生了巨大改變。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簡單來說,晚清大臣“王懿榮”一次患病,醫生給他開的藥方中就有“龍骨”;也是巧合,“王懿榮”倒掉藥渣時看到“龍骨”上居然有各種奇怪的花紋,這引起了他的興趣。

說明一下,“王懿榮”還是一位博古通今的“金石專家”,對古董、文物等頗有研究;他認為,“龍骨”上的奇怪花紋很像是文字,于是開始各地采購“龍骨”以做研究。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王懿榮”大量采購龍骨,引得民間開始大肆挖掘,他的研究也逐漸有了眉目;就在此時“外虜入侵”,王懿榮最終以身殉國,其子為了生活,又将家中大量的龍骨及其研究資料,一同出售給父親生前的好友,同為文物專家的“劉鹗”。

後面的事情就不細說了,“劉鹗”繼續研究龍骨上的花紋,且自己又高價收購了5000多片帶花紋的龍骨,後經研究,這些花紋就是“甲骨文”,代表地是著名的河南安陽“殷墟”;由此,“龍骨”從一味普通藥材變成了重要文物,當然不能再制作“金瘡藥”了,這種傳世千年的“特效藥”就此失傳。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當然,“保護文物”無可厚非,但對于中醫來說卻是莫大的損失;其實,如今失傳的又何止“金瘡藥”,數千年來勞動人民都在與自然做抗争,其總結、流傳下來的“偏方”多如牛毛,有些甚至被認為是“巫蠱之術”。

說到這,有研究的朋友或許已經想到了。在古代,中醫大抵又分兩種,一為“巫醫”,二為“道醫”,著名的《魯班書》就是典型代表;強調一下,《魯班書》可不是一本“純粹”的建築工程類書籍,其中很多内容也與“中醫”有關。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簡單介紹一下,《魯班書》俗稱“缺一門”,學習者必遭“鳏、寡、孤、獨、殘”其中一樣,書分上下兩冊,上冊為道術,下冊是解法和醫療法術;其中“醫療法術”就屬于“巫醫”的一種。

當然,如今《魯班書》早已成了傳說,現代人多隻聞書名,不知其意;但在民間,至今仍有各類“偏方”傳世,比如著名的“濟公咒”。70、80後的朋友或許聽過,甚至見過老輩人使用“濟公咒”,這種民間偏方也是治傷的“特效藥”;但真講究起來,“濟公咒”是《魯班書》的衍生品,也是古“巫醫”的一種。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簡單解釋,“濟公咒”顧名思義,是利用一些非常廉價的中藥材,配合特定“咒語”,用來接骨療傷的一種民間“偏方”;據傳,“濟公咒”以施治者的“修為”來治療骨病的,即使是粉碎性骨折也能醫治。

當然,既然屬于《魯班書》的範疇,必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傳說。據傳,施展“濟公咒”者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到無主孤墳或破敗荒廟“授持”;期間會“念咒、見鬼,鬼越多,來年給人治病就越快”。

古人用的“金瘡藥”,為什麼在今天消失了?因為配方中有“文物”

強調一下,如今是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念咒”、“鬼神”等已成過去式;這裡僅簡單地介紹“傳統中醫”,至于“失傳偏方”的内容,聽聽就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