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将軍當中,許多人都是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由于戰事緊張和工作繁忙等原因,他們當中不少人很長時間都沒有回過自己的老家。比如開國上将陳錫聯,14歲就參加了紅軍,直到1953年才有機會回了一趟老家;再比如開國少将尤太忠,13歲加入紅軍隊伍,1959年才回到闊别了将近30年的故鄉。
另一位開國少将易耀彩的情況和陳錫聯、尤太忠差不多,也是離家20多年後才有機會重回故鄉,但他的故事卻比陳錫聯和尤太忠更傳奇。1953年7月下旬,時任海軍青島基地司令員的易耀彩将軍接到上級指令,讓他前往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動身前,上級給了易耀彩一個月的假期,讓他做準備并處理私人事務。

開國少将易耀彩
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完後,易耀彩決定帶着妻子範景陽回一趟闊别了24年的老家,祭奠自己的雙親。易耀彩是江西泰和人,出生于1917年,父親以種田為生,農閑時則外出做點小買賣補貼家用,母親在家料理家務,生活雖然不富裕,但也還過得去。1928年春季的時候,易耀彩11歲了,父親就做主給他定了一個娃娃親,女方名叫張鳳娥,年齡和易耀彩相當。
不料半年之後,張鳳娥的父母雙雙因病去世,她一下子成了孤兒。易耀彩的父母見狀,就把張鳳娥接到了自己家中,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一樣對待她,并打算過幾年就給他們完婚。1929年紅軍遊擊隊來到了泰和,許多鄉村都成立了農協,易耀彩和自己的父母都成了農協成員。不久後,紅軍進攻泰和縣城,易耀彩和他的父親也參加了戰鬥,為紅軍送飯、送彈藥、運送傷員。
由于敵我力量懸殊,紅軍最終沒能打下縣城,被迫撤退。敵人随即展開了瘋狂的報複,許多農協成員被逮捕殺害,易耀彩的父母也不幸遇難。易耀彩由于當時在山中放牛,幸運逃過一劫。得知父母遇害的消息後,易耀彩悲憤難當,但他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顯然沒法為父母報仇,于是他決心去找紅軍。
經過一番艱苦的跋涉後,易耀彩終于找到了紅軍隊伍,成了一名紅小鬼,當時他僅有13歲。此後易耀彩跟着部隊四處轉戰,再也沒有機會回老家,也失去了張鳳娥的消息,易耀彩認為她很可能和自己的父母一樣被敵人給殺害了。由于作戰勇敢,多次立功,易耀彩很快由一名普通的紅軍戰士成長為連指導員。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紅軍主力被迫長征,易耀彩跟着部隊一路轉戰,爬雪山過草地,曆盡艱險到達陝北。不久後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易耀彩進入八路軍120師任職,先後擔任過營長、團長和軍分區參謀長等職。這期間認為張鳳娥早已被敵人殺害的易耀彩和八路軍女戰士範景陽結了婚。抗戰勝利後,易耀彩又參加了解放戰争,出任晉察冀野戰軍3縱8旅旅長。
在易耀彩的帶領下,8旅很快成為晉察冀軍區頭等主力部隊。清風店戰役中,8旅奉命阻敵增援,易耀彩率部苦戰7晝夜,打退敵94軍數十次沖鋒,為全殲羅曆戎的第3軍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清風店戰役剛結束,易耀彩又率8旅參加解放石家莊的戰役。當時石家莊是是華北戰略要點之一,敵重兵布防,設有外市溝、内市溝、核心工事三道防線。敵警備司令、32師師長劉英稱“憑石家莊工事,國軍可坐守三年”。
戰鬥打響後,我攻擊部隊僅用三天就掃清了敵人的外圍工事,接着占領了外市溝,直逼敵人的核心工事内市溝。上級把攻克内市溝的任務交給了8旅,結果8旅23團僅用6分鐘就在敵人的防線上撕開了三道突破口,旅主力随即對敵人發起全面進攻,很快突入市區,經過激烈巷戰将殘敵消滅。戰後時任晉察冀野戰軍第二政委的楊成武說:“石家莊戰役,各個部隊打得都很勇敢,3縱8旅的功勳尤為卓著。”
之後易耀彩先後擔任過3縱副司令和63軍副軍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出任海軍青島基地司令員。1953年7月,易耀彩接到上級指令,準備派他到蘇聯學習,并給了一個月的假期讓他處理個人事務。從1929年參加紅軍到現在,易耀彩已經整整24年沒有回過老家了。他決定利用這個難得的假期回鄉祭奠自己的父母。
1953年8月上旬的一天,易耀彩帶着自己的妻子範景陽,輕車簡從回到了老家泰和縣。離開家鄉24年,易耀彩認為自家的老屋肯定已經破敗不堪。不料他一進家門,就發現裡裡外外都收拾得井井有條,十分整潔,屋裡還住着一個年近40歲的女人。易耀彩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不料女人卻一眼認出了他。那麼這個女人是誰呢?她就是張鳳娥。
當年敵人進村報複時,張鳳娥被好心的鄰居藏在了自家的地窖中,是以幸免于難。敵人走後,張鳳娥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料理了易耀彩父母的後事。之後她多方打探易耀彩的下落,但一直沒有消息。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張鳳娥已經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不少人都勸她不要再等易耀彩了,找一個好人家嫁了算了,但張鳳娥堅信易耀彩還活着,并認為他一定會回來找自己,是以一直守在易耀彩家中沒有再嫁。
張鳳娥沒有料到,這一等就是24年。現在自己日思夜想的人突然出現在面前,她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心上人不僅還活着而且還當了大官,難過的是他已經有了妻室,自己和他再也無法複合了。易耀彩也沒有料到張鳳娥竟然躲過了敵人的迫害,還在老家等了自己24年。面對如此癡情的張鳳娥,易耀彩既感動又愧疚,但事已至此,誰也無法再改變了。他所能做的就是盡力為張鳳娥提供物質上的幫助,讓她生活得好一點。
易耀彩和範景陽
易耀彩的妻子範景陽知書達理,對張鳳娥既敬佩又同情,在生活上給了她不少幫助。1990年,易耀彩将軍去世,享年73歲,他的骨灰一半灑在了青島的海域,另一半則送回老家和自己的母親合葬。丈夫去世後,範景陽依然每年按時給張鳳娥寄錢寄物。6年後,張鳳娥也去世了,臨終前,她提出一個請求,希望自己能葬在易耀彩的身旁。範景陽非常大度地同意了這個請求,最終将她和易耀彩将軍合葬在了一起,圓了張鳳娥的夙願。