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88年恢複軍銜制,授予的17位上将中,有14人參加過抗美援朝。
其中有一位将軍沒念過書,卻練就了“活地圖”的絕技。從小得到貴人相助,一生知恩圖報從不忘懷。戰場上性如烈火猛如張飛,戰場下愛兵如子不畏權勢。軍旅生涯奮鬥不止,初授少将直至上将。一生生活節儉,始終保持赤子本色。
這位個性十足卻始終保持初心的将軍,就是征戰四方的猛将尤太忠。
1918年,尤太忠出生在河南光山一個貧苦家庭。
由于父親早逝,母親做針線活累壞了眼睛,尤太忠很小就幫地主放牛,讨口飯吃。12歲那年,因為不小心把牛弄丢了,尤太忠不敢回村,偷偷跑到附近村子的紅軍駐地。
炊事班的宋班長在門口看到了他,就把他領進屋,還給他盛了一大碗米飯。尤太忠體會到這支隊伍的好,想加入紅軍。老宋班長跟連長極力争取,把他留下當了“小火頭軍”。
第二年,13歲的尤太忠個子長高了一些,被編入鄂豫皖紅4軍10師29團2營2連,當了一個小号員。以後尤太忠每逢見到老班長,總是恭恭敬敬、尊敬有加。
長征過草地,大個子尤太忠不幸得了瘧疾走不動路,坐擔架又影響了隊伍行進,眼看要被一個人留在草地。恰好被路過的紅31軍政委詹才芳看到了,就讓人給他一個馬尾巴牽着走,還說病好了說不定是塊打仗的料。就這一句話,救了尤太忠一命。
對“菩薩”将軍詹才芳的救命之恩,尤太忠終生不忘。
開國少将尤太忠
抗戰爆發後,尤太忠所在紅31軍93師改編為八路軍386旅772團。
772團是我軍有名的“百将團”,團長葉成煥、政委謝富治、副團長王近山、團參謀長孫繼先,都是赫赫有名的戰将。團長葉成煥和三個營長丁思林、郭國言、易良品,在殘酷的戰鬥中先後犧牲。“瘋子”王近山和3營副營長尤太忠,一直征戰到抗美援朝。
1937年10月,日軍在石門偷襲386旅771團,造成30多人傷亡。
開國中将王近山
劉伯承指令在七亘村設伏,副團長王近山指揮部設在北山,3營副營長尤太忠在陣前指揮11、12連和特務連1排,營長郭國顔指揮2個連在七亘村高地為預備隊。
此戰,129師殲滅日軍300多人和大批辎重。劉伯承打破“用兵不複”正常,幾天後副團長王近山率772團3營再次在七亘村設伏,又擊斃100多日軍,繳獲大批物資。
此後,尤太忠和王近山相繼參加了神頭嶺、長樂村、響堂鋪、反日軍九路圍攻、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尤太忠成為晉冀魯豫野戰軍6縱16旅旅長。
解放戰争豫北戰役,6縱16旅在湯陰戰鬥中,由工兵爆破開路、炮兵不規則火力急襲、步兵強攻改偷襲,一舉攻入敵人城牆。戰後,16旅記大功一次。
徐向前與尤太忠
1947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大軍,千裡躍進大别山。
8月24日,劉鄧所在中路軍前有汝河阻隔、後有數萬追兵,形勢異常危急。
此時,王近山麾下“三劍客”,李德生17旅已先期掩護辎重渡河,肖永銀18旅殺開一條血路。走在最前頭的尤太忠16旅被劉伯承點将,前隊變後隊擔任掩護任務。
在汝河南岸大小雷崗阻擊陣地,劉鄧首長在紛飛的彈雨中突然而至,尤太忠擔心他們安全不管問什麼都說是,希望他們快點離開。臨走,劉伯承嚴肅地問:“會合地點知道嗎?”尤太忠連連點頭,叫六縱政委杜義德帶着他們從莊稼地踩出一條路走。
劉伯承沒走了幾步又折回身,對着尤太忠大聲說:“太忠同志,太忠同志,彭店!彭店!不要忘了啊!”一直到晚年,尤太忠每每談到汝河,劉帥聲音猶在耳旁。
激戰一天,16旅傷亡2000多人,犧牲毯子一卷就埋了,終于完成了掩護任務。
千裡躍進大别山
在長期戰争中,個性粗犷的尤太忠學會了“活地圖”的絕活。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生僻難記的地名,尤太忠能記住上千個。
在第五次戰役第三階段,在李奇微和範弗裡特“回馬槍”下,南插的志願軍北撤中好幾支部隊被美軍機械化特遣隊“兜”在包圍圈裡。
尤太忠将軍
九兵團27軍臨危不亂,在彭德清指揮下很快突圍出來。三兵團60軍180師孤軍深入,由于種種原因損失慘重。12軍31師91團深入三七線,在趙蘭田和李長林機智的反插中全身而退,倒是一向以“大老粗”形象示人的尤太忠34師,讓上級不放心。
王近山3兵團、曾紹山12軍,電報一個勁地呼叫34師。指揮部隊快速轉移的尤太忠被電報搞得很煩,連說鬼叫個什麼玩意兒。指令電報員一概不管,違令槍斃。
在“活地圖”尤太忠帶領下,34師有驚無險順利回歸三八線。
很多人對尤太忠記地圖的本事贊歎不已,他卻一笑了之,都是叫沒文化給逼的,别人用筆記,自己不識字隻能用心記。打仗是要死人的,豈敢有一絲馬虎。
許世友和尤太忠
1964年,尤太忠的老上司王近山因為個人婚姻事件鬧得難以收拾,在那個特殊年代影響很大,最後處理結果,中将降大校,調到河南周口一個農場當副場長。
王近山與妻子韓岫岩
1969年,27軍軍長尤太忠和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一起爬山,尤太忠請許司令幫王近山複出。許世友找了一個機會,委婉地向主席提起王近山。在主席的關心下,王近山到許世友的南京軍區任副參謀長,尤太忠、吳仕宏、肖永銀都到車站迎接。
1973年,鄧政委從江西回到北京,當時并未掌權,家裡門可羅雀。
時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尤太忠聽到鄧政委回來了,和蘇振華、李達一起去看望,還特意買了5條煙。鄧政委問,你還敢來啊?尤太忠說,您永遠都是我們的老政委。
尤太忠最喜愛的一句話是,品在竹之間;格在梅以上。戰将風骨,本色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